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
2023年中国各省外贸进出口情况
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
新质生产力
怎么实现经济内循环
多印制钞票
一口气搞懂美元霸权
内循环的逻辑
2024年万亿GDP城市
国家级都市圈增至14个
GDP贡献
中国GDP被低估
人均可支配收入
中国中产阶级规模分析,中产人群特征及画像
追求性价比和可持续消费
中国消费复苏新趋势——对“性价比”的新理解
消费降级还是升级
内循环13大行业深度解析:机理与机遇
“经济内循环”下的中国经济和企业对策
内循环棋局下:供应链管理企业们如何助力经济复苏
中国粉丝研究的核心概念与框架变迁
粉丝经济进入3.0时代,数字化将颠覆传统企业管理运营模式
《共生效应:数字经济的增长动能》第三章:粉丝赋能
习近平论“六大关系”的政策含义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
中国不会去挑战和取代美国;美国也要尊重中国,不要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
每个中国人一年平均的衣食住行消费具体是多少?
从“两条曲线”看“两个循环”——“十四五”时期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政策重点
内循环,人民币发行的去美元化
“一脑四心”|“产融内循环 经济外循环”赋能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内大循环":理论基础、宏观后果、政策取向与资产价格
经济内循环将改变所有人的财富!
2023年利润榜
城市化or乡村化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
内循环在内外经济的博弈里找平衡
李克强
政治人才
立法行政司法
中部大城聚焦
行政区域地图
全国各省GDP排行榜
高校人数排行
新中国建国70年的技术引进史
重庆消费市场研究
苏州统计数据
城市消费能力
南京热力图和旅游旺季
读懂中国经济“双循环”,品牌主战场一定在“内循环”
“十四五”规划《纲要》名词解释之3|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现实进路
只有黄金是钱,其它的都是信用
什么是法币
历年出生人口(1949~2021)
全国普通高考70年(1952-2023)及历年录取人数一览
广州产业布局
数字人民币的出现,会给金融机构带来不小的挑战
产业结构
超长期特别国债
上海
家电行业
工程机械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全国普通高考70年(1952-2023)及历年录取人数一览
# 建国以来我国到底有多少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zcxNTQ4NA==&mid=2247484262&idx=1&sn=710633935ecfa7b3b0a71d59630cca51    由上表可知,建国以来我国培养了近7335万名本科毕业生。近10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达4000万,占全部本科生一半以上。 另2021年我国人口人均预期寿命78岁,假设18岁入学,22岁毕业,可推断假设目前在世本科生人数约为1967年以后毕业,为7232万人,我国2024年中国人口约为140967万人,故本科生人数占比为5.13%。本科生还是很稀缺的。 2023年末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16—59岁)为86481万人,同时假设毕业生22岁毕业中男女比例相当,各占一半,男性60岁退休,女性折算52岁退休,便可以得出男性为1986年以后毕业,女性1994年以后毕业。其中1986至1993年男性毕业生为111.45万,1994-2023年毕业生为6872万,本科生占适龄劳动人口的7.95%。本科生占比上升,但仍旧稀缺。 而之所以近年来出现本科生不再稀缺的舆论声浪,除了幸存者偏差和沉默的大多数以外,需考虑2023年毕业生为2001年左右出生,1700万左右,但是2023年本科毕业生人数将近500万,比例为29.41%,另外随着出生人口的进一步降低,如果招生人口不进一步调整的话,确实会造成本科生不再稀缺的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3MTY2NjY1OA==&mid=2247524439&idx=1&sn=217e15415f384a4f646247ff4053b86c  # 2001年 报考人数454万,录取260万人,录取率为59.0%。 这一年,高考取消了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这给无数大龄考生以惊喜和机会。图片以炒股为生的黄顺锋做梦也没有想到今生还有机会参加高考。他同众多大龄考生一样,成为高考新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 # 2002年 报考人数510万,录取321万人,录取率为62.7%。 7月7日,上海市92800多名考生冒雨走进全市3800多个考场参加高考。而首场语文考试的作文“面向大海”,因取材范围过大,颇让部分考生感到无所适从,纷纷表示心里没底。这位女生刚出考场,便向母亲诉苦。图片在“吐槽”还未被发明的时代,当时的考生也就无法享受到集体吐槽高考试题的乐趣。 # 2003年 报考人数613万,录取382万人,录取率为62.32%。 这一年,教育部决定将高考时间提前1个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日,高考终于告别酷暑。678的谐音是“录取吧”,在残酷竞争的考试中,这也许正是考生需要的一点心理安慰。图片 这一年,全国爆发了大面积的非典疫情,想要进考场,还必须先过“体温测试”这一关。 # 2004年 报考人数729万,录取447万人,录取率为61.3%。 6月7日,63岁的“爷爷考生”邹伟敏在浙江嘉兴海宁一中考点参加考试。像这样的大龄考生,如今并不罕见。大学是一个美丽的梦,而这个梦,并不只属于年轻人。图片 # 2005年 报考人数877万,录取504万人,录取率为57.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tnull_12961.html 2005年,全国共有536.7万高校毕业生(不含自学考试)的学历证书进行了电子注册,其中研究生17.2万人,普通本专科生304.3万人,成人本专科生189.2万人。 # 2006年 报考人数950万,录取546万人,录取率为57.5%。 6月7日,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老师,在开考前,送给每位考生一个贴有“心会跟爱一起考”的苹果,预祝考生“平稳考出丰硕成果”。图片一个苹果,代表祝福,也隐隐投射出教师群体在面对高考时的焦虑。 # 2007年 报考人数1010万,录取567万人,录取率为56.14%。 高考,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毕竟,谁家还没有个要高考的孩子呢?图片2007年某公交公司出动公交车免费接送考生,并且在考场外设置了车厢服务站,让家长不必在酷热里等待,可以上车免费饮水和休息。 # 2008年 报考人数1050万,录取599万人,录取比例57%。 7月3日,四川地震灾区延期高考举行。在德阳人民医院的“病房考场”内,4名东汽中学考生正在填写答题卡。 # 2009年 报考人数1020万, 录取629万人,录取率为61.8%。 高考结束,广东省四位“状元”骑着高头大马,霸气巡街。图片高考催生出一种“状元经济”——状元笔记、状元错题、状元食谱 ……只要跟“状元”沾上点边,都会卖的还不错。 # 2010年 报考人数947万, 录取657万人,录取率为69.4%。 高考结束,也许是多年未曾见过的笑容绽放在考生和家长的脸上。鲜花、拥抱,毫不吝惜。高考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亚于一场战争,所有人都如释重负。图片 # 2011年 报考人数933万,录取675万人,录取率为72.35%。 高考这天,工地停工了,汽车不鸣笛了,就连大妈们都不跳广场舞了,整个社会,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考生释放善意。图片 一位考生在的哥、交巡警等人的爱心接力帮助下抵达考场后,不禁感动地哭了出来。 # 2012年 报考人数915万,录取685万人,录取率为74.86%。 6月8日下午,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紧挨着南京市九中高考考点的道路上,考生家长排成一排,堵住马路,指挥过往的自行车、电动车绕道而行,以免噪音影响考生的考试。图片高考,从来就不是只考学生的。 # 2013年 参考912万人,录取694万人,录取率76%。 每年临近高考,家长为了考生,做尽各式祈福,试图为高考之战的胜利增加一块砝码。图片2013年5月13日,江苏省南通市,当日是民间传说的文殊菩萨生日,考生家长前往当地剑山风景区——文殊菩萨庙烧香祈福,求菩萨保佑子女考出好成绩。 # 2014年 参考939万人,录取698万人,录取率74.3%。 临考前几天,四川巴城部分学校考生,用撕书、扔书的方式释放压力,迎接高考。 # 2015年 参考942万人,录取700万人,录取率74.3%。 2015年6月5日早上8点8分,一年一度的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送考开始。42辆送考大巴载着数千名高三考生,从这个号称“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学校驶出。送考车的车头车尾都坐着穿红衣服的学生,有学生打开车窗,喊着毛中必胜,毛坦厂当地万余名群众和家长,自发来到车队两侧为考生送考,家长们手持空色旗帜为高三考生呐喊助威,场面十分壮观。图片 # 2016年 参考940万人,录取705万人,录取率75%。 高考是许多中国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为了维护高考公平性,反作弊工作也在不断从“人防”向“技防”升级。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的出台,将国家教育考试作弊行为列入刑法之中,使得2016年高考被社会评论为:“史上最严高考”。图片高考的公平公正,应是这个社会的底线。 # 2017年 参考940万人,录取700万人,录取率74.46%。 安徽毛坦厂中学,一所声名鹊起的高考补习学校,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人参加送考活动,2017年也不例外。 # 2018年 参考975万人,录取715万人,录取率73%。 长沙明德中学门口的“旗袍妈妈”,合影留念。旗袍,意味着旗开得胜。图片 # 2019年 参考1031万人,录取820万人,录取率79.53%。 2019高考正式落下帷幕,当天下午,在合肥十中考点,一名考生出场时,突然跪在母亲面前,感谢母亲。 # 2020年 参考1071万人,录取967.5万人,录取率89.75%。 由于疫情缘故,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给了考生更多时间,也给了考生更多可能。 2020很难疫情让高考推迟了一个月,风雨无情人有情,本身已经开局艰难,过程还充满艰险。洪水肆虐、暴雨延考、公交坠江…这一桩桩一件件,更像是对所有人的考验。一直以来,从没有任何困难和挑战能难倒中国人。 越是艰难,我们就越是团结。我看到了一群群普通的人,用自己的力量为所有考生护航,他们做的事,也许算不上惊天动地。 但他们留下的每个瞬间,都让人感动、让人温暖、让人惊叹、也让人震撼……他们,值得我们铭记。 安徽歙县考场的情况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因为汛期严重,考试不得不推迟一天。为了确保接下来考生能顺利通行,当地的民兵应急队伍、公安干警、消防官兵,一夜之间徒手搭起两座浮桥,速度令人惊叹也让人心疼。最终,在他们的努力下,当天的高考无一人因灾缺考,全天考试安全平稳。 # 2021年 参考1078万人,录取1001.32万人,录取率92.89% 新高考3+1+2,新增8省份,高考时间由原来两天变成三天,6月9号上午:图片“物化地”考生考完之后下午最后一门生物,来给“物化生”的同学加油打气:好朋友们!冲鸭! # 2022年 参考1193万人,录取1014万人,录取率85%。 “网课一代”迎大考,双减后的第一年高考6月7日,2022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除上海外,全国的高三学生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迎来他们的“人生大考”。高一时,赶上新冠疫情暴发。随后的高二、高三,反复停课、居家、上网课成为常态,戴口罩考试也成了他们的独特记忆,甚至还有一些校园出现了疫情感染。这些无疑给他们的高中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另一方面,今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据教育部公布信息,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193万人,比2021年增加115万。这届考生真的挺难。“网课一代”迎大考,双减后第一届高考! # 2023年 参考1291万人,录取1042.22万人,录取率80.72%
智能制造CEO
2024年6月10日 21:17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