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系与个人成长
人生需要处理的三大关系
新社会主义“社会学”——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
话语体系
知识分享网站
2024年全国十大灵活用工平台
人生发展的8个阶段
小学生7-12岁
老年人心理特征
中年期的生理心理
中学生12-16岁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学前期(1~3 岁)
幼儿期(3~6 岁)
婴儿期(0~1 岁)
小孩的叛逆期
中学课程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新社会主义“社会学”——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
经济不仅仅是经济,经济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简单组成,假如跳过了更大的框架,很难直接分析社会主义经济。 所以我不再写社会主义经济,而是从新回到更大的范畴,去研究经济。我认为它是社会学。我没有去研究社会学课本,这个社会学不等同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只是我自己的社会学。 我们重新回到哲学。 物质和意识都是客观存在。 物质决定意识,是意识最初的来源。 意识是经由大脑加工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可以是正确的意识,也可以是错误的意识。正确错误的判断标准是是否正确的反映了物质。 意识可以由其他意识加工而来,而无论如何加工,都最初源于物质。 意识不能脱离大脑。社会学中不能脱离人谈论意识。 意识需要载体,借载体传播。载体就是记录意识的媒介,比如文字、数字、图像等。 意识高于物质,是盛开在物质上的花朵。 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能动的改造物质。 这里的社会学,是人类的社会学,汲取其他物种的特性只为了谈论人类社会。 人类个体在自然界中并不突出,人类之所以能从所有动物中脱颖而出完全归功于人类大容量的大脑及人类的喜欢思考的习惯导致人类有及其活跃的大脑皮层。 人类的大脑容量在动物界算数一数二的,平均有1.2公斤。然而在动物界还是有比人类脑容量更高的生物,比如非洲象的脑容量约为5公斤,而海洋里生活的大型鲸鱼比如抹香鲸,其脑容量可以达到9公斤,差不多等于9个人类大脑了。 大脑大概有两种细胞、神经元细胞和神经传导细胞,前者是信息处理中枢,后者负责传导信息。神经元细胞也有不同作用,分为具有主动思考能力的细胞和被动处理信息的细胞。 医学远远没有发展到解开人类自身谜团的地步。人为什么会思考? 神经元细胞相当于一个程序,输入输出,很容易理解。比如人紧张会出汗,因为紧张的时候神经系统就会向神经元传递消息,神经元就会传递信号,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作用于全身的α和β受体,所以就心跳加速、出汗等等。 假如皮肤被烫伤,疼痛会经神经传递到痛觉中枢,痛觉中枢会直接调动运动中枢,于是肌肉就会收缩,人就会做出收缩身体逃离刺激点的动作。 所有的动物都是如此,那么为何人类会思考呢? 我们暂时不深入探究人类为啥会思考,但是思考带来的作用显而易见,就是人类从所有动物中脱离而出,成了地球的霸主。 所以思考,或者说意识是人类崛起的根本原因。 所以意识高于物质。 意识的产生还带来了更多东西,那就是欲望和情感。 只是有意识还远远不够,意识还需要传播,还需要加工。 意识是可以传播的,一些动物通过简单的手段来传播意识,比如肉食动物通过尿液和粪便划定领域。其他动物听不懂怎么办,利爪和獠牙会让其他动物听懂的。 而动物很快就创造了新的意识传播的方法,那就是“语言”,群居动物用“语言”交流的频率大幅度提高。 更多的需求导致了“语言”更加丰富。 私有是伴随着欲望的产生而产生的。 一个再贫瘠的部落的姑娘也可以做一个只属于它自己的花环。 部落的诞生源自家庭,社会的诞生源自部落。 家庭对哺乳动物至关重要。 家庭和部落可能比人类想象的更加广泛的存在,但是对于哺乳动物而言,家庭的作用更加巨大。因为哺乳动物的生长周期普遍较长,所以哺乳动物不能直接单独离开母体而生存。小鸟1个月独立生存,小鹿2个月独立生存,小猴则需要2-3年离开父母独立生存。 家庭的作用就是延续后代,为什么动物都喜欢延续后代,因为不延续后代的动物都消失了,现存的动物基因里都刻着延续后代。延续后代从生理上能让它快乐。 部落是家庭的更高阶版本,部落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延续后代。 国家是部落的更高级版本,国家存在的最初根源也是为了延续后代,假如一个国家自然出生的人口是下降的,那么这绝对不是个好的国家,因为它违背了人的动物性。 “人”具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自然性,一种是社会性。 “自然性”就是人作为动物的属性。 “社会性”就是人作为社会关系网中人的属性。 自然性虽然也具有明显的意识特征,比如说欲望和情感,但是受到主观意识影响较小,是意思中较为客观的那一部分。 而社会性相对自然性也具有意识特性,但这种特性更大,是人类主观意识形成的共同体。而社会性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然性向社会性的过渡,一部分是主流民意。 自然性向社会性的过渡就是社会规律。 主流民意的变化较大,受意识传播的影响较大。 人的自然性是反映了人类作为动物的基本特性。 人最重要的自然性就是繁衍后代。 为什么人最重要的自然性不是生存呢,因为大自然中很多动物都变现出为了繁衍后代而付出生命的“愚蠢行为”。 雄性动物为了获得配偶不惜生命代价相互进行决斗,雄性动物和雌性动物交配后被雌性动物吃掉补充营养,雌性为了保护幼崽牺牲自己等等。 愚蠢的动物获得了繁衍,种族生存了下来。聪明的族群保全了自己,消失在自然界。 所以人最重要的自然性是繁衍后代。 而排在第二位就是生存。 所有的动物都不惜一切代价生存下去。 当生存和繁衍后代相互冲突时,他们毫不犹豫的牺牲了自我。 但是动物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会保全后代,繁衍后代和保全后代是两个概念。 假如动物觉得后代不能生存和繁衍族群时,动物就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后代。 人的第三个重要的自然性就是逐利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逐利性是人的自然性。 不断谋求个人利益,才能吸取养分,壮大自己。 一个不谋求私利的人是很难成功的。例如一个水瓶存的水没有倒的多,它怎么可能变重变大。 人还有其他很多的自然性。这里不再进一步探讨。 自然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关系。 社会性是在自然性上衍生而来的。意识来源于物质。更主观的意识也是从更客观的意识上衍生而来。 意识会逐渐远离物质一样,显得荒诞。而人的社会性也是如此,社会性也会逐渐远离自然性。 逐渐远离自然性的社会性也会逐渐荒诞而扭曲。就比如同性恋和LGBT的产生以及影响大选。 繁衍后代、生存、和逐利是人自然性的三大属性。 所有的社会性均不能违背人的自然性。 为了繁衍后代和生存,人类聚集起来形成人类社会,从小的聚落发展到千万人口的大城市。 形成社会后,变有了社会性。 社会性主要的表现就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个体形成集体,关键就在于集体可以更好的抵御灾害,有利于个体繁衍后代和生存。 当集体不能保障个体繁衍后代和生存的需求时,当个体脱离集体可以生存的更好时,个体会毫不犹豫的脱离集体。 当有其他集体可供选择时,个体会同时考量繁衍后代、生存、逐利后脱离某个集体加入另一个集体。 集体具有一定向心力。这是社会性决定的。集体的向心力会阻止个体的选择。 广义的集体是个体的合集。 有一点数学基础的人都很容易理解这个改变。 a = (1,2,3,4) b = (1,2,3) a 不等于 b 张艺谋有个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讲的是一个代课老师寻找辍学学生的故事。 集体也是个“一个都不能少”的概念。 假如一盒饼干是10个饼干,你去买了一盒饼干,结果里面只有9个饼干,那你到底获得了一盒饼干,还是半盒饼干? 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它的任何百姓都是它。一个中国人,无论怎样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说丢弃就丢弃的。一个国家必须维护它所有个体的利益。因为这是集体的性质决定的。集体是个体的合集。 一个断了尾巴的猫还是一只猫吗?它当然不是,它只是一只断尾的猫。 断尾的猫不是猫。这实际是个逻辑学的问题。假如我们将猫定义为四肢健全必须有尾巴,那么断尾的猫就不能等同于猫。就比如上文中的“a不等于b”。 但是现实重的情况不是如此,集体往往可以轻易的舍弃个体,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集体不再是广义上的集体,而是狭义上的集体。 X = (a+b,a+c,a+d) Y = a+a+a X就是广义集体,而Y就是侠义集体,侠义集体就是广义集体中每个元素重叠的那部分的总和。 假如Y足够大,它舍弃一个a对Y的总值影响不大,所以Y就会很容易舍弃某个元素。 Y不等于X。不要把侠义的集体和广义的集体混为一提。 假如b>c>d,b就很可能取得Y的控制权。 a+b不等于Y,Y不等于X。a+b不等于X。 广义的集体会诞生出狭义的集体,狭义的集体收到个人的控制。人具有逐利性,所以控制集体的人会很容易与集体中其他个体产生利益对立。这不是矛盾,而是对立。 这个控制集体的人就是权力的象征,权力天生与人民的利益是相反的,所以权力应该被限制,被个体所监督。 受限制的权力才能和人民形成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根据运动是绝对的哲学原理,权力应该是流动的,假如权力被某个人垄断,就会导致集体出现困境,权力和人民的矛盾就会激化,丧失稳定性,从而破裂。 私有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出现而出现的。而权力在私有的出现后也随着出现。 私有源于人的逐利性。 个体的力量的不同导致分配的不同。 按劳分配实际上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而人类大多情况下都是按力量分配,按力量分配就是剥削。 按力量分配实际上是个人逐利性相互作用相互妥协的结果。 而这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 表现为个人与狭义集体的矛盾。 如果a+b、a+c、a+d都追求b、c、d的最大化,那么Y就会非常小,Y的变小就会丧失集体对个体的保障作用,个体的利益就会最终受损。b、c、d服从Y就是集体主义价值观。 但是现行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不完善的,它是单方面的,没有体现出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只强调个人服从集体,没有体现出集体对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b>c>d,Y =a+a+a,这种模式会导致严重问题,因为b在不停的变大,而c、d在不停的变小,如果c < a 或 d < a,就会导致c、d的消亡,最终X、Y也会消亡。假如a随着d不断缩小,那么Y也会不断缩小,最终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无不如此。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那么a就应该个性化为a1、a2、a3。 也就是所 X = (a1+b,a2+c,a3+d) Y = a1+a2+a3 a1 = b/n a2 = c/n a3 = d/n d已经很小了,还要出a3给Y,是的,这是原则问题,假如a3+d不出a3,如何证明它是X的一份子呢。 而a3+d过不下去的时候,就需要发挥Y对它的责任和义务,Y应该保障它的基本生存。 Y保障a3+d这个个体的生存才能证明Y的作用。 假如Y不能保障个体的繁衍后代、生存权和正当利益,个体将不再是X的一部分。
智能制造CEO
2024年2月26日 11:53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