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经济学名著
投资大咖们推荐的书目
中国投资必看
学科门类
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经济学大师
中央经济智囊
克强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论纲
创业书籍
战略管理:“精益创业”理解与实践
所长林超
给年轻人的跨学科通识课
全球化
枪炮、病菌与钢铁
对科学的三大误解
《人类简史》思维导图
2023年全球富裕地区前20名盘点
张国群 经济学观点
资本主义兴于商业革命败于商业反革命
数字货币的第四次革命
关于数字货币与行业转型的思考
数字货币是如何来赚钱的?钱从哪里来?
第三产业数字经济
全球数字经济与开放规则演变
数字经济离不开数字货币
货币发展
美国的“三角循环”体系
如何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
收入与分配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数据要素行业专题
全球科学家流动趋势呈现中美欧大循环和北上深内循环
加快数据开发利用,推动数据要素发挥乘数效应
技术生态内循环,美、德、中比较分析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循环与科技创新趋势
美元金融霸权
美元的霸权之路
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
收入与分配 市场经济
工程建设行业
中国500强食品饮料生物制药
中国化学70年·印记|“我们”的1974
经济运行史
中国进口依赖
川普2.0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经济学大师
# 一、亚当·斯密(1723年—1790年) 经济地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创立者,强调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以及劳动分工,被誉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现代经济学之父"。因代表作==《国富论》==而被认为是古典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是世界上最为有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 经济成就: 在斯密看来,人类的行为是由六种自然的动机所推动的:自爱、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倾向。这些动机经过各种社会机制的细致平衡,会使一个人的利益不至于与其他人的出现强烈地对立,由此而产生的自利行动必然在个人的利益追求中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由于深信人类动机的自然平衡和对自然秩序的信仰,斯密提出了他的论断: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都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达到并非出于其本意的目的"。他的经济学理论正是以这种基本观点为基础而对经济过程作出分析的。 在微观经济学方面,斯密的价值论把劳动看成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并且把每一种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视为是衡量交换价值的尺度,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考察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分析了竞争约束个人自利行为的作用形式和价格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运动过程。 他的分配理论分析了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决定.并考察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指出,利润是雇佣劳动创造的、超出工资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但由于竞争的加剧和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减少.利润率将趋于下降。 在宏观方面,斯密所关心的是经济增长的性质和动态变化过程,他分析得出了"市场机制本身驱使近代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的结论。按照他的分析,这部分地方归因于市场机制本身。因为,市场在鼓励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自然地触发出他们的勤劳、节俭品质和创造精神,并通过竞争的力量,引导人们把其资源投向生产率最高的经济领域,从而促成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经济政策方面,斯密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倡导者。他期望在自律的个人自由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自发调节的社会经济秩序,因而倡导一种"自然的、简单明了的自由体系"。在其中,政府只需维持和平,建立和维持一个严密的执法体制,以及提供教育和其他最低限度的公共事业;政府无需干预一般的经济事务,可以放心地让每一个人有按他自己的方式来行动的自由,他自然地会对公共利益做出最大的贡献。 亚当·斯密因《国富论》而被认为是古典经济学的"开山鼻祖" 。斯密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经济学体系,虽然其间缺乏严密的逻辑以及存在各种矛盾,但两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对经济实践和经济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几乎从他还在世时开始,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以及其他学者都力图使斯密的思想适应其某种体系或时尚 。 重要评价: 德国大思想家卡尔·马克思评价:"在亚当·斯密手中,政治经济学已经发展到某种完整的地步,它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完备的轮廓。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学说史》==) 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评价:"亚当·斯密在劳动经济学领域中的贡献是有代表性的,而且,事实上,总的来看他的著作就是很好的榜样,加之他对这门科学完善的、系统的论述,更增加了其重要性。" # 二、大卫·李嘉图(1772年一1823年) 经济地位: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以此作为建立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基础。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 经济成就: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生于犹太人家庭,经济学刚刚诞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业余经济学家,不管是英国的亚当·斯密,还是法国的萨伊、巴斯夏。那个时候,大学里面也没有经济系,政府也没有开办经济研究和顾问机构,要搞经济学研究,就得自己先给自己找到饭碗。自己解决了生活问题,才能谈得上研究经济学。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正是这么一个典范。大卫·李嘉图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富裕的经济学家。 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大卫·李嘉图算得上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奇才。他27岁时才第一次读到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37岁发表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随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他14年短暂的学术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文章、笔记、书信、演说。其中,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最具盛名。 李嘉图的著作不像斯密那样结构严谨,行文没有斯密那样流畅,词句也不如斯密那样华美,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更为精炼的理论架构,更加贴近现实的语言与例证,全面论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使他成为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9世纪初叶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以此作为建立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基础。在分析论述比较优势理论中,李嘉图赋予劳动以重要的地位。 李嘉图认为,从长期来看,价格反映了生产成本,可称之为"自然价格"。自然价格中的人力成本,是劳动者维生所需的花费。如果工资反映人力成本的话,那么工资必须保持在可以维生的水平。李嘉图认为,实际工资的增加会导致实际利润的降低,因为货物销售的毛利可分为工资和净利两个部分。在论文《论利润》中他写道:"利润取决于工资的高低,工资取决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取决于食品的价格。" 李嘉图对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功绩,在于他的==劳动价值学说==。他坚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根据他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认为税收来自劳动产品的价值,"赋税是一个国家的土地和劳动的产品中由政府支配的部分;它最后总是由该国的资本中或是由该国的收入中支付的。"也就是说,李嘉图将税收归纳为来源于资本和收入两个方面。如果税收的征收使得人们增加生产或减少消费,那么税收来源于收入;如人们没有增加生产或减少消费,则税收是来源于资本。 李嘉图的研究方法对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抽象推理方法的使用、假定问题思想、抽象的演绎方法、独创性地创立了许多抽象的名词来观察经济。不过,李嘉图的研究方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李嘉图抽象推理方法的使用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抽象的一般化分析方法被许多经济学家所运用,他的这种方法在经济学思想史上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马歇尔之后,李嘉图的方法论,即抽象演绎法逐渐取代了斯密的方法论则成了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很多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也是建立在抽象方法的基础上的。他独创的抽象演绎方法最终以数学形式的定理呈现,如以函数的形式表示经济变量的关系。在他的比较成本理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等理论中都运用了数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为现代经济学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嘉图在经济学中使用的假定问题也对后来的西方经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嘉图还独创性地创立了许多抽象的名词来观察经济。李嘉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斯密奠基的基础上正式建立起了古典经济学的大厦。他的劳动价值论在新古典兴起之后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了,但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于自由贸易的贡献却是不朽的。 # 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一、知识要点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 (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 (2)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3)第三,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过程 (1)直接动因: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遇到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困难 (2)《资本论》的写作过程 ①马克思写作《资本论》花了40年时间 ②《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斗争的过程 ③《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的变革 (1)科学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 (2)制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①唯物辩证法是最根本的方法 ②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 (3)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南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1、商品、货币理论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交换价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④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2)商品价值量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比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大 (4)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①起源: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2、价值规律理论 (1)基本内容 (2)表现形式 (3)主要作用 (以上内容在《经济生活》中都有详尽的说明,在这里只需提醒学生知道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可) 3、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意义 (1)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关系:批判、继承和发展 (2)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3)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重点知识解析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 这个问题虽然是本教材的重点,但由于中学生在世界历史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的知识,因此,我们的重点应该是理解它的伟大意义。就其意义来说,具体表现在: 第一,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变革 (1)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国民财富的生产与分配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们所研究的只是人与物或物与物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地揭示了物的背后所掩盖的人与人的关系,并把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 (2)在研究方法上,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生产关系的研究,创立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而且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从而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第二,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暂时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对于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理解这个问题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内容,二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三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关系,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关系。由于前面两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已经谈过,所以在这里我们着重就如何理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及其意义作一个简单说明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特点的没有区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而价值的源泉是唯一的,这就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劳动二重性学说首先就克服了古典经济学只看到人与物或物与物的关系,从而把商品与价值看成是永恒的历史范畴的缺陷。 劳动二重性学区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从而解决了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关于价值决定问题的困扰,正确回答了价值的源泉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劳动二重性学说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等其它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年—1946年) 经济地位:英国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凯恩斯因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其代表作有==《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通论》)、==《论货币改革》==和==《货币论》==。 经济成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术、思想和政治舞台的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也是20世纪西方世界应付内外危机、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政策和思想传统的根本转换的枢纽型人物。在30年代,凯恩斯发起了一场导致经济学研究范式和研究领域根本转变的革命(即著名的"凯恩斯革命"):在40年代的"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凯恩斯参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之前身)等机构(它们构成了所谓的"华盛顿体系")的组建工作,是当今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98年的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在150名经济学家的投票中,凯恩斯被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排名第二)。 凯恩斯以前的主导经济理论——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自由放任经济学说,又称传统经济学。这种学说是建立在"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的五大原则基础上的,其核心是"自动均衡"理论。认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经济都能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达到均衡;商品的价格波动能使商品供求均衡;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变动能使储蓄与投资趋于均衡;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的涨跌能使劳工市场供求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因此,一切人为的干预,特别是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什么也不管的政府是最会管理的政府,应该信守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只会破坏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反而引起经济的动荡或失衡。 凯恩斯可谓经济学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凯恩斯出生于萨伊法则被奉为神灵的时代,认同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就能维持经济的观点,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货币理论。他的发表于1936年的主要作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起了经济学的革命。这部作品对人们对经济学和政权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因素以及货币数量。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金融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他的货币金融理论基础上。 凯恩斯最后得出结论:市场中不存在一个能把私人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看不见的手,经济危机和失业不可能消除,只有依靠==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才能摆脱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为此,凯恩斯主张政府通过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有效需求来达到充分就业。为刺激社会投资需求的增加,他主张政府采取扩大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开支,增加货币供应量,实行赤字预算来刺激国民经济活动,以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 # 四、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1899年-1992年) 经济地位: 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知名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广泛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及社会思想家之一。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主要任教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以及德国弗赖堡大学,他被广泛视为奥地利经济学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但与芝加哥经济学派关系密切。 他坚持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主要代表作包括《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自由秩序原理》等。 经济成就: 哈耶克被广泛视为是奥地利经济学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他对于法学和认知科学领域也有相当重要的贡献。哈耶克在1974年和他理论的对手贡纳尔·默达尔一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们在货币政策和商业周期上的开创性研究,以及他们对于经济、社会和制度互动影响的敏锐分析。1984年,他获颁英国的荣誉勋爵,以表彰其对经济学研究所做出的贡献。 在1991年,哈耶克获颁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以表扬他"终身的高瞻远瞩"。 在1947年,哈耶克和其他人一同创办了朝圣山学社,在他于1974年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上,哈耶克指出人类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制度上的出错性之高,并称他对于经济学经常被误导为是和物理学、化学、和医学一般的精密科学感到忧虑,因为强加精密科学的研究方式在经济学上将会导致不可收拾的灾难性结果。 哈耶克除深刻影响撒切尔的经济政策、以及罗纳德·里根的经济顾问之外,哈耶克在1990年代于东欧成为最受敬重的经济学家之一。 哈耶克的著作影响相当广泛,包含了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举例而言,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对于极权主义制度的真相和谬误的讨论也影响了后来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者。即使是在他死后,哈耶克的理论依然持续发挥影响力,尤其是在那些他曾经任教的大学里:比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芝加哥大学、以及弗莱堡大学。许多在他去世后才发表的著作也进一步发挥影响力。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一个由学生组织的团体哈耶克社会便以他为名。在牛津大学也有哈耶克社会组织。而美国华盛顿特区影响力最大的智囊团之一的卡托研究所则将所内的一个演讲厅以哈耶克为名。 哈耶克名言: 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 # 五、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2009年) 经济地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萨缪尔森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也融合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创立了==新古典综合学派==。 1970年,55岁的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经济成就: 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的一个波兰犹太移民家庭。 萨缪尔森出身于一个经济学世家,他的侄子正是美国总统奥巴马首席经济顾问萨默斯,而兄弟罗伯特、妹妹安妮塔也都是知名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毕业于芝加哥大学,随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是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部的创始人。他于1947年成为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的首位获得者,并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那些能够和普通大众进行交流的为数极少的科学家之一。他经常出席国会作证,在联邦委员会、美国财政部和各种私人非营利机构任学术顾问。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他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界的巨匠之一,他所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萨缪尔逊首次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并且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生产要素报酬就是生产要素的收益,要素报酬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也就是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在短期内,虽然产品价格会因为国际贸易而发生变化,但生产要素还来不及在部门间流动。因此,国际贸易在短期内只影响产品价格。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只要存在产品价格的差异,两国就会继续开展贸易,但最终的结果将是两国两种产品的价格完全相等,而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完全相等,此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贸易也就停止。由于这一定理是由萨缪尔森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逻辑论证的,因此该定理又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萨缪尔森的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他根据所考察的各种问题,采用了多种数学工具,使用了既包括静态均衡分析,也包括动态过程分析的方法,这对当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许多理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萨缪尔森对静态、比较静态、动态三者的联系和区别,做了精辟的论述。 在福利经济学方面,萨缪尔森首先对所有在这一领域中创建各个学说的先驱者的著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他的论述被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是自庇古(一位伟大的古典经济学家)以来在福利经济方面少有的理论之一。 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萨缪尔森补充了比较成本学说的"赫克谢尔-俄林定理",对贸易国之间的生产要素价格趋向均等的条件作了严密论证,被西方人士公认为"赫克谢尔-俄林-萨缪尔逊模型"。他论述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国利益的影响,被各资本主义国家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一项重要发展。由于萨缪尔森在经济理论界全面开创性的研究,麻省理工学院在1947年提升他为经济学教授。同时,美国经济学会吸收他为会员,并授予他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 值得一提的是,1948年,萨缪尔森发表了他最有影响的巨著==《经济学》==。这本书一出版即告脱销。许多国家的出版商不惜重金抢购它的出版权,不久即被翻译成日、德、意、匈、葡、俄等多种文字。萨缪尔森的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例如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他的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带进中国。 很难去低估这本名为《经济学》的教材的巨大影响力。《经济学》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们了解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观念。它以多种语言翻译出版,它 "在给予这个世界一种一般性的经济学语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学生们被它的充满活力的散文式风格及于自己日常生活的相关性所吸引。从此之后,大量的教科书作者开始模仿这种写作方式。而《经济学》也使得它的作者跨入了富裕人士的行列。 # 六、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年—2006年) 经济地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领军人物、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51年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得主。 弗里德曼被广泛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及学者之一。弗里德曼生于纽约市一个工人阶级的犹太人家庭。 经济成就:弗里德曼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 ==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 弗里德曼是另一位芝加哥经济学派成员、法律经济学奠基人亚伦·戴雷科特的妹夫。 弗里德曼的代表作==《资本主义与自由》==于1962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之后又被翻译成18种语言出版,他在书中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 他的政治哲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并反对政府的干预。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里根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 弗里德曼最知名的理论,是他提出的货币供给作为决定生产价值基准的因素,通货膨胀在根本上源自于货币供给量的主张。货币主义是现代经济学在货币数量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这种理论的根源可以追溯至16世纪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学派,弗里德曼的贡献则是现代化了这种理论,将其推广为现代经济学的主流货币学说。 他在1963年与Anna Schwartz合著的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一书中检验了美国历史上货币供给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联。他们得出了惊人结论:货币供给一向是经济活动起伏的唯一影响来源。又或者如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主席本·伯南克在2002年庆祝弗里德曼90岁生日时所描述的:"有关大萧条,你是正确的,我们(联邦储备系统)当时的确做错了。我们真的很抱歉。 弗里德曼对于消费层面的分析也相当知名,亦即他在1957年提出的恒常所得假说。这个理论被一些经济学者视为是他在经济学方法论上最重要的贡献。他其他重要的贡献还包括了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批评,以及他提出的失业率的自然比率的概念(1968年)。这些学说都与货币和金融政策在对经济的长期及短期影响上有关。在统计学上,他则创造出了知名的弗里德曼测试。 弗里德曼在理论上有三大贡献,首先是提出现代货币数量论,即通货膨胀起源于"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货币增长来遏制通胀。这被视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一场革命。其次,他创立消费函数理论,对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边际消费递减规律进行驳斥。第三,1968年,弗里德曼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菲尔普同时提出"自然率假说"理论。他们发现,长期来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并没有必然联系。自然失业率永远存在,是不可消除的。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长期来看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 七、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 经济地位: 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经济成就: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分析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而不考虑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影响。他用上升的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分析收入、成本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马歇尔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建立了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弹性的公式。 马歇尔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该书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该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以马歇尔为核心而形成的新古典学派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而《经济学原理》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是同时起作用的。 《经济学原理》一书的主要成就就在于建立了静态经济学。在书中,他认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因此,不能把"政治经济学"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经济学"。马歇尔的经济学说集是19世纪上半叶至19世纪末经济学之大成,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歇尔是剑桥大学教授,也是英国正统经济学界无可争辩的领袖。他于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的著作,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英语国家)替换了古典经济学体系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对个人效用观念的强调,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这本书在马歇尔在世时就出版了8次之多,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专著,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而他本人也被认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者,他的理论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同时由于他及其学生,如J.M.凯恩斯、J.S.尼科尔森、A.C.庇古、D.H.麦格雷戈等先后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因此也被称为剑桥学派。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受到当时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亨利·西奇威克的影响,正因为这个人对他在经济学及道德哲学方面的影响很大,马歇尔的学术兴趣逐渐由物理学转向了哲学和社会科学。于是,马歇尔的思想开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转变。曾经他把西奇威克称为自己"精神上的父母"。他花了10年时间撰写《经济学原理》,于1890年发表。这本书被认为是马歇尔最伟大的著作。 # 八、约翰·纳什(1928年—2015年) 经济地位: 美国著名数学家及经济学大师。《美丽心灵》男主角原型,前麻省理工学院助教,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主要研究博弈论、微分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 由于他与另外两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当地时间2015年5月23日,约翰·纳什与妻子在美国新泽西州遭遇车祸逝世,享年86岁。 经济成就: 1950年和1951年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然而,纳什天才的发现却遭到冯·诺依曼的断然否定,在此之前他还受到爱因斯坦的冷遇。但是骨子里挑战权威、藐视权威的本性,使纳什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终成一代大师。要不是30多年的严重精神病折磨,恐怕他早已站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了,而且也绝不会与其他人分享这一殊荣。 最耀眼的亮点就是日后被称之为"==纳什均衡=="的非合作博弈均衡的概念。纳什的主要学术贡献体现在1950年和1951年的两篇论文之中(包括一篇博士论文)。1950年他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题为"非合作博弈"的长篇博士论文,1950年11月刊登在美国全国科学院每月公报上,立即引起轰动。 值得一提的是,冯·诺依曼在1928年提出的极小极大定理和纳什1950年发表的均衡定理奠定了==博弈论==的整个大厦。通过将这一理论扩展到牵涉各种合作与竞争的博弈,纳什成功地打开了将博弈论应用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进化生物学的大门。 1958年,纳什因其在数学领域的优异工作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1999年,美国数学协会授予他Leroy P Steele Prize 。 # 九、琼·罗宾逊(1903-1983) 经济地位: 琼·罗宾逊是新剑桥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和实际领袖。被经济学界认为是应该获得而未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少数几个经济学家之一。琼·罗宾逊夫人虽然未能获得经济学界的这一最高荣誉,但她被世人公认的最高成就是在J.R.沙克尔顿和G.洛克斯利合编的《现代经济学导论》。琼·罗宾逊夫人是世界级经济学家当中的惟一女性,而且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女性经济学家。 经济成就: 她发表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一书,闻名于经济学界。30年代初,由她和卡恩等人组成"凯恩斯学术圈",对于促进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形成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后,当时已是著名经济学家的罗宾逊高度评价了这一著作,并写了许多阐述凯恩斯理论的著作和文章,成了一个重要的凯恩斯主义者。 从50年代起,她投入了很大精力与经济理论界居统治地位的新古典综合派论战,有力动摇了新古典综合派分配论的根基,同时,使她成了新剑桥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和实际领袖,由于她提出了很多比较激进的政治和经济观点,在经济学界素以"凯恩斯学派"代表人物著称。她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作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向马克思学习"的口号。1973年她与约翰·伊特韦尔合写的《现代经济学导论》被认为是按照新剑桥学派理论观点阐述经济问题的一本入门书。 她主张国家采取措施,以实现收入的均等化,因此她在美英各国博得了"凯恩斯左派"的称号。这本书是一本现代经济学教材,对一些重大经济理论问题有其独特的见解,是一本可供学习经济学和研究当代经济问题时参考的比较有分量的著作。 罗宾逊夫人本来应该有三次理论上的突出贡献而被授予诺贝尔奖: (1)创立垄断竞争理论, (2)发展补充完善凯恩斯理论, (3)创立新资本积累理论。而当年把持诺贝尔委员会的林德贝克等人反对罗宾逊夫人的左倾和社会主义,一直不将奖项颁给罗宾逊夫人。83年当罗宾逊夫人去世时,就连她学术上的对手萨缪尔森写的悼念文章中还为她鸣不平。自此,在对罗宾逊夫人的追忆中,除了她天才的思辨、卓越的成绩、犀利的文风以及坚韧的性格之外,还多了两个前无古人的特征:一、她是迄今为止所有伟大经济学家中唯一的女性;二、她是伟大的经济学家中应该获得而没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 琼·罗宾逊夫人名言:"学习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受经济学家的欺骗"。 # 十、罗伯特·蒙代尔(1932年——2021) 经济地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欧元之父"。曾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截至2021年,罗伯特·蒙代尔获超过五十个大学颁授荣誉教授和荣誉博士衔,亦曾担任多个国际机构及组织的顾问,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会、世界银行、欧洲委员会、美国联邦储备局、美国财政部等。罗伯特·蒙代尔曾经受聘担任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深圳大学、内蒙古大学等中国多所大学的荣誉教授。 2021年4月4日,==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复活节当天因病在其位于意大利的家中去世,享年88岁。 经济成就:罗伯特·蒙代尔不仅是出色的理论经济学家,而且是世界上曾经对政策的制定产生过直接影响的少数经济学家之一。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因为罗伯特·蒙代尔在==最佳货币区域理论==奠定了基础,这项理论在开放经济体中考虑制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时居于主导地位而获此殊荣。 瑞典皇家科学院: 罗伯特·蒙代尔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确定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的现实可行政策的理论基础。他就货币动态学和最优货币区两个问题作出的研究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罗伯特·蒙代尔的成就尽管是几十年前取得的,至今仍在国际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占有核心地位。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讲座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欧盟委员会和多国中央银行的顾问莫瑞斯·奥博斯特弗尔德说: 如果罗伯特·蒙代尔的研究成果完全是技术性的话,它将会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力。相反,通过罕见地将分析的力量和熊彼特式的"远见"结合在一起,罗伯特·蒙代尔从数学公式里提取了重要的智慧,从而永久改变了我们关于开放经济的思维方式。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原IMF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穆萨: 来自于他单一的一个想法,而是来自于他对国际经济学研究采取的整套方法。关于国际资本流动重要性的分析及其在国际经济相互作用中的研究均处于时代前沿。 罗伯特·蒙代尔被经济界人士称为"疯子经济学家"。1974--1975年,18个月的时间,罗伯特·蒙代尔画了400多张色彩斑斓的油画,颜色鲜艳明快,其画风甚至比文森特·梵高更疯狂。他上课总是一塌糊涂、随心所欲,而且也不改考卷。有时酒醉时的一句话,却可能成为学生论文的灵感来源。有时,他连信也懒得看,以至于成为美国计量经济学会院士都不知道;而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主席后,他竟然忘记出席就职典礼。罗伯特·蒙代尔喜欢独自一个人在乡间别墅边看电视边饮酒。罗伯特·蒙代尔的代表作品,有《国际货币制度:冲突和改革》、《人类与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
智能制造CEO
2024年3月30日 11:40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