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系与个人成长
人生需要处理的三大关系
新社会主义“社会学”——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
话语体系
知识分享网站
2024年全国十大灵活用工平台
人生发展的8个阶段
小学生7-12岁
老年人心理特征
中年期的生理心理
中学生12-16岁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学前期(1~3 岁)
幼儿期(3~6 岁)
婴儿期(0~1 岁)
小孩的叛逆期
中学课程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中学生12-16岁
# 初中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初中生的整体身心特点可以用“在矛盾和不平衡中快速发展”来概括。无论是生理的发展还是心理的发展,都符合这个特点。 一、初中生的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其中身体外形的变化、内脏机能的成熟和性的成熟号称是“青春期的三大巨变”。 外形的变化: 绝大多数的学生从初中阶段开始身高和体重都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体形和面部轮廓也开始褪去儿童时期的“大头娃娃孩子相”,变得身材匀称,眉开眼阔,接近成年人的体形比例和面貌特征。 内脏机能的成熟:初中生的体能随着心、肺功能的迅速增强而快速提高,脑的发育也在13、14岁进入加速生长的时期。 性的成熟: 最为突出的生理变化是性的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大多数女生在初中阶段出现月经初潮,男生出现首次遗精。嗓音、体形、体毛等副性征也陆续出现。当然,各种生理机能的发育水平和时间早晚是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的,这种差异本身也可能是造成心理压力的直接原因。 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1. 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 青春期是从幼稚的儿童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初中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显著的异时性和不平衡性。在这一时期,初中生的生理迅速发展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对生理上的急剧变化感到兴奋的同时,与之相应的心理机能的成熟却没有同步发生。他们的价值观、交往能力和策略、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水平、把握社会规范的能力和经验、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的知识和技巧等各个方面都依然停留在一个相对幼稚的阶段,需要逐渐累积、缓慢发展、在探索中前行。这种身心不平衡性不仅会贯穿整个初中阶段,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续到高中阶段。 2. 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性 生理上的急剧成熟,使初中生迅速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能够像成年人一样独立自主,不受父母和老师限制地决定自己的一切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由于这种成人感非常强烈,为了捍卫自己的承认“权利”,初中生们甚至会出现一些“神经过敏”、“防卫过当”的现象。他们迫不及待地要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已经不是个人云亦云、跟在老师和父母后面作“应声虫”的小孩子,而是一个与众不同、有自己主见的“大人”。尽管他们急于要大家认识到他们新的“成人形象”,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心理发展水平却远远不够成人的标准,依然带着浓厚的孩子气。即使是他们表达和理解成人感的方式,也具有明显的简单、片面、绝对化的特点,反映出明显的幼稚性。这些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孩子一边在断乳,一边也还是恋乳的。初中生的成人感往往只是在生活照顾和情感依赖方面比小时候更独立、更希望成人放手,与此同时,他们在精神的理解、支持和保护方面对成年人却是十分依赖的。 成人感和幼稚性的矛盾在初中生身上会作为主要的心理矛盾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成为影响初中生心理成熟的一个最为显著的内在因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与父母、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出现明显的反叛性和闭锁性。心理学上把青春期称作“第二反叛期”。大多数孩子都会有对父母和教师的管教不认可、不服气、不照办、不接纳的心理或行为,只是程度和表现方式因人而异。初中生做什么事情也都尽量避开父母,情愿一个人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开始疏远父母、老师,有话不主动对成人讲,甚至将自己的东西上锁。 (2)与同年龄伙伴的交往更为开放和密切。向父母和老师闭锁的心事可能会毫无保留地告诉自己信任的同学。在这一点上,初中生又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由于把自己和父母、老师、关系一般的同学隔离开来,他们常常会体验到孤独和寂寞,迫切地需要别人的理解,所以遇到自己认为谈得来的人的时候,不管这个人是谁,都会给予百分之百的信任,当然,由于交往范围的限制,多数初中生选择的倾诉对象还是自己班上要好的同学。现在由于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初中生通过网络结识朋友,这种隐蔽性很强的网上交友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要,但是其安全性是不容乐观的。 (3)对异性同学既有好感又显紧张。随着生理的成熟,异性同学开始出现相互吸引,彼此对对方都会感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在最初常常是以相反的交往形式表现的:故意的冷漠、不理不睬、保持很远的距离,或者表现出对异性同学的轻视,甚至对抗。在初中阶段的后期,不少学生会喜欢上班上或家长的亲戚朋友中的一个异性的同学或伙伴。多数情况下这种喜欢也就是好感,甚至仅仅是自己心里的一个小小的秘密,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学或者转学等因素它会自行淡化或消失。 (4)自我意识方面的动荡性。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容易出现摇摆不定或容易走极端的特点。比如在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否定童年和眷念童年等心态之间飘忽不定,一时间觉得自己踌躇满志,具有独一无二的优越感,一时间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十分渺小;一时间盼望长大,嘲笑身边的小孩子、同学幼稚可笑,一时间又害怕长大,担心自己不能应付各种学习任务和社会要求。 3. 心理和行为偏差的普遍性 初中生感受着种种成长中特有的心理压力和烦恼,面临着各种心理矛盾的交织缠绕和重重包围,因此,这个阶段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是一个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和心理偏差的年龄。比如对自己的身体发育过度关注、对正常疾患有夸大的担忧,自杀这种在儿童期极为少见的念头和行为,从青春期开始直线上升,从15岁开始,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其他一些如神经官能症、病态人格的发病率也在青春期这个阶段显著增多。因此,在心理学上,我们也常将这个“以不正常表现正常”的时期视为危险时期。 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 1.不平衡性 少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社交和道德等方面,都还没有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 2.动荡性 高中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者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你另一方面,也造成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 3.自主性 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世能力逐渐发展,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他们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经常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 4.前瞻性 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有着最广阔的未来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离,他们对发展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这种面对未来的前瞻性是高中生特别富于理想,他引发高中生迫切地追求自我实现。 5.进取性 高中生善于开拓,敢于创新,积极向上。 6.闭锁性 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非常希望有单独的空间,有个人的抽屉并喜欢写日记。这种心理发展的閉鎖性使得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渴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 7.社会性 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影响,他们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很想像大人一样对周围的问题作出特别的评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活跃。 ## 高中生认知发展特点 1.认识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 高中生各种认知能力不断完善,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2.认知活动的直接性明显增强 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高中生的观察力、有意记忆能力、有意现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加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感、意志和个性因素协同发展 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等,对认知活动起着定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高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加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更加强大,理想和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一切都给认知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同时,高中生思维的成熟以及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于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发展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 高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1. 高中生情绪体验方面的特点: 情绪体验,是人在主观上的感受、直觉或意识到的情绪状态。高中生认知能力和意识水平的提高,使情绪体验呈现延续性、丰富性、特异性特点。延续性:高中阶段,情绪爆发的频率减低,作为心境的延长时间加大,加上情绪的控制能力的提高,情绪体验的时间延长且稳定性高。丰富性:高中生正处于多梦的年龄阶段,几乎人类所有的情绪种类都能在高中生的身体体现出来,并且强度不一有不同的层次。特异性:里面包括了个性的差异、自我感知的差异和性别的差异。 2. 高中生情绪表现方面的特点: 高中生在情绪变现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内隐文饰型,二是两级波动型。内隐文饰型:随着高中生社会化的逐渐完成和心理的成熟,他们能根据一定的条件或者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形成外部表现和内心体验的不一致性。两级波动型:两级的情绪波动明显,情绪反应的强度大,很容易走极端。 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1.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和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只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随着高中生性的成熟,社会成人对其态度的改变,他们越来越把注意力指向自身。具体有如下几个表现: 一:自我明显分化,从“无我”到“唯我”。 自我的分化使中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进行观察,分化为了观察者的“我”和被观察者的“我”。然而,这种分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矫枉过正。它使得高中生容易自我炫耀、唯我独尊,不把权威传统和社会规范放在眼里,容易对周围一切事物不顾。 二:对自己形象的热切关注。 三:对自我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意识。 对于高中生,未来逐渐成为时间的主要量度,时光流逝的主观速度显著加快。高中生会经常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前途,从而把今天的自我看作只是未来自我的保证,是个人成长的关键。 四: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提高。 2. 高中生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个性倾向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体意识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等,它表现了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性和选择性。而具体表现在价值观方面的特点有: 一:能对事物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 二:高中生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三:高中生价值观的内容日益丰富。 四:高中生的价值取向具有突出的从众心理和明显的短暂性。 高中生比较容易受同辈人的影响,青年中出现新的价值规范与目标,一般来说,容易受影响和传播。
智能制造CEO
2024年6月10日 08:09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