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疫情相关书籍
《优雅的守卫者:人类免疫系统的故事》
10本免疫细胞科普书籍
10本最好的病毒学教材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
面对病原体,免疫系统的使命是尽量不过度反应
医学研究前言
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
医学通识:信息时代的健康素养课程
药食同源的物质目录汇总
关于“三新食品”目录及适用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公告
关于新食品原料、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有关问题的说明
“药食同源”中药饮片经营放宽
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与普通食品在监管上有什么主要的不同
“药食同源”的研发体系分享
《饲料原料目录》(2023 版)截至 7 月
我国饲料产业链现状及下游市场倒逼上游企业加速整合
皂苷丨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
稀有人参皂苷
徐长卿 临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稀有人参皂苷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食用、药用历史,是珍贵且常用的中药材,被称为百草之王, 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种高档且昂贵的补品之一, 由于人参具备了其他产品无法取代的药食两用价值,已在我国、韩国等亚洲国家形成了巨大的产业。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 韩国的人参产业发展迅猛,其多样化的产品类型也得到了国际消费者的认可。 在欧美,人参主要是以其提取物或粉末形态作为功能成分添加到健康食品、普通食品,或化妆品中进行销售。 # 人参的主要成分 有人参皂苷、糖类、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多肽、有机酸等物质, 其中人参皂苷是人参属植物的主要功效分成,具有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作用。 据研究表明人参皂苷的药理学活性主要表现在抗疲劳、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及抗肿瘤等方面。 而稀有人参皂苷在这方面的效果更加的显著。 # 古籍中的人参 《神农本草经》记载:“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吴普曰:人参一名土精,一名神草,一名黄参,一名血参,一名人微,一名玉精,神农甘小寒,桐君雷公苦,岐伯黄帝甘无毒,扁鹊有毒,生邯郸,三月生叶,小兑,核黑,茎有毛,三月九月采根,根有头足手面目如人(御览)。 《名医》曰:一名神草,一名人微,一名土精,一名血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人形者有神,生上党及辽东,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暴干,无令见风。 案说文云:参,人参,药草,出上党;《广雅》云:地精,人参也;《范子计然》云:人参出上党,状类人者善。 《刘敬叔异苑》云:人参一名土精,生上党者佳,人形皆具,能作儿啼。 《本经》载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药性论》谓之“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下不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 《名医别录》称其“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本草纲目》记述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出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痃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疠,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 人参在食品领域 使用的法规依据 2002年2月28日卫生部发布51号公告,将“人参”、“人参果”、“人参叶”作为保健食品原料,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加工生产; 并于2012年8月29日,卫生部正式公布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 从此,人参具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普通食品配料, 这不仅促进了我国人参产业与世界接轨,也提高了我国人参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具体可见下表:  # 什么是人参总皂苷 人参皂苷具有人参的主要生理活性和有效成分。人参皂苷属三萜皂苷。根据皂苷元结构不同,根据皂苷元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人参二醇型皂苷和人参三醇型皂苷。其皂苷元分别为:20(s)-原人参二醇和20(S)-原人参三醇。 一般人参中含原人参二醇类皂苷为45%-60%,含原人参三醇类皂苷为12%-20%,含齐墩果酸类皂苷为7%-10%。 人参二醇组皂苷包括人参皂苷Rbl、Rb2、Rc、Rd、Rh2、RS3、C—K、 Ppd等,人参三醇组皂苷包括人参皂苷Rsl、S92、Re、 F1、Rhl、PPt等。人参中的主要皂苷是Rbl、Rb2、Rc、Rd、Re、Rgl。人参稀有皂苷主要为R93、n95、R92、 Rhl、Rid、Rh3、Rh4,主要存在于红参中,是其生理活性不同于白参的物质基础。  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元的结构  原人参三醇型皂苷元的结构 # 什么是稀有人参皂苷 人参皂苷分为两类,一是原型人参皂苷,二是稀有人参皂苷。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了经过转化后的次级代谢衍生物——稀有人参皂苷,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 科学家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稀有人参皂苷,其中包括Rk2、Rg3、Rh2、Rg5、Rk1、Rk3、Rh1、Rh3、Rh4、aPPT、aPPD等,这些稀有人参皂苷具备的抗癌作用各不相同。与人参总皂苷相比,稀有人参皂苷的抗癌活性更高也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目前在抗癌领域使用的都是稀有人参皂苷。 应用最多的是Rh2和Rg3,所以很多人了解最多的稀有人参皂苷就是这两种。其实在国外,稀有人参皂苷的应用早已经超出了这两种,也有了以其他稀有人参皂苷为主要成分的抗癌产品,甚至也有了将多种稀有人参皂苷聚合在一起的产品出现。一些稀有皂苷的结构图如下:    稀有皂苷的结构 关于稀有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根据其含量的高低可分为常见人参皂苷和稀有人参皂苷,稀有人参皂苷在人参中含量极少甚至没有并且难以通过直接提取的方式得到。 研究表明这些稀有的人参皂苷具有显著的药理学活性,如 Rg3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结构分析可知常见人参皂苷和稀有人参皂苷之间的差异只是糖基数目的不同,通过一定的方法水解掉常见人参皂苷中的部分糖基即可转化。 对稀有人参皂苷的活性作用及常见人参皂苷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的研究正是目前研究的焦点和重点。目前常用的人参皂苷体外转化的方法有物理转化法、化学水解法、酶水解法、微生物转化法。 No.1物理转化法 指通过高温和高压的方式将人参皂苷的糖侧链强行断裂,使之形成C-20位去糖基的次级皂苷的方法。如由白参加工制作红参的过程中,不仅发生淀粉转变为红糊精(人参颜色变红),也会导致白参不含有、红参具有的特征性成分Rg3、Rh2、20(R)-Rg2和Rh1等的出现。 No.2化学水解法 主要包括酸水解、碱水解。 酸水解法主要是利用人参皂苷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次级皂苷和皂苷衍生物而实现的。在强酸条件下,人参皂苷分子结构中侧链部分易发生脱水环合,得到的产物为人参二醇而并非原人参二醇。在弱酸性条件下,但往往易于产生构型转变的次级皂苷和皂苷元。 陈业高等人采用 50%乙酸水溶液在 70°C水浴加热6h水解三七叶苷制备人参皂苷Rh2和人参皂苷Rg3。 碱水解法是指在高温、高压及碱性条件下分解人参皂苷,并获得单一构型的次级皂苷的方法。吴彦君在碱性条件下降解人参皂苷Re,得到 20(S) -PPT、人参皂苷-Rk3、20(S) -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g6、20( S) -人参皂苷-Rg2 和 20( S) -人参皂苷-Rg1。 No.3酶水解法 通过提取生物体内或者分泌的生物酶(β-葡萄糖苷酶、高峰淀粉酶、陈皮苷酶、纤维素酶、橙皮苷酶、柚皮苷酶及果胶酶等)水解人参皂苷糖基侧链,生产稀有皂苷的方法。由于酶的选择特异性,反应条件温和,酶水解法相对其他的转化方法更具有优势和潜力。 KIM采用果胶酶对人参皂苷提取液进行转化,得到人参皂苷 Compound K(CK) 。Hu & Luan等从中华白玉蜗牛中分离纯化出两种β -葡萄糖苷酶,实验证明这两种酶能转化人参皂苷Rb1、Rb2、Rc 成为其他的产物。 No.4微生物转化法 指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特定酶对人参皂苷的某一部位或某几个部位进行特定的转化反应来获得一定的产物的方法。Cheng 等利用微生物菌株 M. esteraromaticum GS514可将人参皂苷Rb1转化为Rd,最终转化成Rg3。 王青等从培养人参的土壤中筛选出23株菌,分别进行三七提取物转化实验。结果表明能够转化三七提取物为高活性人参皂苷的微生物菌株有9株,其中棒曲霉属(Aspergillus sp.) 菌株TR-20的转化作用最强,能够转化三七提取物为人参皂苷Rg3,转化产物中人参皂苷Rg3含量为190.2mg/L。 参考文献: [1]张乐,宋凤瑞,王琦,人参稀有皂苷的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4月,第26卷第2期。P.275-276。 [2]于兆慧,人参稀有皂苷Compound K的酶法制备及其混合胶束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5)。 [3]吴凤英,糖苷酶转化人参皂苷的研究,华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7). [4]王青. 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黑龙江医药, 2014,2(27):296-300. [5]刘发贵. 人参稀有皂苷脂肪酸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2011. [6]王铁生. 中国人参[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7]陈业高, 黄荣, 桂世鸿. 三七叶昔制备抗癌活性成分20(R)一人参皂苷Rh2和人参皂苷 Rg3[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4,16(1):69-70. [8]吴彦君. 人参皂苷-Re 碱降解产物的成分研究[D]. 吉林大学, 2008. [9]张洋婷, 郗艳丽, 白春燕, 等. 人参皂苷体外转化和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5(02):121-124. [10]Kim BH, Lee SY, Cho HJ. Biotransformation of Korean Panax ginseng by pectinex[J]. 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06,29(12):2472-2478. [11]Luan H, Liu X, Qi X.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stable ginsenoside Rb1-hydrolyz ing β-D-gluc osidase from China w hite jade snail[J]. Proc ess Bioc hemistry, 2006(41):1974-1980. [12]Cheng YJ, Liang Q L, Hu P. Combinaion of normal-phase medium-pressure liquichromatography and high-performance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for preparation of ginsenoside-Ro from Panax ginseng with high recovery and efficiency[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0,73(3):397-402. [13]王青, 袁萍, 茅仁冈. 转化三七提取物为人参皂苷Rg3 的真菌分离鉴定[J]. 华东师范大学 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6):115-121.
智能制造CEO
2024年6月23日 22:09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