装备制造
成套设备业务流程
岗位设计
装备制造5大业务痛点
装备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十大方向
果蔬一体化加工机
25升提取浓缩桶+20升回收桶
真空微波干燥机
红外和微波
三星磁控管OM75P11-EDYF
蠕动泵
装备制造业
plant3d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装备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十大方向
# 精益化 精益生产,最早就是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而设计的,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准时化”与“智能自动化”。 至今为止,精益生产这项衍生自丰田的管理哲学带动了全球产业的转型,促进了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得质量、效率和反应速度的快速提升。 根据实际经验,只要企业坚持精益生产,大部分都能获得50%甚至更高的提升空间,但可惜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并未能始终如一的坚持。 智能制造不可能建立在传统低效的生产模式之上,精益是必经之路,也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条路。因为它不需要企业做出额外投资,只是在现有基础上重新配置生产资源就可以获得收益。 # 标准化 标准化是自动化的基础,也是智能制造的前提。 汽车行业就是标准化的典范。 汽车行业普遍采取共用平台、通用零部件等策略降低产品成本。将原本的根据整车再设计生产零部件改变为通过零部件生产整车,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标准化还包括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和作业方式,标准化是自动化的基础。但如果零部件无法做到统一,自动化就很难实现了。 # 模块化 汽车和电脑是最早实现模块化的行业。模块化一旦实现,真正意义上个性化的产品将成为可能,汽车、电子产品,都可以完全做到定制化,每一个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模块化降低了整个生产环节的复杂程度,自动化生产、物流与信息沟通更加容易实现。如今的手机充电口逐步归于统一就是一个现实的案例。 因为涉及到全行业,需要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所以相互间的稳定长期合作尤为重要。 # 个性化 高品质、低成本的个性化实现首先取决于企业的精益生产水平,也就是精益所倡导的“价值来自真正的顾客需求的拉动”。个性化实现其次取决于你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了支持,使得个性化实现变得容易。 就现阶段来说,还无法做到完全的个性化,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选择。 每个企业需要决定自己的个性化模式,并不是越个性化越好,它建立在一定的实施条件基础之上。也许未来3D打印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为完全的个性化提供一种可能。 # 服务化 工业互联网开始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形成开放而全球化的工业网络,其内涵已经超越制造过程以及制造业本身,跨越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价值链,涵盖航空、能源、交通、医疗等更多工业领域。 当然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可服务的内容也千差万别,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传统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服务方式来打动客户。 # 生态化 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局限在单个企业间的竞争。凯文.凯利在《失控》中写道:“大企业之间的结盟大潮,尤其在信息和网络产业当中,是世界经济日益增长的共同进化的又一个侧面,与其吃掉对手或与之竞争,不如结成同盟——共生共栖…… 控制的未来是:伙伴关系、协同控制、人机混合控制,人类与我们的创造物一起共享控制权。” # 全球化 如今的企业当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需要考虑全球化来配置资源,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全球化资源包括市场资源、设计资源、采购资源和生产资源。 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寻找全球化的市场资源,输出我们的富余产能包括高铁技术等。设计资源则是在国外设立研发技术中心,开发贴近本土的产品或者弥补国内设计能力的不足,还可以形成全球24小时不间断产品开发,以缩短研发周期。 采购和生产资源是寻求品质更佳、成本更低的全球物资供应地,除了考虑采购和制造单价外,还需要考虑运输成本增加、供应链复杂化、供应链可视化、交货周期拉长、更高的库存、环保碳排放、质量稳定性、当地劳工政策以及汇率波动等问题。 # 自动化 自动化是智能制造中被谈论最多,也尝试最多的,当然有成功也有失败。 自动化与信息化是实现智能制造中投资最大的部分。企业在做自动化改造前一定要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升级自动化的目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会有什么风险等等。 自动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不是每个行业都有成熟的自动化方案,企业需要提早做好准备。 # 数字化 数字化跟信息化密切相关,与自动化一样,投资巨大。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一切皆可数字化,从人、产品到设备,实现万物相连。 产品可以通过PLM/ERP软件,从产品开发设计、物料采购到生产交付全过程实现数字化,每一张产品图纸、每一个物料信息、每一个生产工艺都被数字化连接在一起。 设备可以通过PLC、传感器等将运行数据传给MES、互联网等网络,所以GE可以通过飞机引擎传每个行业特征与企业基础不同,实现数字化的先后顺序也就不同。流程型的制造行业自动化程度高,一些设备数据已经可以自动采集,数字化的难度相对较小。 而离散型的制造行业如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电子电器、家居用品等,对于这些行业的可行做法是不要一步到位,逐步实现。先应用精益的连续生产技术将主要工序和物料相连。 # 智能化 智能化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产品的智能化,另一个是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产品的智能化。与消费品的智能化相比,工业品的智能化其实更为迫切。所有设备都需要加入智能控制模块,进行加工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和控制,配备标准数据接口,可与企业MES系统或其他信息系统连接,这些工业大数据经过智能软件系统的运算分析将帮助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故障,降低能耗。 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更加复杂,需要完成以上所说的精益化、标准化、模块化、自动化以及数字化的转变,自动化与数字化的投资也会很大。 中国制造已经走过了30年的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真正能拿出去的世界级产品很少。未来30年,中国制造需要从重速度轻质量转变为重质量轻速度,需要在以上十大领域进行持续创新,从商业模式、技术以及管理方面实现向中国智造的转型。
智能制造CEO
2024年8月20日 15:15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