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生态修复之十五种防沙治沙植物
无人区
东北衰落的原因
西北地区6大城市
甘肃省、宁夏2022年各区县GDP排行
灵武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地图看中国十大平原:东北平原相当于 20 个北京
平原面积占比排名前六大的省级区域是哪些?其GDP水平怎么样
全国各省平原面积一览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对策分析
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及特征
全国共有605所一本高校
喜马拉雅山的人造洞穴,是否是史前大洪水的证据
山海经中记载的昆仑虚指的并不是现在大家理解中的昆仑山脉
女娲是在哪儿造人补天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女娲补天,史前大洪水的真正秘密
生命起源
蒙古
2023各省GDP
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深入探究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行
西部地区数字基建
2022年我国内地31省市GDP、人口数和面积总览
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日程
一二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均GDP排行
2022年中国333座城市(含港澳台)GDP排名
2022全国县域200强
禹州
道法术器势
仓颉造字
天文星象历法
地球科学数据库
古文字
中华文明探源星象历法
广百宋斋乔晓阳
大禹在河南建都,为何却在甘肃积石山治水
南佐仰韶文化遗址的黄帝猜想
黄河 甘肃
黄委会 黄河历史
长江的前世今生
中国的12条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
大河孕育夏文明
中华民族文明溯源
全历史
人类历史
华夏
2023年全球各国人口最新排名
俄罗斯,明明3/4位于亚洲,为何却是一个“纯粹”的欧洲国家
长江流域地图
地址年代表
地球进入全新地质时代——人类世
显生宙参照表
世界人口2050
地图
地理书籍
货币与金融学
王人博:《1840年以来的中国》序言
世界近代史
明清错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中美两国
天文气候带
热带无强国、发达国家都在温带中的地理问题
世界地理
北欧国家为什么都这么发达?他们凭什么富裕?
俄罗斯
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极-中国从哪里来
东欧与西欧
德国史 哈布斯堡家族纵横欧洲645年之久,历任9大国家的君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的前世今生
印度历史
伊朗高原
巴基斯坦的历史和现状
中南半岛七个国家
巴基斯坦有什么能力与印度对抗
巴基斯坦遍布山地,气候干旱,如何养活2.4亿人
2023年日本GDP总量被德国超越,从而跌出了世界前三的位置
世界经济大国
珠三角VS长三角
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孟德斯鸠的法与政体观
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具体体现
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美国启蒙运动与美国革命(1764-1815)
5分钟看完美国史
中国没有经历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墨家非儒,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启蒙运动
墨家为什么会消失在历史之中
墨家为何突然绝迹?差点让中国领先世界2000年
中国最强的10个都市圈
印度土地农业优势
印度国土的天花板:质量总体优秀,但也有5大硬伤
美元体系之外
隐秘的“金融战场”:除了SWIFT大招,欧美还要“废掉”俄庞大外储
美欧制裁俄罗斯,金融“核武器”:SWIFT到底是什么?
美国全球霸权背后的秘密武器:全球化与长臂管辖
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国滥施五大霸权危害世界
揭露美国五大霸权,认清真实嘴脸系列之四《蛊惑人心的文化霸权》
金庸武侠的五绝秩序
《权利斗争论》读书笔记
权利斗争
马基雅维利:政治的本质就是利益斗争,与道德毫无关系
《天道》
温铁军农业问题观点汇总
石油vs电力
世界一流电力企业评价与对标分析
普鲁士700年:欧洲近现代的地缘政治和领土之争
德意志为什么叫神圣罗马帝国
1848—1918:欧洲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从此一去不复返
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十大帝国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三部曲”
春秋战国各阶段地图
春秋时期的贵族政治的历史变迁
王子朝奔楚之路新发现
春秋战国年表
苏锡常、杭绍甬、厦漳泉,三城市群人口、面积、GDP、热力图对比
江苏城市规模
江苏省“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13市消费实力
万亿消费的城市
丝绸之路和大航海时代
开辟新航路并非因为奥斯曼阻断东西方贸易
世界强国
各省外贸依存度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均衡发展研究
大湾区的发展上限为何不如长三角
当代历史
苏联的 1941 年的失败和 1991 年的解体
杰弗里·萨克斯:美国政治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1980年预言苏联10年后灭亡的专家,09年又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帝国衰败分4步,美国现在到哪一步了
通过西方三大宗教的历史渊源,读懂当今世界局势
世界各国粮食安全
一图看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3者的联
夏商周春秋战国
三皇五帝时代
犹太财阀
揭秘共济会:世界上最神秘的兄弟会
元明
宋元明
历史年代表
上古历史朝代表
真武大帝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东北衰落的原因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g4MzY1Mg==&mid=2651602619&idx=1&sn=1e1ae2396a9bd76da727cce926cc2a0d  要探讨东北为何衰落,需要谨记的还是三个关键:天时(为何在此时)、地利(为何是此地)与人和(为何是这些人)。在我看来,如果有什么能很好地同时解释这些,那就必须从东北的社会结构上寻找原因,毕竟衰退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现象,是社会深层结构的产物。 东北社会结构的问题在哪里?一言以蔽之,这是一种相对==单一化的结构==。 近代东北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农业、林业、采矿这种初级原材料的部门,无数记录和回忆都印证当时东北在这些资源方面的丰富程度,但也正因此,这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荷兰病”:==初级产品部门的异常繁荣导致资金和人员都向它集中,其它经济活动乃至多元的社会文化都得不到充分发展==。 北海道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在短时间内借助移民大肆掠夺性开发农林矿产,它不像北欧那样是自然“生长”出来的社会;而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则在渡过那个最初阶段之后逐步向一个层次丰富的社会过渡,美国加州也在淘金热之后慢慢“正常化”了,但如果在资源衰竭时仍不能顺利转型,那就容易大起大落。 这在国内不少城市都可以见到,不仅在东北。例如以石油工业著称的克拉玛依在2010年还曾是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是深圳的1.98倍,但仅仅五年时间就被深圳追平,经济陷入停滞乃至萎缩,这不仅是由于人们常笼统说的“经济转型”,还因为石油、煤炭等大宗原材料价格跌落。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往往十分依赖单一产业,那么当这一原材料价格暴跌时,其影响就非常之大——而这种城市在东北还尤其多,诸如大庆、鞍山、双鸭山、鸡西、铁岭。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单一性结构”不仅仅是指矿业,还指某一部门的生产消费不成比例地占据了经济生活的大部分份额。 这种产业群聚(cluster)的模式在工业革命时代由西欧起源,盛行于所有现代国家,全球史学者约翰·麦克尼尔将早期那种围绕煤炭、钢铁与铁路兴起的重工业城市称为“煤炭城群聚”(coketown cluster),而1920年代出现并主宰1940-1990年代的则是“汽车城群聚”(motown cluster)。 这些群聚在其全盛时代非常适应大规模工业生产,因为它们能很好地在一个地方集中、批量地进行生产制造,因而也都繁荣一时,但当社会转向新的生产消费模式时,无论这些产业群聚是在哪种气候、哪个国家、哪种文化或哪种制度下,几乎全都无一例外地衰败了。 比如,美国底特律是汽车之城,全城经济极大地依赖于汽车业,但麻烦也在这里:当汽车业不景气时,当地人就难找到其它出路了。这不仅城市如此,农业上实行大规模生产的种植园经济也一样:美国南部因为长时间极度依赖单一的棉花种植,结果1920年代初棉铃虫来袭时,地方经济就遭遇到了毁灭性打击。 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曼彻斯特 “煤炭城群聚”大都经历了大起大落 不难看出,东北的很多城市正是那种典型的“煤炭城群聚”,它们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又恰好由于当时的东北地广人稀(1898年东北三省总人口才532万),非常便于在农林矿等各部门都采用大工业生产模式,这与1949年前关内除上海之外的几乎所有省市都形成鲜明对比,内地盛行的几乎都是非常分散的小农经济或小作坊手工业。 陈云曾回忆说,1945年到南满,看到密布的铁路和电线,才第一次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大工业生产。这是很多东北人迄今回忆时的往日辉煌,但问题是,很多时候,正是曾带来成功的那些因素,到后来导致了失败——在这种“煤炭城群聚”模式下,经济生活的多样性很低,人们对大型组织的嵌入程度、依赖程度都很高,这也很好理解,既然在这些大公司之外的选择并不多,那么去哪里更好简直是一目了然的事。 最终,这会使整个社会越发“锁定”在这一结构上,形成一种内卷化的效应,还会带来一种特殊的社会声望。 我一位朋友多年前离开一家著名外企创办了自己的小公司,虽然他身家已过千万,远好于原先的死工资,但他的老父亲却至今遗憾他离开了“那么好”的一家外企——这还是在上海,如果在东北,恐怕更可想而知。 长久地依附于一种制度化的生活,会使得人们在心理上惧怕改变,也难以适应新的生活,更别提发现并抓住新的机遇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时就入狱的老布克,几十年来完全适应了监狱生活,以至于出狱后反倒无所适从郁郁寡欢,最后上吊自杀了。这虽然极端,但可想而知的是,长久在一家企业做着一种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忽然面临下岗跳槽时,也比那些频繁换工作的人要难以适应得多。 3市场化的挑战 习惯了相对单一又高度组织化生活的人,在面临社会剧变时尤其不适,生活往往直线下降。 清代的满族旗人长期被清政府禁止从事任何农业生产、工商买卖,由朝廷发给钱粮,让他们专心于军事演练。其结果,在老百姓们心目中,他们是一群在和平时期“吃皇粮”的人,无仗可打时就只能提笼架鸟。 清亡后,满族旗人大多生活艰难,无法适应急剧的转变 老舍在小说《正红旗下》谈及1899年他降生前的几个月,其亲戚们都激烈反对变法,因为“听说:一变法,旗人就须自力更生,朝廷不再发给钱粮了。”但最终,民国后还是停止发放了八旗钱粮,遭遇这一空前大变动,连远在黑龙江三家子屯(这里是后来仅有的保持说满语的村落)的寡妇都曾到北京请愿。 饷银取消后,正如美国汉学家路康乐所言,“满人迅速跌到了社会的最底层。在公众意识里,他们逐渐等同于贫穷和简单劳动,非常类似于居住在上海的苏北人。与上海的苏北人一样,满人垄断了北京拉黄包车这一营生。这种职业被视为低人一等,身份低微。”(《满与汉》)这一历史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职工下岗后的情形十分相似。 许多人在谈论东北衰落时惯常所说的“文化”与“制度”,恐怕也是这样的历史进程不断形塑的结果。长期的大工业生产,潜移默化中对东北人的社会心理、文化期望、价值观,乃至各项制度,无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特别适合计划经济,因而东北也公认是计划经济在中国最根深蒂固的地区。 时至今日,东北在经济结构上仍相对单一,表现在不同法人机构类型上,便是企业法人的比例偏低——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的经济越是活跃,企业法人的数量就越多,而事业法人和机构法人的数量就相对较少,人们在“体制外”的机会和选择也就越多,反之亦然。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14年这两者的比例,全国最高的是北京(43:1)和上海(42:1),而最低的便是西藏(1:1)。东北三省中,辽宁是10:1,吉林和黑龙江都是4:1,这都远低于江苏(23:1)、浙江(27:1)和广东(19:1)。 不仅如此,不同产业的结构也不一样:2015年公布的黑龙江省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省法人单位最多的依次是:批发零售业(占23%)、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20%)、制造业(占1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6%);而广东2015年的数字则是28%、6%、26%、12%。这明显可以看出,广东不仅制造业强,而且在私营企业较多的批发零售、商务服务这样的门类中相当活跃,民间的参与程度高。 这在计划经济时代那种==只注重生产、不注重市场和消费==的环境里并不是大问题,但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2年深化市场经济之后,其内在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因为“市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经济活动主体(无论公司还是个人)能否生存下来、生存得更好,其灵活适应能力要比体量规模更重要。 打个比方,恐龙曾以其庞大的体格统治地球,它也在几千万年里能很好地适应环境,没有什么天敌能挑战它;然而,当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它们的末日就到来了,此时小型的哺乳类比它们更好地适应了新环境,最终才进化成今天我们人类。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要提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因为历史一再表明,在这样一种丰富的生态下,一个生态聚落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面对外部冲击时的适应性和恢复能力要强大得多——就像这棵树倒下了还有那棵树、那种草长出来,但如果是只有一个树种的人工林,那它遭遇虫害时便是毁灭性的。 用进化论的术语来说,东北相对单一化的结构,使得它在遇到市场变化时缺乏很好的“预适应”能力,不仅难以利用新出现的机遇,而且一旦原先高度依赖的那个产业出了问题,人们便束手无策,不容易找到其它出路。 不仅如此,当许多人回过神来之后,不是转向新的模式(那毕竟太难也太陌生了),而是去紧紧抱住那些不那么受市场波动影响的部门,那就是机关事业单位。最终,这种单一性和经济衰退互为因果又彼此强化,导致状况更趋恶化。 真正的出路就是看清楚这一点,为适应市场的变动而找到自身的特点,然后逐步营造宽松多元的环境,带动不同部门的发展,这样,下次再面临冲击时,至少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至于一个电厂出事,全城都陷入黑灯瞎火。
智能制造CEO
2024年1月11日 23:04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