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产业
世界芳香健康产业与美业融合发展国际论坛暨芳香健康产业分会换届大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芳香健康产业分会
芳香产业
每个药食同源产品如何打造一个十亿企业百亿产业
2023年精油市场消费趋势
液洗类化妆品
产业联盟会员
各品种投入产出
禹州道地药材
大棚种植项目
植物的在线百科全书或数据库
中华本草:金银花
香草植物
十大入门级精油&使用方法分享
芳香健康产业协会
唇形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蒸汽蒸馏法
作物的分类
10种常用精油搞定几乎所有的棘手状况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许昌中药材产业链加快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
禹州中药材
《饲料原料目录》117种具有药食同源特性的天然植物及其功能作用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
芳香物质
脂肪族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脂肪酸的测定
挥发性
抗氧化剂和氧化应激
护肝
精油挥发温度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精油 促进挥发的原理
精油保存的7大原则一定要记住
玫瑰水纯露
芳香植物(aromatic)
中药化学-黄酮类
关于精油的检测
桑叶的主要成分及开发利用价值
纯露生产数字化及产业发展
精油的特点、级别、通性、化学成分、副作用、使用禁忌及挑选
精油功效对照表
常用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表
常用精油
精油
精油功能配方
精油分类
精油功能护肤精油
蒸气蒸馏法从芳香植物中提取精油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液洗类化妆品
一、液洗类化妆品的制备工艺 液洗类化妆品生产工艺所涉及的化工单元、操作工艺和设备,主要是带搅拌的混合罐、高效乳化或均质设备、物料输送泵和真空泵、计量泵、物料贮罐和计量罐、加热和冷却设备、过滤设备、包装和灌装设备。把这些设备用管道串联在一起,配以恰当的能源动力即组成液洗类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 液洗类化妆品实际上是多种原料的混合物。因此,熟悉所使用的各种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确定合适的物料配比及加料顺序是至关重要的。 生产过程都是从原料开始的,按照工艺要求选择适当原料,还应做好原料的预处理。如有些原料应预先在暖房中熔化,有些原料应用溶剂预溶,然后才好在土配料罐中混合。所有物料的计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工艺规程中应按加料量确定称量物料的准确度和计量方式、计量单位,然后才好选择工艺设备。如用高位槽计量那些用量较多的液体物料;用定量泵输送并计量水等原料;用天平或秤称固体物料;用量简计量少量的液体物料。一定要注意计量单位。有些粗制原料要求预先处理,如某些物料应预先滤去机械杂质,使用的主要溶剂——水,应进行去离子处理等。另外,为保证每批产品质量一致,所用原料应经化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混合或乳化 大部分液洗类化妆品是制成均相透明混合溶液,也可制成乳状液。但是不论是混合,还是乳化,都离不开搅拌,只有通过搅拌操作才能使多种物料互相混溶成为一体,把所有成分溶解或分散在溶液中。一般液洗类化妆品的生产设备,仅需要带有加热和冷却用的夹套并配有适当的搅拌配料锅即可。液洗类化妆品的主要原料是极易产生泡沫的表面活性剂,因此加料的液面必须没过搅拌桨叶,以避免过多的空气混入。 液洗类化妆品的配制过程以混合为主,但各种类型的液洗类化妆品有其各不相同的特点,一般有两种配制方法:一是冷混法,二是热混法。 1.冷混法 首先将去离子水加入混合锅中,然后将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中,再加入其他助洗剂,待形成均匀溶液后,就可加入其他成分如香料、色素、防腐剂、络合剂等。最后用柠檬酸或其他酸类调节至所需的pH值,粘度用无机盐(氯化钠或氯化铵)来调整。若遇到加香料后不能完全溶解,可先将它同少量助洗剂混合后,再投入溶液。或者使用香料增溶剂来解决。 冷混法适用于不含蜡状固体或难溶物质的配方。 2.热混法 当配方中含有蜡状固体或难溶物质时,如珠光或乳浊制品等,一般采用热混法。 首先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干热水或冷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加热到70℃,然后加入要溶解的固体原料,继续搅拌,直到溶液呈透明为止。当温度下降至35℃左右时,加色素、香料和防腐剂等。pH的调节和粘度的调节一般都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采用热混法,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70℃),以免配方中的某些成分遭到破坏。 在各种液洗类化妆品制备过程中,除上述一般工艺外,还应注意如下问题: ①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如AES等)的溶解,必须把它慢慢加入水中,而不是把水加入到表面活性剂中,否则会形成粘性极大的团状物,导致溶解困难。适当加热可加速溶解。 ②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如调理剂JR-400、阳离子瓜尔胶等,大都是固体粉末或颗粒,它们虽然溶于水,但溶解速度很慢,传统的制备工艺是长期浸泡或加热浸泡、造成能量消耗大,设备利用率低。某些天然产品还会在此期间变质。新的制备工艺是在高分子粉料中加入适量甘油,它能快速渗透使粉料溶解,在甘油存在下,将高分子物质加入水相,室温搅拌15min,即可彻底溶解;如若加热,则溶解更快。当然,加入其他助溶剂也可收到相同的效果。 ③珠光剂的使用。液洗类化妆品中,制成外观非常漂亮的珠光产品是高档产品的象征。现在一般是加入硬脂酸乙二醇酯。珠光效果的好坏,不仅与珠光剂用量有关,而且与搅拌速度和冷却速度快慢(采用片状珠光剂时)有联系。快速冷却和相当迅速的搅拌,会使体系暗淡无光。通常是在70℃左右加入,待溶解后控制一定的冷却速度,可使珠光剂结晶增大,获得闪烁晶莹的珍珠光泽。若采用珠光浆则在常温下加入搅匀即可。 ④加香。液洗类化妆品的加香除考虑香原料与其他原料的配伍性、刺激性、毒性、稳定性、留香性、香型、用量等问题外,加香过程中,温度控制也非常重要。在较高温度下加香不仅会使易挥发香料挥发,造成香精流失,同时也会因高温化学变化,使香精变质,香气变坏。所以一般在较低温度下(<50℃)加入。 ⑤加色。对于大多数液洗类化妆品,色素的用量都应在千分之几的范围甚至更少。因为这种加色只是使产品更加美观,而不是洗涤后使被洗物着色。因此,不应将液洗类化妆品的色调调配得太浓太深。尤其是透明产品,必须保持产品应有的透明度。切忌加色液体洗涤剂使被洗物着色。 应选择对液洗类化妆品中某些成分有较好溶解性的色素。这样就可以将选定的色素预先与这种成分溶混在一起,然后再进行液体洗涤剂的复配。如果这种染料能溶于水,加色工艺最简单。譬如色素易溶于乙醇,即可在配方设计时加乙醇,将色素溶解后再加入水中。 有些色素在脂肪酸存在下有较好溶解性,则应将色素、脂肪酸同时溶混后配料。 实际上,液洗类化妆品中有各种表面活性剂成分,用它来分散微量染料是很容易的。尤其是乳化产品,在乳化过程中,微量染料通过乳化就很容易分散在产品中。 ⑥粘度的调整。液洗类化妆品的粘度是成品的主要物理指标之一,按国内消费者的习惯,多数喜欢粘度高的产品。产品的粘度取决于配方中表面活性剂、助洗剂和无机盐的用量。表面活性剂、助洗剂(如烷醇酰胺、氧化胺等)用量高,产品粘度也相应提高。为提高产品粘度,通常还加入增稠剂如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无机盐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通常在前期加入,而无机盐(氯化铵、氯化钠等)则在后期加入,其加入量视实验结果而定,一般不超过3%。过多的盐不仅会影响产品的低温稳定性,增加制品的刺激性,而且粘度达到一定值,再增加盐的用量反而会使体系粘度降低,必须引起注意。 ⑦pH值调整。pH值调节剂(如柠檬酸、酒石酸、磷酸和磷酸二氢钠等)通常在配制后期加入。当体系降温至35℃左右,加完香精、香料和防腐剂后,即可进行pH值调节,首先测定其pH值,估算缓冲剂加入量,然后投入,搅拌均匀,再测pH值。未达到要求时再补加,就这样逐步逼近,直到满意为止。对于一定容量的设备或加料量,测定pH值后可以凭经验估算缓冲剂用量,制成表格指导生产。但对于一种操作已经很熟练的产品,可将pH值调节剂预先加入体系中,因为pH值调节剂对于珠光的显现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另外,产品配制后立即测定pH值并不完全真实,长期贮存后产品pH值将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在控制生产时都应考虑到。 (三)混合物料的后处理 无论是生产透明溶液还是乳液,在包装前还要经过一些后处理,以便保证产品质量或提高产品稳定性。这些处理可包括以下内容。 1.过滤 在混合或乳化操作时,要加入各种物料,难免带入或残留一些机械杂质,或产生一些絮状物,这些都直接影响产品外观,所以物料包装前的过滤是必要的。 均质:经过乳化的液体,其乳液稳定性往往较差,最好再经过均质工艺,使乳液中分散相的颗粒更细小,更均匀,得到高度稳定的产品。 2.排气 在搅拌的作用下,各种物料可以充分混合,但不可避免地将大量气体带入产品。由于搅拌的作用和产品中表面活性剂等的作用,有大量的微小气泡混合在成品中。气泡有不断冲向液面的作用力,可造成溶液稳定性差,包装时计量不准。一般可采用抽真空排气工艺,快速将液体中的气泡排出。 3.中转静置 也可称为老化。将物料在老化罐中静置贮存几个小时,待其性能稳定后再进行包装。 (四)包装 对于绝大部分液洗类化妆品,都使用塑料瓶小包装。因此,在生产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包装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将前功尽弃。正规生产应使用灌装机,包装流水线。小批量生产可用高位槽手工灌装。严格控制灌装量,做好封盖、贴标签、装箱和记载批号、合格证等工作。袋装产品通常应使用灌装机灌装封口。包装质量与产品内在质量同等重要。 二、液洗类化妆品的主要质量问题和控制 洗发液在生产、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也和其他产品一样,由于原料、生产操作、环境、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而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里就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对策进行讨论。 1.粘度变化 粘度是洗发剂的一项主要质量指标,生产中应控制每批产品粘度基本一致。但在生产过程中,同一个配方,有时制品粘度偏高,而有时制品粘度偏低。造成粘度波动的原因有许多。多数洗发液都是单纯的物理混合,因此某种原料规格的变动,如活性物含量、无机盐含量波动等,都可能在成品中表现出来。所以原料的质量控制对保证成品质量至关重要。原料进厂后,必须经过取样化验,证明合格后方能投入生产。 出现上述质量问题应对制品进行分析,包括活性剂含量、无机盐含量等,不足时应补充或增加有机增稠剂用量;如粘度偏高,可加入减粘剂如丙二醇、丁二醇等或减少增调剂用量,但必须注意不论需提高或降低粘度,都必须先作小试,然后才可批量生产,否则会导致不合格品出现。 有时洗发液刚配出来时粘度正常。但经一段时间放置后粘度会发生波动,其主要原因有: ①制品pH值过高或过低,导致某些原料(如琥珀酸酯磺酸盐类)水解,影响制品粘度,应调整至适宜pH值,加入pH缓冲剂; ②单用无机盐作增稠剂或用皂类作增稠剂,体系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可加入适量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增稠剂,以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 2.珠光效果不良或消失 珠光效果的好坏,与珠光剂的用量、加入温度、冷却速度、配方中原料组成等均有关系,在采用珠光块或珠光片时,可能有如下一些影响: ① 体系缺少成核剂(如氯化钠、柠檬酸); ② 珠光剂用量过少; ③ 表面活性剂增溶效果好; ④ 体系油性成分过多,形成乳化体; ⑤ 加入温度过低,溶解不好; ⑥ 加入温度过高或制品pH值过低,导致珠光剂水解; ⑦ 却速度过快,或搅拌速度过快,未形成良好结晶。 为保证制品珠光效果一致,可采用珠光浆(可自制也可外购),只要控制好加入量,在较低温度下加入搅匀,一般来说珠光效果不会有大的变化。 3.浑浊、分层 透明液洗化妆品刚生产出来各项指标均良好,但经一段时间放置,出现浑浊甚至分层现象,有如下几方面原因:①体系粘度过低,其不溶性成分分散不好;②体系中高熔点原料含量过高,低温下放置结晶析出;③体系中原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破坏了表面活性剂胶体结构;④微生物污染;⑤制品pH值过低,某些原料水解;⑤无机盐含量过高,低温下出现浑浊。 4.变色、变味 导致变色和变味的原因比较复杂,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查找:①所用原料中含有氧化剂或还原剂,使有色制品变色;②某些色素在日光照射下发生退色反应;③防腐剂用量少,防腐效果不好,使制品霉变;④香精与配方中其他原料发生化学反应,使制品变味;⑤所加原料本身气味过浓,香精无法遮盖;⑥制品中铜、铁等金属离子含量高,与配方中某些原料如ZPT等发生变色反应。 5.刺激性大,产生头皮屑 造成液洗化妆品刺激性大,产生头皮屑和皮肤发痒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表面活性剂用量过多,脱脂力过强,一般以12%~25%为宜; ②防腐剂用量过多或品种不好,刺激头皮; ③防腐效果差,微生物污染; ④产品pH值过高,刺激头皮; ⑤无机盐含量过高,刺激头皮。 上述现象往往同时发生,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除上述质量问题外,直接关系洗发液内在质量的梳理性、光滑性、光泽性等问题在配方研究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操作规程控制不严,称量不准等都会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因此,必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滋养去屑修护洗发水 生产工艺: 一、将搅拌锅清洗干净,加入40%的冷去离子水,边搅拌边加入3,搅拌2-5分钟,然后加入1、2、4、5,边搅拌边加热 ,用少部分冷去离子水分散7,用80度去离子水溶解6,再加入,然后加入8,保温10-15分钟后,开始冷却。 二、冷却到60至65度时,加入9、10,搅拌 10-15分钟,冷却到50-55度时,加入11、12。 三、冷却到45度时,用合适的容器放80公斤左右的物料,将13、14、15、16加入到物料中用均质机均质10分钟左右,再加入搅拌锅内,然后加入17、18、19、20、21、22、25、26,搅拌均匀,用盐调粘度,用柠酸调PH。其中:粘度指标为25度16000-18000cps,PH为5.5-6.5
智能制造CEO
2024年3月18日 16:52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