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生态修复之十五种防沙治沙植物
无人区
东北衰落的原因
西北地区6大城市
甘肃省、宁夏2022年各区县GDP排行
灵武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地图看中国十大平原:东北平原相当于 20 个北京
平原面积占比排名前六大的省级区域是哪些?其GDP水平怎么样
全国各省平原面积一览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对策分析
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及特征
全国共有605所一本高校
喜马拉雅山的人造洞穴,是否是史前大洪水的证据
山海经中记载的昆仑虚指的并不是现在大家理解中的昆仑山脉
女娲是在哪儿造人补天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女娲补天,史前大洪水的真正秘密
生命起源
蒙古
2023各省GDP
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深入探究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行
西部地区数字基建
2022年我国内地31省市GDP、人口数和面积总览
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日程
一二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均GDP排行
2022年中国333座城市(含港澳台)GDP排名
2022全国县域200强
禹州
道法术器势
仓颉造字
天文星象历法
地球科学数据库
古文字
中华文明探源星象历法
广百宋斋乔晓阳
大禹在河南建都,为何却在甘肃积石山治水
南佐仰韶文化遗址的黄帝猜想
黄河 甘肃
黄委会 黄河历史
长江的前世今生
中国的12条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
大河孕育夏文明
中华民族文明溯源
全历史
人类历史
华夏
2023年全球各国人口最新排名
俄罗斯,明明3/4位于亚洲,为何却是一个“纯粹”的欧洲国家
长江流域地图
地址年代表
地球进入全新地质时代——人类世
显生宙参照表
世界人口2050
地图
地理书籍
货币与金融学
王人博:《1840年以来的中国》序言
世界近代史
明清错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中美两国
天文气候带
热带无强国、发达国家都在温带中的地理问题
世界地理
北欧国家为什么都这么发达?他们凭什么富裕?
俄罗斯
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极-中国从哪里来
东欧与西欧
德国史 哈布斯堡家族纵横欧洲645年之久,历任9大国家的君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的前世今生
印度历史
伊朗高原
巴基斯坦的历史和现状
中南半岛七个国家
巴基斯坦有什么能力与印度对抗
巴基斯坦遍布山地,气候干旱,如何养活2.4亿人
2023年日本GDP总量被德国超越,从而跌出了世界前三的位置
世界经济大国
珠三角VS长三角
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孟德斯鸠的法与政体观
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具体体现
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美国启蒙运动与美国革命(1764-1815)
5分钟看完美国史
中国没有经历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墨家非儒,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启蒙运动
墨家为什么会消失在历史之中
墨家为何突然绝迹?差点让中国领先世界2000年
中国最强的10个都市圈
印度土地农业优势
印度国土的天花板:质量总体优秀,但也有5大硬伤
美元体系之外
隐秘的“金融战场”:除了SWIFT大招,欧美还要“废掉”俄庞大外储
美欧制裁俄罗斯,金融“核武器”:SWIFT到底是什么?
美国全球霸权背后的秘密武器:全球化与长臂管辖
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国滥施五大霸权危害世界
揭露美国五大霸权,认清真实嘴脸系列之四《蛊惑人心的文化霸权》
金庸武侠的五绝秩序
《权利斗争论》读书笔记
权利斗争
马基雅维利:政治的本质就是利益斗争,与道德毫无关系
《天道》
温铁军农业问题观点汇总
石油vs电力
世界一流电力企业评价与对标分析
普鲁士700年:欧洲近现代的地缘政治和领土之争
德意志为什么叫神圣罗马帝国
1848—1918:欧洲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从此一去不复返
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十大帝国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三部曲”
春秋战国各阶段地图
春秋时期的贵族政治的历史变迁
王子朝奔楚之路新发现
春秋战国年表
苏锡常、杭绍甬、厦漳泉,三城市群人口、面积、GDP、热力图对比
江苏城市规模
江苏省“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13市消费实力
万亿消费的城市
丝绸之路和大航海时代
开辟新航路并非因为奥斯曼阻断东西方贸易
世界强国
各省外贸依存度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均衡发展研究
大湾区的发展上限为何不如长三角
当代历史
苏联的 1941 年的失败和 1991 年的解体
杰弗里·萨克斯:美国政治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1980年预言苏联10年后灭亡的专家,09年又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帝国衰败分4步,美国现在到哪一步了
通过西方三大宗教的历史渊源,读懂当今世界局势
世界各国粮食安全
一图看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3者的联
夏商周春秋战国
三皇五帝时代
犹太财阀
揭秘共济会:世界上最神秘的兄弟会
元明
宋元明
历史年代表
上古历史朝代表
真武大帝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生态修复之十五种防沙治沙植物
我国是受风沙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土地沙化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也是当前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土地沙化不仅恶化生态环境,而且破坏农牧业生产条件,加剧沙区贫困,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数据,我国土地沙化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土地沙化扩展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防沙治沙形势依然严峻。全国30个省份的889个县、旗、区分布有沙化土地。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影响着近4亿人的生产和生活,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多亿元,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治理的沙化土地,生态状况仍很脆弱,特别在沙区,人口、资源、经济压力仍然巨大。 防沙治沙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也是实现“美丽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治沙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占据着积极的主导地位。中西部对于绿化植物的需求,和东部地区有较大区别,其中,防沙治沙植物发展潜力巨大,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代表性的防沙治沙植物的特性和功能。 沙生植物指的是生活在以沙粒为基质沙土生境的植物,称为沙生植物。提起沙漠,有人总以为那里是荒凉无际,黄沙滚滚,寸草不生。其实,沙漠并不是生命的禁区,那里尚有片片绿洲呈现着生机。生活在以沙粒为基质的沙区的植物被称为沙生植物。这些沙生植物由于长期生活在风沙大、雨水少、冷热多变的严酷气候下,练就了一身适应艰苦环境的本领,生就了种种奇特的形态。它们那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惊异。 根据植物对风沙基质的关系,可将沙生植物划分为抗风蚀沙埋、耐沙割、抗日灼、耐干旱、耐贫瘠等系列生态类型 [1] 。 说起沙漠,人们自然会想到“连绵沙丘无穷尽,浩瀚大漠不见边”的壮观景象。如果能在茫茫大漠中遇到绿洲,无疑是件令人欢喜的事情。而那些生命力如此顽强的植物,的确是了不起的植物,它们肯定有许多地方与别处的植物不同,尤其是根。 我们知道,沙漠地带最明显的气候特点就是降雨极少,常有大风,常年干旱。所以,沙生植物必须要适应干旱的环境。 沙生植物的根一般生长得比较快,特别是在幼苗时期,这是由于沙漠常有大风,如果生长速度不快,那么风吹沙动之下它们就很难扎根。扎根之后,沙生植物的根在横向和纵向上迅速生长。与地上部分比较,地下部分在横向和纵向上都是地上部分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有些植物的根长达几米、十几米甚至几十米。 沙生植物的根如此之长,主要起到抗风刮和抗干旱这两个作用。一方面,发达的根系生长到风难刮到的深层沙地,不仅使植物扎稳了根,而且表层浮沙在大量的须根牵扯下,也减少了扬尘。另一方面,根系发达能够较大幅度地增加植物吸收水分的面积。沙漠中的干旱是相对的,表层沙面水分易干,但深层沙地还是留积着少量的水分。庞大的根系能够积少成多,最大限度补偿水分的缺乏,维持植物生长的需要。 沙生植物的生长,能够改善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随着沙地植物的生长,地面蒸发量亦减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干旱程度。同时,由于沙生植物的生长,地面浮沙量减少,为别的植物种类的生存改善了环境,也为沙生植物更好地生长和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沙漠出现绿洲,与其说是环境给植物生长准备了条件,不如说是植物本身为自己创造了条件。 下面给大家介绍15种常见的沙生植物。 1、胡杨  胡杨是落叶中型天然乔木,直径可达1.5米,木质纤细柔软,树叶阔大清香。耐旱耐涝,生命顽强,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胡杨树龄可达200年,树干通直,高10-15米,稀灌木状。树叶奇特,因生长在极旱荒漠区,为适应干旱环境,生长在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条上的叶却圆润如杨。 胡杨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树皮淡灰褐色,枝内富含盐量,嘴咬有咸味。 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侯条件下的树种。喜光、抗热、抗大气干旱、抗盐碱、抗风沙。胡杨要求沙质土壤,沙漠河流流向哪里,胡杨就跟随到哪里。而沙漠河流的变迁又相当频繁,于是,胡杨在沙漠中处处留下了曾驻足的痕迹。胡杨靠着根系的保障,地下水位不低于4米,胡杨就能很好的生长。 胡杨是亚非荒漠地区典型的替水旱中生至中生植物,长期适应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对温度大幅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喜光,喜土壤湿润,耐大气干旱,耐高温,也较耐寒;适生于10℃以上积温2000~4500℃之间的暖温带荒漠气候,在积温4000℃以上的暖温带荒漠河流沿岸、河漫滩细沙——沙质土上生长最为良好。能够忍耐极端最高温45℃和极端最低温-40℃的袭击。胡杨耐盐碱能力较强,在1米以内土壤总盐量在1%以下时,生长良好。 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走向荒漠化的过程。虽然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胡杨树一般有三种叶形,下面这些都是胡杨树的叶子 2、花棒  花棒,又名细枝岩黄芪、花子柴、花帽、牛尾梢等,蝶形花科、岩黄芪属植物,落叶大灌木。 花棒高约两米,主、侧根系均发达,长达8-15米,树龄可达70年以上,可仅依靠天然降雨维持生命,枝叶极小果实形似棉籽,主杆呈橘色,夏秋开红色小花,生长期长,叶脉呈银灰色,枝干含油脂,自身含水分低,故蒸发量小,可做沙漠中的燃料。花棒全身都是宝,枝干为优良薪柴、且可用于编织、树干可作农具柄、茎皮纤维强韧,可搓麻绳,嫩枝叶可用于饲料、种子可榨油。 花棒为沙生、耐旱、喜光树种,它适于流沙环境,喜沙埋,抗风蚀,耐严寒酷热,枝叶茂盛,萌蘖力强,防风固沙作用大。花棒耐干旱,在含水率仅为2—3%的流沙上,干沙层厚达40厘米时仍能正常生长;抗热性强,能忍受40—50℃的高温。 花棒是沙坡头地区唯一在高大沙丘上生长的旱生木。 3、骆驼刺  骆驼刺,分类为豆目,蝶形花科,骆驼刺属。落叶灌木,主要枝上多刺,叶长圆形,花粉红色,6月开花,8月最盛,每朵花可开放20 天,结荚果,总状花序,根系十分发达,一般长达20米。 骆驼刺从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份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因为这种植物茎上长着剌状的很坚硬的小绿叶,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赖以生存的草,故又名骆驼草。 骆驼刺主要产于宁夏、新疆、甘肃,生长于海拔150米至1500米的沙荒地、盐渍化低湿地和覆沙戈壁上。骆驼刺是防风固沙的代表植物。 4、柽柳  柽柳又名红柳,分类为侧膜胎座目,山茶亚目,柽柳科,柽柳属。落叶大灌木,株高3—5米,柽柳叶子退化成鳞片状,表皮有厚的角质层,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所以抗旱性能强。 柽柳根系繁大,抗沙埋、风蚀,主、侧根都极发达,主根往往伸至地下水层,最深可达10多米,根蘖能力极强,沙压时能生长大量不定根,枝叶茂密,能形成巨大的柽柳沙包,最高可达20米,积沙达数千立方米,当风蚀露根时,仍能萌发出许多新枝条,柽柳耐水湿盐碱,是排盐性植物,在含盐量0.5—1.2%的盐渍地上生长良好。属于优秀的防风固沙植物。 5、沙蒿  沙蒿,菊科蒿属植物。生长于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地区,常作为牛羊等的冬季饲料,具备很好的固沙效果。 沙蒿为一从基部多分枝的半灌木,根系发达,根粗壮,粗达1—2厘米,根幅在1.2米以上。沙蒿为超旱生沙生植物,具有明显的旱生解剖结构和水分生理特性,表现在它的叶具有较厚的角质层,以抑制蒸腾失水,有发达的栅栏组织,而海绵组织极为退化,有利于增大叶绿体对光照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面,提高光合作用的活性。沙蒿多生长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半流动沙丘上,也可生长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平沙地、覆沙戈壁和干河床上。在沙地的生草过程中,它是演替初期的先锋植物。 由于沙蒿茎多数丛生,阻沙作用好,为优良的固沙植物,在甘肃河西地区已用于人工固沙,效果良好。 6、沙冬青  沙冬青又称为蒙古黄花木,蒙古沙冬青,是豆目、蝶形花科、沙冬青属植物,高达2米,冠幅3米,多分枝。三出复叶,稀单叶。花黄色。第三纪孑遗种和阿拉善荒漠区特有的建群植物,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等海拔1000至1200米的低山地带。 沙冬青为常绿超旱生植物。喜沙砾质土壤,种子吸水力强,发芽迅速。花开4、5月,7月果熟。作为荒漠地区十分珍贵的孑遗种,沙冬青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防沙治沙的珍贵植物。 7、梭梭  梭梭,藜科、梭梭属植物,落叶小乔木,是长在沙地上的固沙植物,树杆地径可达50厘米。树皮灰白色,木材坚而脆;老枝灰褐色或淡黄褐色,通常具环状裂隙;当年枝细长,斜升或弯垂,节间长4-12毫米,直径约1.5毫米。叶鳞片状,宽三角形,稍开展,先端钝,腋间具棉毛。也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被誉为”沙漠人参“的名贵中药苁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 梭梭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抗旱、抗热、抗寒、耐盐碱性都很强,茎枝内盐分含量高达15%左右,喜光,不耐庇荫,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枝条稠密,根系发达,防风固沙能力强,是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干旱荒漠地区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 8、白刺  白刺,蒺藜科、白刺属的灌木,分枝多而密集,呈丛生状,枝条开展或平卧,短枝常成针状,果实营养价值高。 白刺的分枝密集,匍匐丛生,枝干沙埋后易发不定根,拦阻流沙的能力很强,常形成高2—3米的沙堆,最高可形成5米左右的大白刺包。根据测算,高2米、冠幅10米的白刺包积沙量超过2300立方米,是优良的防沙固沙植物。白刺适应干旱、盐碱的能力强,具有耐脱水、抗高温和保水力强的生理特性。天然生长的白刺多为果实落入沙土越冬后自行出苗形成。 白刺分布于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9、卷柏  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蕨类植物,属于石松纲、卷柏目、卷柏科。因为卷柏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 卷柏多生于向阳的山坡岩石上,或干旱的岩石缝中,中国多地有分布,卷柏生命力很强,远达蒙古、西伯利亚等高寒、干旱地区。 卷柏既可观赏,又可药用,是优秀的耐旱耐旱防风固沙植物。 10、柠条  又名毛条、白柠条、柠条锦鸡儿,豆科 、锦鸡儿属植物,落叶大灌木,根系极为发达,主根入土深,最高3—5米,冠幅3—4米,枝条粗壮通直,柠条根系发达,防风蚀、保土能力强;具根瘤菌,能改良土壤;分支稠密,沙埋后能产生不定根,固沙作用强,耐旱、耐寒、而高温,是防风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之一。 柠条适生长于海拔900—1300米的阳坡、半阳坡。耐旱、耐寒、耐高温,是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地带的旱生灌丛。一丛柠条可以固土23立方米,可截流雨水34%,减少地面径流78%,减少地表冲刷66%。柠条林带、林网能够削弱风力,降低风速,直接减轻林网保护区内土壤的风蚀作用,变风蚀为沉积,土粒相对增多,再加上林内有大量枯落物堆积,使沙土腐殖质,氮、钾含量增加。 柠条是中国西北、华北、东北西部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属于优良固沙和绿化荒山植物,良好的饲草饲料。根、花、种子均可入药。 11、沙拐枣  沙拐枣,蓼目、蓼科、沙拐枣属植物,灌木,高1—2米,皮光滑、灰白色。枝杆坚韧、曲折,叶退化为线状、丝状或鳞片状,用当年绿色嫩枝进行光合作用。 沙拐枣是旱生喜光的灌木树种,具有抗干旱、高温、风蚀、沙埋、盐碱的能力,生命力强,易于繁殖,生长迅速等特性。根系十分发达,有的侧根水平延伸30米左右。有的种垂直根深达6米。发达的根系保障了对水分的吸取。风蚀暴露的根可迅速“茎干化”,是建立植物活沙障的优良树种。 中国西北各省荒漠地带都有分布,种类较多,约有20余种,其中多数为小灌木。 12、沙枣  又名七里香、香柳、刺柳、桂香柳、银柳、银柳胡颓子、牙格达、红豆、则给毛道、给结格代,分类为桃金娘目、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5-10米,无刺或具刺,刺长30-40毫米,棕红色,发亮,叶薄纸质,花期5-6月,果期9月。 沙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各省区和内蒙古西部。沙枣生活力很强,有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天然沙枣只分布在降水量低于150毫米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与浅的地下水位相关。 沙枣根蘖性强,能保持水土,抗风沙,防止干旱,调节气侯,改良土壤,常用来营造防护林、防沙林、用材林和风景林,在新疆保证农业稳产丰收起了很大作用。 13、四合木  四合木,牻牛儿苗目、蒺藜科、四合木属植物,落叶小灌木,是中国特有孑遗单种属植物,草原化荒漠的群种之一,为强旱生植物。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残遗濒危珍稀植物,被誉为植物的“活化石”和植物中的“大熊猫”。 四合木高30—50厘米,多分枝,偶数羽状复叶,小叶2,无柄;花瓣4,白色或淡黄色;蒴果4深裂,裂瓣微弯曲。生长于海拔1000—1300m处的石质低山、砂砾高地和山前洪积扇地。形态特征与金虎尾科接近。 四合木的分布范围非常狭窄,在内蒙古地区有分布且零星散见于俄罗斯、乌克兰部分地区,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内蒙一级保护植物。因它很耐烧,群众称它为“油柴”。 14、新疆杨  新疆杨是杨柳科属下的银白杨在中国南疆盆地的变种,为高15-30米的乔木植物。树冠窄圆柱形或尖塔形,树皮灰白或青灰色,光滑少裂,仅见雄株。 新疆杨枝直立向上,形成圆柱形树冠 ,生长迅速,为各地营造速生用材林、防护林、行道树和绿化的重要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以南疆地区较多。 近年来,在北方各地区,如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辽宁等地大量引种栽植,生长良好,被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良树种大发展。新疆杨除了耐旱、耐盐碱的优点之外,对有毒气体抗性强,亦可有效吸附粉尘。 15、霸王   霸王,蒺藜科、霸王属.是分布于我国西北部干旱荒漠区的小灌木,平均株高70厘米,抗风沙、耐干旱、适应性强。 霸王多生长于干旱的砂地、多石砾地及覆沙地上,是荒漠灌丛植被的主要优势种和建群种之一,其抗逆性强,生态可塑性大,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和适口性。 霸王草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放牧地。然而在我国的分布地区多为生态脆弱地带,尤其因为长期过度放牧退化迅速荒漠化日趋严重。现有霸王群落多分布稀疏,且破坏严重.生物量低。
智能制造CEO
2024年1月11日 23:19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