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
2023年中国各省外贸进出口情况
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
新质生产力
怎么实现经济内循环
多印制钞票
一口气搞懂美元霸权
内循环的逻辑
2024年万亿GDP城市
国家级都市圈增至14个
GDP贡献
中国GDP被低估
人均可支配收入
中国中产阶级规模分析,中产人群特征及画像
追求性价比和可持续消费
中国消费复苏新趋势——对“性价比”的新理解
消费降级还是升级
内循环13大行业深度解析:机理与机遇
“经济内循环”下的中国经济和企业对策
内循环棋局下:供应链管理企业们如何助力经济复苏
中国粉丝研究的核心概念与框架变迁
粉丝经济进入3.0时代,数字化将颠覆传统企业管理运营模式
《共生效应:数字经济的增长动能》第三章:粉丝赋能
习近平论“六大关系”的政策含义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
中国不会去挑战和取代美国;美国也要尊重中国,不要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
每个中国人一年平均的衣食住行消费具体是多少?
从“两条曲线”看“两个循环”——“十四五”时期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政策重点
内循环,人民币发行的去美元化
“一脑四心”|“产融内循环 经济外循环”赋能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内大循环":理论基础、宏观后果、政策取向与资产价格
经济内循环将改变所有人的财富!
2023年利润榜
城市化or乡村化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
内循环在内外经济的博弈里找平衡
李克强
政治人才
立法行政司法
中部大城聚焦
行政区域地图
全国各省GDP排行榜
高校人数排行
新中国建国70年的技术引进史
重庆消费市场研究
苏州统计数据
城市消费能力
南京热力图和旅游旺季
读懂中国经济“双循环”,品牌主战场一定在“内循环”
“十四五”规划《纲要》名词解释之3|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现实进路
只有黄金是钱,其它的都是信用
什么是法币
历年出生人口(1949~2021)
全国普通高考70年(1952-2023)及历年录取人数一览
广州产业布局
数字人民币的出现,会给金融机构带来不小的挑战
产业结构
超长期特别国债
上海
家电行业
工程机械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广州产业布局
https://www.gz.gov.cn/zwgk/sjfb/tjfx/content/post_9620352.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8843957101272717 (1)产业结构:第三产业贡献不断提高 广州产业结构呈现“第二、三产业主导”的格局,2021年广州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合计达到99.2%。 不过,近年来随着广州支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广州第二产业增加值近五年来波动上升,贡献度在2020年达到最高值38.7%,而==第三产业贡献率基本稳定在70%左右==(除2020年仅为57.5%)。 (2)产业体系之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已达万亿元,汽车制造产业贡献最大 万亿元增加值的三大支柱产业支撑着广州产业的发展。2017年,广州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为9328.85亿元;2021年,广州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高达11344.84亿元,CAGR为5.01%。 注: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当年三大支柱细分产业增加值总和/上年三大支柱细分产业增加值总和 具体来看,汽车制造产业是广州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贡献最大的细分产业,2017-2021年,广州汽车制造产业增加值均超过5000亿元,2021年占三大支柱产业增加总值的53.93%。 分区域看,花都区重点发展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2021年产值分别为1810.09亿元和111.88亿元。增城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配件、摩托车及零配件、纺织和服装等行业,2021年产值分别为249.88亿元、78.30亿元和100.36亿元。广州其它区域三大支柱产业重点细分子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3)产业体系之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占GDP30%以上,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贡献最大 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位于全国领先地位。2012-2020年,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逐年增长,2020年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了760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4%。 具体来看,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贡献最大,2020年为1471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虽然在2020年为八大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中为1301亿元,排名第三,但在2025规划中是目标值最高的产业,产业增加值目标高达24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0%。 分区域看,“十四五”期间,广州各区的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规划重点不一。黄埔区的发展重点范围最广,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湾区半导体产业园、中新广州知识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建设等)、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黄埔汽车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与健康(壮大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等。其他辖区有关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如下:  广州经济发展较弱,在四大一线城市中逐渐有掉队之嫌,又被重庆短暂超越,虽然去年扳回一局,但重庆还是如影随形,紧跟在后;同时面临杭州的威胁,北上深杭取代北上深广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 广州经济为什么发展速度起不来,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谈到,如实施退二进三的产业政策,错失金融、互联网等产业机会等等,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产业分布的角度谈谈广州经济问题。 深圳经济表现强劲,与深圳内部的产业分工分不开,福田是深圳CBD,金融是其导产业,金融业增加值1300亿,与广州全市差不多,南山主打创新,罗湖以商贸为主,龙岗和宝安以制造业为主,光明是科研的集中地,坪山成了新能源汽车的代名词,盐田和大鹏是观光旅游的代表。各区分工,一起拱出了深圳经济的新高度。 回过头来看看广州,广州的经济统筹性不高,各区的产业政策雷同,造成各区政策趋同,产业重叠,内卷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㞡。 先看看汽车产业。 广州是我国汽车第一城,汽车产业也是广州经济龙头产业,高峰时汽车产业占广州工业总值接近50%,目前还占28%,与重庆汽车集中在两江新区直管区,深圳汽车集中在坪山和深汕合作区不同,广州的汽车产业分布非常分散,建设东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均超千亿元。花都、番禺、南沙和黄埔四个区都把汽车产业当作第一产业,目前建设“432”汽车产业园区,即番禺、花都、黄埔、南沙4个自主品牌创新基地,增城、白云、从化3个汽车核心零部件园,同时还要建设梅州、清远2个汽车零部件合作产业园。 再看看金融产业。 广州的金融产业并不强,与北上深差距很大,与杭州的领先优势非常小。但并不强大的广州金融,基本上被各区当作主导产业,广州市南沙区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构建金融创新生态圈,形成全国融资租赁第三极。天河是广州CBD,金融当仁不让的是支柱产业,建设天河金融城,打造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区。越秀是广州主城区,提出构建“科技+金融”融合新体系,完善“创、投、贷、融”科技金融生态圈,设立区级创业投资基金。工业中心的黄埔区,也编制了黄埔区金融专项规划,全力打造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资本中心、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可持续金融中心、金融科技高地。 再说说商量产业。 2023年广州公布了《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了广州构建“5+2+4+N”的整体商圈布局体系,建设天河路—珠江新城、长隆—万博商圈、金融城—黄埔湾、白鹅潭、广州塔—琶洲商等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改造提升广府活力区(北京路—海珠广场)、大西关(上下九—永庆坊)等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培育广州北站—白云机场、广州南站、南沙湾(南沙邮轮母港)、广州东部交通枢纽等4个枢纽型国际知名商圈。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线下商业呈萎缩状态,广州一口气要建11个世界级或国际的商圈,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以上是一些新兴产业,再看看一些传统产业。 在化妆品行业,广州是全国化妆品最主要基地,拥有注册备案人近6000家,占全国33.5%,生产企业1900家,占全国33.6%,化妆品行业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占全国55%,俨然在美妆市场占有“巨无霸”地位。 在广州化妆品行业,构建“4+6+4”(4个基地、6个商圈、4个关键)化妆品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格局,“白云美湾(白云区)”、“南方美谷(黄埔区)”、“中国美都(花都区)”、“湾区美谷(从化区)”等4个优势突出的化妆品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 你看广州化妆品行业还是分散,大家都在内卷。广州本应该整合行业,扶持品牌,补全原料供应链 结果大家都在同一层次内卷,所以其结果就是广州化妆品虽有规模优势,但没有形成知名品牌,没有形成竞争优势。
智能制造CEO
2024年6月18日 08:26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