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无菌与无菌生产
21.食品的腐败与防腐败方法
22.微生物控制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尤为重要
23.微生物的防控
24.商业无菌
25.UHT灭菌与无菌生产工艺
26.无菌生产工艺控制的五点关注
27.乳品无菌试验
包装完整性检查
TBA21灌装岗位3月20日-26日作业标准知晓率验证内容
灌装岗位培训考试
液态乳包装的形态
马口铁
乳粉包装
乳制品直接接触性包装
乳制品包装参考标准
乳粉制品-容器包装可参考的产品标准以及关键性能和检测
利乐发展
UHT GEA
UHT工艺及管理
南华杀菌机-非无菌型
南华UHT超高温杀菌机(无菌式)
南华板式杀菌机组
无菌冷灌装 vs 热灌装
人类保鲜简史
中国吃货的保鲜进化史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中国吃货的保鲜进化史
# 1. 冰窖 古代虽然没有冰箱,但是有冰啊!所以古人为了保存冰,就出现了冰窖。 冬天结冰时,将天然冰凿出来,储存到挖好的地窖里,这活脱脱就是一个天然的低温储存室。 据考证,在周朝时,朝廷甚至还专门设立了“凌人”这种官职,专门负责取冰、用冰等事宜。《周礼》中曾记载:“有冰人,掌斩冰、淇凌。” 注云:凌,冰室也。 在《诗经·七月》中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其中凌阴指的就是“冰窖”。但冰窖的形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只有王公贵族能够享有“冰”的待遇。因此这种储存食物的方法,平民百姓也学不来、没条件学。 普通老百姓仿照冰窖来了个低配版——地窖。冬天将收获的萝卜、白菜等食物放进地窖内,地窖内放一大桶水,利用水的比热容效应,食物可以保存至来年开春。这种接地气的方法,我国东北地区现在仍在使用。 # 2. 制冰 每年大寒季节,官吏带领下属到冰冻河上凿采,再将冰块运送到冰窖里,用新鲜稻草和芦席做铺垫,将冰放铺垫上后,覆盖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密封窖口,待来年享用。 另外,在唐朝末年,人们生产火药开采硝石时发现,硝石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水温降低,甚至结冰。于是,在大盆里加水,再放一个装水的小盆在大盆里,然后往大盆里加入硝石,小盆里的水就会结成冰。 # 3. 冰鉴 这个可是现代冰箱的始祖。 冰鉴是古代暑天用来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冰鉴箱体两侧设提环,顶上有盖板,上开双孔,既是把手,又是冷气散发口。 《周礼·天官·凌人》:“祭祀供冰鉴。”可见周代当时已有原始的冰箱,只是冰并不是一年里时时都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冰可谓弥足珍贵。 具体方法是将冰块放在一个木制或青铜制作的箱子里。功能明确,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 不过冰鉴的使用阶层多为皇宫贵族或是王侯将相,普通老百姓基本用不上。 # 4. 水井保鲜 用不上高级玩意,冷水总是有的! 夏天的时候,古人把食物放进木桶里,然后把木桶吊进水井里,让木桶的一半沉入水里,再盖上井盖。夏天的井水一般在20℃左右,这个温度远低于炙热的气温,剩饭剩菜保存一个晚上还是没问题的,偶尔冰镇一个西瓜也是可以的。 直到今天,在一些水质清澈的溪流里,人们依旧喜欢将啤酒、饮料、西瓜等消暑食物放进清冽的水中进行“冰镇”。 # 5. 食物加工 当前面几种条件都不满足的时候,还有一种办法也可以延长食物保存期。那就是对食物进行加工。比如:脱水、熏制、腌制、泡制等等…… 总而言之,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不过,这些办法只能是保存,而不是保鲜了。 道光十四年(1834年),第一台现代意义的压缩式制冷装置成功被发明出来,人类开始逐渐进入电冰箱时代。 冰箱的出现终结了皇亲贵族吃“新鲜”事物的专利,老百姓也终于不用购买冰块或是用什么土办法来保鲜了。
智能制造CEO
2024年9月7日 13:20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