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生态修复之十五种防沙治沙植物
无人区
东北衰落的原因
西北地区6大城市
甘肃省、宁夏2022年各区县GDP排行
灵武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地图看中国十大平原:东北平原相当于 20 个北京
平原面积占比排名前六大的省级区域是哪些?其GDP水平怎么样
全国各省平原面积一览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对策分析
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及特征
全国共有605所一本高校
喜马拉雅山的人造洞穴,是否是史前大洪水的证据
山海经中记载的昆仑虚指的并不是现在大家理解中的昆仑山脉
女娲是在哪儿造人补天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女娲补天,史前大洪水的真正秘密
生命起源
蒙古
2023各省GDP
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深入探究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行
西部地区数字基建
2022年我国内地31省市GDP、人口数和面积总览
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日程
一二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均GDP排行
2022年中国333座城市(含港澳台)GDP排名
2022全国县域200强
禹州
道法术器势
仓颉造字
天文星象历法
地球科学数据库
古文字
中华文明探源星象历法
广百宋斋乔晓阳
大禹在河南建都,为何却在甘肃积石山治水
南佐仰韶文化遗址的黄帝猜想
黄河 甘肃
黄委会 黄河历史
长江的前世今生
中国的12条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
大河孕育夏文明
中华民族文明溯源
全历史
人类历史
华夏
2023年全球各国人口最新排名
俄罗斯,明明3/4位于亚洲,为何却是一个“纯粹”的欧洲国家
长江流域地图
地址年代表
地球进入全新地质时代——人类世
显生宙参照表
世界人口2050
地图
地理书籍
货币与金融学
王人博:《1840年以来的中国》序言
世界近代史
明清错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中美两国
天文气候带
热带无强国、发达国家都在温带中的地理问题
世界地理
北欧国家为什么都这么发达?他们凭什么富裕?
俄罗斯
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极-中国从哪里来
东欧与西欧
德国史 哈布斯堡家族纵横欧洲645年之久,历任9大国家的君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的前世今生
印度历史
伊朗高原
巴基斯坦的历史和现状
中南半岛七个国家
巴基斯坦有什么能力与印度对抗
巴基斯坦遍布山地,气候干旱,如何养活2.4亿人
2023年日本GDP总量被德国超越,从而跌出了世界前三的位置
世界经济大国
珠三角VS长三角
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孟德斯鸠的法与政体观
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具体体现
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美国启蒙运动与美国革命(1764-1815)
5分钟看完美国史
中国没有经历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墨家非儒,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启蒙运动
墨家为什么会消失在历史之中
墨家为何突然绝迹?差点让中国领先世界2000年
中国最强的10个都市圈
印度土地农业优势
印度国土的天花板:质量总体优秀,但也有5大硬伤
美元体系之外
隐秘的“金融战场”:除了SWIFT大招,欧美还要“废掉”俄庞大外储
美欧制裁俄罗斯,金融“核武器”:SWIFT到底是什么?
美国全球霸权背后的秘密武器:全球化与长臂管辖
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国滥施五大霸权危害世界
揭露美国五大霸权,认清真实嘴脸系列之四《蛊惑人心的文化霸权》
金庸武侠的五绝秩序
《权利斗争论》读书笔记
权利斗争
马基雅维利:政治的本质就是利益斗争,与道德毫无关系
《天道》
温铁军农业问题观点汇总
石油vs电力
世界一流电力企业评价与对标分析
普鲁士700年:欧洲近现代的地缘政治和领土之争
德意志为什么叫神圣罗马帝国
1848—1918:欧洲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从此一去不复返
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十大帝国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三部曲”
春秋战国各阶段地图
春秋时期的贵族政治的历史变迁
王子朝奔楚之路新发现
春秋战国年表
苏锡常、杭绍甬、厦漳泉,三城市群人口、面积、GDP、热力图对比
江苏城市规模
江苏省“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13市消费实力
万亿消费的城市
丝绸之路和大航海时代
开辟新航路并非因为奥斯曼阻断东西方贸易
世界强国
各省外贸依存度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均衡发展研究
大湾区的发展上限为何不如长三角
当代历史
苏联的 1941 年的失败和 1991 年的解体
杰弗里·萨克斯:美国政治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1980年预言苏联10年后灭亡的专家,09年又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帝国衰败分4步,美国现在到哪一步了
通过西方三大宗教的历史渊源,读懂当今世界局势
世界各国粮食安全
一图看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3者的联
夏商周春秋战国
三皇五帝时代
犹太财阀
揭秘共济会:世界上最神秘的兄弟会
元明
宋元明
历史年代表
上古历史朝代表
真武大帝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元明
统一的明朝(1368—1644年) 明朝中央政权灭亡后的南明(1644—1662年) 明郑时期(1662—1683年)等政权的历史。 元朝的历史朝代表如下: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1206年),标志着蒙古帝国的开始。 忽必烈建立大元国(1271年),正式开启元朝时期。 元朝攻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279年),结束了自唐末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 ==1279-1368== 元朝的鼎盛时期,从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间,军事上平定西北,但在征伐日本、东南亚诸国屡次失利。 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汉化迟滞,发展不前。 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红巾军起义是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颍州。 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又因其烧香聚众,亦称“香军”。 1355年-1363年,刘福通在亳州(今安徽亳州谯城区)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 原属红巾军的朱元璋独树旗帜,1368年正月,在南京称帝,建元洪武,国号大明。 朱元璋建立明朝,攻陷元大都(北京),元朝作为一个全国性质的统治结束(1368年)。 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享国九十八年,传五世十一帝。元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其疆域广阔,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在文化方面,元朝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接近世俗化。然而,元朝中期皇位频繁更迭,政治始终没有走上正轨,导致元末的农民起义。最终,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徐达北伐攻陷大都,元廷退居漠北,标志着元朝作为全国性统治的结束12。 # 一、“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论证基础 所谓的“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其理论基础是基于宋朝和明朝两个汉人王朝被草原民族所灭亡的事实。 首先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崖山海战是南宋灭亡前的最后一战,此战之后南宋十万军民追随南宋末代皇帝赵昺投海自尽,至此南宋王朝走到了尽头。 这是汉人疆土第一次被草原民族完全占据,所以汉人的文化传承和经济体系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论证基础便出自这里。 其次说==明亡之后无华夏==。 明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其被满清灭亡之后,国家进入到满人统治的时代。 由于其剃发留辫、“易服令”等政策的实施,使得汉人传统又一次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满清在近代懦弱无能的沉沦表现更被视为丧失了华夏文明的风骨。 故而“明亡之后无华夏”之说由此而来。 表面上看,这两个观点颇有几分道理,又有现实的事例支撑,好像说得没错! 但是……其根本性的问题在于,把草原文明与汉人文明进行了人为的割裂!接下来我们详细分析! # 二、“中国”的概念 中国不单纯地等同于一个国家,也不单纯地等同于一个民族,他更应该称之为一种“多元的文化”! 中国的文明传承绝不仅仅包含汉族或汉人,从其发展的过程来看,实际上是多种文化、民族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包括中原文明、草原文明、雪域高原文明、西域文明等等,所以华夏文明是一个多元化的文明! 比如,自秦朝立国以来,中原王朝的领土长期局限于长城以内, 但是随着魏晋时期胡人南下,中原文明开始被草原文明所重新塑造。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尝试胡人的汉化,虽然导致了国家灭亡,但却让后来的统治者开始反思如何使草原文明和中原文明兼容。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之下,后来兴起的隋唐帝国领地远迈长城之外,将草原、中原、雪域高原、西域统一囊括其中。 这就是华夏文明一次巨大飞跃。 清朝之前,中原王朝对草原、雪域高原、西域等地区更多采取的是羁縻统治,更进一步的清朝,对草原、雪域高原、西域更是实现了现实的行政管理,一举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域存在着华夏文明传承的具有统一性! 这里笔者引用西方智库评价中国的一句话:中国明明是一个文明,却要伪装成一个国家! # 三、“中国”的正统之争 接下来我们要从“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一论点的源头来谈。这种观点最早兴起于日本,因为历史上日本师从于中国很长时间,特别是在唐朝更是彻彻底底的认我中华为师。 所以他们自认为是获得了华夏文明的传承。 华夏文明中源于儒家的正统论同样也被日本人所看重,而“正统”只有一个。 正是因为“正统”的唯一性,使得日本起了别样的心思。他们认为自己获得了正统,就必须要否定掉我们的正统,所以他们选取了汉人王朝被草原民族灭亡的两个节点做文章。 这里要特别提到一件事:《马关条约》签订之时,大清一方要签“中国”,日本方面却拒绝,并声称他们才是“中国”! 李鸿章无奈之下提出了折中方法:“日文条约里,用大清国字样,而在中文条约里,满清可自称中国,可否?”最后日本应允。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了,“中国”绝不仅仅是国家的概念,其文明传承的含义才是核心! 此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更是利用了这一概念。 他们的理由是,按照华夏正统说,只有承袭正统的王朝才能入住中原,而现在日本就是中华文明和文化的继承者。 所以在日本侵华期间,其吞并中国的一条理由就是,“既然蛮夷的满清能入主中原当正主,那作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的继承者,日本更有资格和理由入主中原当正主了。”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应该明白“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背后的险恶用心了吧? # 四、华夏文明不容割裂 最后,笔者还是要再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多元文明的概念,我们不要片面地将之等同于汉人、汉族,这是中理解是极为狭隘的。 正是因为我们文明的多元性,才使得我们能够包容各种文明融入我们的体系,也使得我们的文明从来没有断绝,这是我们华夏的骄傲。 总之,理解了上述分析,才能真正明白“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是谬论,是站不住脚的,是包藏祸心的,这种论调也终将随着华夏文明的再次崛起而被扫入历史的尘埃!
智能制造CEO
2024年9月24日 11:53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