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设备
蒸发器1
蒸发器2
蒸发器3
柱层析技术详解
过柱子(柱层析分离)技巧分享,方法,手段,问题总结
常用纯化方法荟萃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层析操作SOP
常见中药毒性成分
提取和分离
制药软膏类
制药行业计算机化CSV验证资料全集汇总
GB/Z 42344-2023 计算机化系统验证指南,2023年10月1日实施!
超声辅助乙醇提取石榴副产品中的安石榴苷、预干燥处理、粒度和温度的影响
植物多酚提取方法
乙醇热回流提取浓缩工艺
乙醇热回流提取
乙醇回收工艺验证
中药前处理、提取浓缩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注意点
工厂设备
中药流浸膏喷雾干燥
数字化考虑要素
如何做好中药提取工程
3000L多功能提取罐确认方案
中药生产乙醇自动调配回收DCS控制装置的应用
酒精回收浓缩器与回收塔
中药提取浓缩生产线
华润三九(雅安):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中药工厂
冷凝器的种类与工作原理
全方位攻略—冷凝器的选型计算
制药设备厂家
热回流提取浓缩机组
DTWZ-D系列高效提取浓缩机组
TQWZ系列产品高效循环提取浓缩机组操作说明书
乙醇热回流提取浓缩机组
中药精油常见的化学成分
迷迭香鲜叶提取工艺优化
烘干设备
蒸汽滚筒干燥机
中药提取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
中药提取工艺技术要求
阀门选型经典
专业设计院如何做好工程总承包业务
中药提取浓缩生产线案例,
《化学工程手册》(第三版)
提取机组
玫瑰精油提取
各真空度下水的沸点
水加热需要的热量计算
用于制药工业的消泡装置研究进展
过热蒸汽与饱和蒸汽
经典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玫瑰花泡水
alfalaval蒸发器
洁净蒸汽
三种蒸馏方法
Essential Oil Extraction
设备厂商
除氧水
减压直接蒸汽蒸馏法
精油提取方法
精油提取设备
蒸馏法
提取罐及操作流程
设备分类
YPG系列压力式喷雾(冷却)干燥机/YPG-150压力喷雾干燥机系统
YPG150 压力式喷雾干燥机设备清单一览表
蒸发浓缩设备
水溶性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植物提取物中的活性物
浸提常用溶剂
阿法拉伐蒸发器
实用CIP设计
外循环真空浓缩器,单效浓缩蒸发器
GBT 151-2014
分离机
cip清洗机
双锥筒体离心机
常见分离器的原理
中药提取项目中的离心设备
减排、集采等新形势下关于中药提取研究的思考
酒精回收塔
溶剂提取法
真空直接蒸汽提取机组
浓缩计算
上海神农蒸发器
CIP系统长尾模式
生产线厂家
CIP清洗系统产品介绍
CIP清洗设备
卫生级阀门泵
卫生级换热器
核心部件
破碎、研磨、分散、混合、乳化、均质
淀粉糊化糖化液化老化
奶粉水溶过程
提取浓缩分离纯化干燥解决方案
中药制剂
全自动中药制丸机生产设备
中药糖丸研发与生产
中医制丸技术
丸剂
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
IEE智能纯电浓缩机组
智能多向连续提取成套系统
破碎研磨剪切乳化设备
明胶
水解明胶生产线
明胶平安生产工艺流程
明胶、水解胶原蛋白、胶原蛋白肽
胶囊工艺
水解明胶生产线配置
中药制药浓缩过程难题
GE反渗透膜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代煎中药”存在的问题
中药材提取基础知识
蒸馏装置
中药药剂学——第5单元 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
真空系统
电动阀与气动阀的优缺点
管道流速表
生物反应器
细菌发酵生产线设计考量
发酵罐配置需求调查表
菌体类、酶制剂、代谢产物、生物转化物——盘点4大发酵产物
发酵专题
生物反应强基培训计划!(发酵理论、实验室安全、生物反应器操作....)
精准发酵
长江学者陈国强:生物制造存在5大挑战,90%止步于放大,90%投资很难成功!
小试、中试放大及生产工业化最全总结
揭秘微生物发酵:摇瓶培养VS罐培养(差异分析、平衡方法)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第六章、种子扩大原理与技术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中药精油常见的化学成分
# 1 中药精油常见的化学成分 中药精油是芳香中药中所蕴含的一类独特的化学成分,组成成分复杂,萜类和苯丙素类是中药精油主要活性成分。常见的中药精油活性成分化学结构见图1,主要包括碳氢化合物(萜烯和倍半萜)及含氧化合物,如醇、酯、醛、酮、酚和醚等[1]。中药精油通常以2种或3种化学成分为主,占含量的20%~70%,如江香薷精油的主要成分百里酚及香荆芥酚质量分数分别为58.48%、22.24%[2];薄荷精油的主要成分薄荷脑、薄荷酮质量分数分别为36.02%、24.56%[3],这些主要成分决定中药精油的药理作用。  # 2 中药精油的药理作用 本文运用PubMed数据库检索了2000—2021年中药精油药理作用相关研究论文,统计发现精油药理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癌、抗病毒等方面(图2),其中抗菌、抗炎与抗氧化作用是目前中药精油药理活性研究的重点领域(约占论文发表数量的70%)。  ## 2.1 抗菌作用 中药精油主要通过降解细胞壁、破坏膜功能、干扰物质运输,引发一系列反应致使细菌代谢失衡死亡而发挥抗菌作用[4]。此外,中药精油还可通过抑制酶活性、影响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的生长代谢[5],以及抑制微管蛋白同源体FtsZ及其他相关蛋白以抑制细菌分裂[6]。如丁香精油可破坏细胞壁和微生物膜,并渗透入细胞抑制DNA和蛋白质的正常合成[7]。 ## 2.2 抗炎作用 中药精油的抗炎作用主要与影响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代谢或细胞因子的产生及调节促炎基因表达有关。芦荟精油和百里香精油能强烈抑制AA代谢途径相关酶脂氧酶活性,从而抑制促炎因子白三烯的生成。黄柏精油可降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AA代谢途径相关酶环氧化酶-2基因的表达。 ## 2.3 抗氧化作用 中药精油的抗氧化活性主要由于所含的萜类、酚类及黄酮类成分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关,并且可避免自由基过量导致脂质、蛋白质及DNA等大分子损伤或细胞器的其他改变,从而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帕金森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柑橘精油具有强烈的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等氧自由基活性。 此外,中药精油还具有较强的化学预防癌症、抗肿瘤、镇痛、杀虫、利尿、抗糖尿病、抗痉挛及经皮渗透增强剂等丰富的医用价值。 # 3 中药精油的稳定性问题 中药精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碳链结构,在光、热、湿及氧气条件下易发生氧化、异构化、环化或脱氢等化学反应。萜类成分在受热条件下易发生双键断裂、环氧化、脱氢生成芳香基团,烯丙基氧化生成醇、酮和醛等。这些致使精油活性成分减少而药效降低,甚至产生具有很强毒性和致敏性的氧化产物及异构化产物。如茶树油在光、热、湿条件下会产生强致敏性的氧化降解产物。茴香精油主要成分反式茴醇,在紫外线或高温下异构化为顺式茴醇后,毒性增加10~12倍。柠檬烯氧化成二环氧柠檬烯后有致癌作用。此外,大多数精油主要含有为单萜烯、倍半萜烃、脂肪族醛、醇和酯等低沸点成分,致使其易挥发,作用持续时间短,也是困扰精油长期储存及应用的一大挑战。 为改善中药精油理化性质稳定性差的问题,需要运用新的制剂手段改善其在光、热、湿及氧气条件下的稳定性,有效避免精油的挥发分解,从而便于精油的储存与应用。目前中药精油的固体粉末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运用,如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包合、淀粉包合物等[20]。此外,还有利用吸附剂进行固体化,如金属硅酸盐类的硅酸钙、硅酸钡等[21]。然而环糊精包合技术、吸附剂吸附技术对中药精油的分子大小或理化性质等具有特殊的要求,因此,限制了此类技术在中药精油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智能制造CEO
2024年3月29日 12:01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