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生态修复之十五种防沙治沙植物
无人区
东北衰落的原因
西北地区6大城市
甘肃省、宁夏2022年各区县GDP排行
灵武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地图看中国十大平原:东北平原相当于 20 个北京
平原面积占比排名前六大的省级区域是哪些?其GDP水平怎么样
全国各省平原面积一览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对策分析
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及特征
全国共有605所一本高校
喜马拉雅山的人造洞穴,是否是史前大洪水的证据
山海经中记载的昆仑虚指的并不是现在大家理解中的昆仑山脉
女娲是在哪儿造人补天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女娲补天,史前大洪水的真正秘密
生命起源
蒙古
2023各省GDP
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深入探究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行
西部地区数字基建
2022年我国内地31省市GDP、人口数和面积总览
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日程
一二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均GDP排行
2022年中国333座城市(含港澳台)GDP排名
2022全国县域200强
禹州
道法术器势
仓颉造字
天文星象历法
地球科学数据库
古文字
中华文明探源星象历法
广百宋斋乔晓阳
大禹在河南建都,为何却在甘肃积石山治水
南佐仰韶文化遗址的黄帝猜想
黄河 甘肃
黄委会 黄河历史
长江的前世今生
中国的12条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
大河孕育夏文明
中华民族文明溯源
全历史
人类历史
华夏
2023年全球各国人口最新排名
俄罗斯,明明3/4位于亚洲,为何却是一个“纯粹”的欧洲国家
长江流域地图
地址年代表
地球进入全新地质时代——人类世
显生宙参照表
世界人口2050
地图
地理书籍
货币与金融学
王人博:《1840年以来的中国》序言
世界近代史
明清错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中美两国
天文气候带
热带无强国、发达国家都在温带中的地理问题
世界地理
北欧国家为什么都这么发达?他们凭什么富裕?
俄罗斯
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极-中国从哪里来
东欧与西欧
德国史 哈布斯堡家族纵横欧洲645年之久,历任9大国家的君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的前世今生
印度历史
伊朗高原
巴基斯坦的历史和现状
中南半岛七个国家
巴基斯坦有什么能力与印度对抗
巴基斯坦遍布山地,气候干旱,如何养活2.4亿人
2023年日本GDP总量被德国超越,从而跌出了世界前三的位置
世界经济大国
珠三角VS长三角
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孟德斯鸠的法与政体观
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具体体现
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美国启蒙运动与美国革命(1764-1815)
5分钟看完美国史
中国没有经历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墨家非儒,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启蒙运动
墨家为什么会消失在历史之中
墨家为何突然绝迹?差点让中国领先世界2000年
中国最强的10个都市圈
印度土地农业优势
印度国土的天花板:质量总体优秀,但也有5大硬伤
美元体系之外
隐秘的“金融战场”:除了SWIFT大招,欧美还要“废掉”俄庞大外储
美欧制裁俄罗斯,金融“核武器”:SWIFT到底是什么?
美国全球霸权背后的秘密武器:全球化与长臂管辖
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国滥施五大霸权危害世界
揭露美国五大霸权,认清真实嘴脸系列之四《蛊惑人心的文化霸权》
金庸武侠的五绝秩序
《权利斗争论》读书笔记
权利斗争
马基雅维利:政治的本质就是利益斗争,与道德毫无关系
《天道》
温铁军农业问题观点汇总
石油vs电力
世界一流电力企业评价与对标分析
普鲁士700年:欧洲近现代的地缘政治和领土之争
德意志为什么叫神圣罗马帝国
1848—1918:欧洲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从此一去不复返
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十大帝国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三部曲”
春秋战国各阶段地图
春秋时期的贵族政治的历史变迁
王子朝奔楚之路新发现
春秋战国年表
苏锡常、杭绍甬、厦漳泉,三城市群人口、面积、GDP、热力图对比
江苏城市规模
江苏省“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13市消费实力
万亿消费的城市
丝绸之路和大航海时代
开辟新航路并非因为奥斯曼阻断东西方贸易
世界强国
各省外贸依存度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均衡发展研究
大湾区的发展上限为何不如长三角
当代历史
苏联的 1941 年的失败和 1991 年的解体
杰弗里·萨克斯:美国政治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1980年预言苏联10年后灭亡的专家,09年又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帝国衰败分4步,美国现在到哪一步了
通过西方三大宗教的历史渊源,读懂当今世界局势
世界各国粮食安全
一图看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3者的联
夏商周春秋战国
三皇五帝时代
犹太财阀
揭秘共济会:世界上最神秘的兄弟会
元明
宋元明
历史年代表
上古历史朝代表
真武大帝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长江的前世今生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1964558 长江——世界第三、中国第一长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干流自西向东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程6300余km,落差约5400m。流域面积180万km⊃2;,约占我国国k土面积的18.8%。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等。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958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5%,居全国各大江河之首。 拟开展的长科院沌口基地水文化建设项目 有关展项效果图 拟开展的长科院沌口水文化建设项目 有关展项效果图 《诗经》云:“滔滔江汉,南国之纪”。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古名“江”,又称大江,六朝以后通称“长江”。远古时期,长江流域绝大部分曾是一片汪洋。这片养育了中华民族的大江,究竟经历了哪些地质发展和古地理演化,才最终形成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瑰丽秀美又气势磅礴的长江? 位于云南石鼓的万里长江第一湾 长江三峡的进口——瞿塘峡 时间回拨到2.5亿年前的早三叠纪时期,那时还没有长江,长江流域绝大部分是一片汪洋。 长江流域早三叠纪早期古地理略图 (请横屏查看) 三叠纪时期(约2亿年前)的印支运动构造阶段,长江流域北部从巴颜喀拉到秦岭-大别山出现大规模造山运动,横亘于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之间的古特提斯海封闭,并在流域北沿出现一条北西-东西向的宏伟山系,奠定了流域北界的古地理格局。 长江流域早侏罗纪古地理略图 (请横屏查看) 从侏罗纪到早白垩纪(约1.4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构造阶段,亚洲东部大陆边缘出现强烈的构造活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一条宏伟的陆缘山系。其内侧沿武夷山、南岭构成长江流域的东界和南界,而外侧则阻断了太平洋海水的入侵。长江流域西部,中特提斯海出现并侵入唐古拉山一带。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地势总体是东高西低,水系向西或西南流出。 长江流域晚白垩纪古地理略图 (请横屏查看) 从白垩纪晚期至第三纪(约8000到6500万年前),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长江流域古地理发生显著转变。在流域东部,长江中下游出现大小不一的断陷盆地,其中最著名的有江汉盆地和苏北盆地,陆缘山系逐步解体。在流域西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到约3000万年前的晚第三纪,横断山系出现,形成了长江流域的西部边界。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总体地势由东高西低转变为西高东低。 晚第三纪(约3000万年前)以来,在逐步增强的新构造运动、冰期与间冰期频繁交替的气候影响下,古长江逐渐由互不相通的内流及外流型河湖体系贯通为一条东流入海的外流型大江,形成今日之长江。 古长江由互不相通的河湖体系逐渐贯通,形成外流型大江的过程又可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从上新世至早更新世中期(约1100万~100万年前),三级阶梯形成,四川盆地诸水与江汉-洞庭古湖贯通。 及至上新世,青藏高原抬升到2000m左右,我国三大阶梯地形的轮廓初露端倪。与此同时,中小幅度(数百米级)的断块差异运动,使古长江流向上产生了若干断隆与断陷。它们在地形上表现为断陷谷、断陷湖与断块山相间排列的地貌构造格局,这一古地貌特征为长江东流入海设置了重重叠障。在大凉山隆起以东,古长江虽已切穿鄂西断隆,集四川盆地诸水经三峡地区汇入江汉-洞庭古湖,但尚未形成东流大海的局面,古洞庭湖仍属内陆性湖泊或河湖盆地。 长江流域早更新世古地理略图 (请横屏查看) (二)早更新世晚期(约100万~73万年前),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形成。 上新世以来逐渐增强的新构造运动,大致在100万~120万年前达到高潮,这时青藏高原海拔已抬升到2500m左右。古长江上游河段向源侵蚀能力增强,切穿了大凉山断隆,四川宜宾以上现代金沙江水系雏形已经形成。宜宾以下,流入江汉-洞庭盆地的古川江水道继续保持畅通,但汉江盆地以东的古长江仍无统一水道与东海沟通。这一时期出现的九江-黄梅盆地仍是内流型河湖盆地。 (三)从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早中期(约73万~2万年前),长江全线贯通,经太湖注入东海。 中更新世中期(约50万年),全球进入90万年以来最高温时期,古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源高山区的冰川加速融化,中下游低山丘陵区受夏季季风环流的影响,降水量增加,古长江年均流量猛增。下游大体由芜湖向东,穿过低缓的茅山鞍部,经太湖注入东海。至此,古长江经历了漫长的地史演变,终于由若干孤立的内流型河湖体系(部分为外流型)串联为东流入海的浩翰大江。 长江流域中、晚更新世古地理略图 (请横屏查看) (四)从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2万年前至今),长江经南京入海,形成今日之局面。 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加速隆升,10万年内上升幅度高达2000~2500m,这对长江上游有较大影响,表现为长江及其支流强烈深切,形成壮观的大峡谷及回春性河曲,如玉龙山虎跳峡、嘉陵江深切河曲等。另外由于末次冰期来临,东海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最大下降值达150~160m之多。由此,江苏平原上的短程入海河流强烈溯源侵蚀,在切穿南京丘陵后,又于芜湖附近袭夺了长江中上游水流,转经南京入海,芜湖以东的古长江河段废弃。随后江汉平原北的古云梦泽,因长江和汉江的泥沙淤积、三角洲扩展而逐渐消亡。古洞庭湖随着古云梦泽消亡和长江的南移而逐渐扩大,至元明清进入鼎盛时期,“周极八百里”。清末以后,洞庭湖由于四口分流加速泥沙淤积和人工围垦等原因而日渐萎缩。鄱阳湖曾于晚更新世末期几近消亡,中全新世重新成湖,宋元时期达到鼎盛。太湖基本上形成于中全新世,后经历多次水陆交替,近代也进入收缩期。至此,今日之长江基本形成。 拟开展的长科院沌口基地水文化建设项目 有关展项平面图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飞,严沛漩主编;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编. 长江志 卷2 水文、勘测 第3篇 工程地质勘察.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5.03. 2.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 长江流域地图集.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9. 3.朱振宏,程卫民主编. 长江400问.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1999.04. 4.王杰等主编. 长江大辞典. 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7.
智能制造CEO
2024年1月21日 21:21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