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生态修复之十五种防沙治沙植物
无人区
东北衰落的原因
西北地区6大城市
甘肃省、宁夏2022年各区县GDP排行
灵武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地图看中国十大平原:东北平原相当于 20 个北京
平原面积占比排名前六大的省级区域是哪些?其GDP水平怎么样
全国各省平原面积一览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对策分析
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及特征
全国共有605所一本高校
喜马拉雅山的人造洞穴,是否是史前大洪水的证据
山海经中记载的昆仑虚指的并不是现在大家理解中的昆仑山脉
女娲是在哪儿造人补天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女娲补天,史前大洪水的真正秘密
生命起源
蒙古
2023各省GDP
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深入探究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行
西部地区数字基建
2022年我国内地31省市GDP、人口数和面积总览
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日程
一二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均GDP排行
2022年中国333座城市(含港澳台)GDP排名
2022全国县域200强
禹州
道法术器势
仓颉造字
天文星象历法
地球科学数据库
古文字
中华文明探源星象历法
广百宋斋乔晓阳
大禹在河南建都,为何却在甘肃积石山治水
南佐仰韶文化遗址的黄帝猜想
黄河 甘肃
黄委会 黄河历史
长江的前世今生
中国的12条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
大河孕育夏文明
中华民族文明溯源
全历史
人类历史
华夏
2023年全球各国人口最新排名
俄罗斯,明明3/4位于亚洲,为何却是一个“纯粹”的欧洲国家
长江流域地图
地址年代表
地球进入全新地质时代——人类世
显生宙参照表
世界人口2050
地图
地理书籍
货币与金融学
王人博:《1840年以来的中国》序言
世界近代史
明清错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中美两国
天文气候带
热带无强国、发达国家都在温带中的地理问题
世界地理
北欧国家为什么都这么发达?他们凭什么富裕?
俄罗斯
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极-中国从哪里来
东欧与西欧
德国史 哈布斯堡家族纵横欧洲645年之久,历任9大国家的君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的前世今生
印度历史
伊朗高原
巴基斯坦的历史和现状
中南半岛七个国家
巴基斯坦有什么能力与印度对抗
巴基斯坦遍布山地,气候干旱,如何养活2.4亿人
2023年日本GDP总量被德国超越,从而跌出了世界前三的位置
世界经济大国
珠三角VS长三角
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孟德斯鸠的法与政体观
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具体体现
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美国启蒙运动与美国革命(1764-1815)
5分钟看完美国史
中国没有经历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墨家非儒,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启蒙运动
墨家为什么会消失在历史之中
墨家为何突然绝迹?差点让中国领先世界2000年
中国最强的10个都市圈
印度土地农业优势
印度国土的天花板:质量总体优秀,但也有5大硬伤
美元体系之外
隐秘的“金融战场”:除了SWIFT大招,欧美还要“废掉”俄庞大外储
美欧制裁俄罗斯,金融“核武器”:SWIFT到底是什么?
美国全球霸权背后的秘密武器:全球化与长臂管辖
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国滥施五大霸权危害世界
揭露美国五大霸权,认清真实嘴脸系列之四《蛊惑人心的文化霸权》
金庸武侠的五绝秩序
《权利斗争论》读书笔记
权利斗争
马基雅维利:政治的本质就是利益斗争,与道德毫无关系
《天道》
温铁军农业问题观点汇总
石油vs电力
世界一流电力企业评价与对标分析
普鲁士700年:欧洲近现代的地缘政治和领土之争
德意志为什么叫神圣罗马帝国
1848—1918:欧洲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从此一去不复返
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十大帝国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三部曲”
春秋战国各阶段地图
春秋时期的贵族政治的历史变迁
王子朝奔楚之路新发现
春秋战国年表
苏锡常、杭绍甬、厦漳泉,三城市群人口、面积、GDP、热力图对比
江苏城市规模
江苏省“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13市消费实力
万亿消费的城市
丝绸之路和大航海时代
开辟新航路并非因为奥斯曼阻断东西方贸易
世界强国
各省外贸依存度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均衡发展研究
大湾区的发展上限为何不如长三角
当代历史
苏联的 1941 年的失败和 1991 年的解体
杰弗里·萨克斯:美国政治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1980年预言苏联10年后灭亡的专家,09年又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帝国衰败分4步,美国现在到哪一步了
通过西方三大宗教的历史渊源,读懂当今世界局势
世界各国粮食安全
一图看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3者的联
夏商周春秋战国
三皇五帝时代
犹太财阀
揭秘共济会:世界上最神秘的兄弟会
元明
宋元明
历史年代表
上古历史朝代表
真武大帝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三部曲”
在波特教授领导的战略和竞争力研究所的网站上(www.isc.hbs.edu) 他的理论被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竞争和企业战略, 第二部分是竞争和经济发展, 第三部分是竞争和社会。 波特教授对于竞争和战略的研究是一脉相承的,从企业到国家,从经济到社会,体现了社会科学的相互融通与联系。 1.《竞争战略》(1980) 《竞争战略》是波特的第一部关于竞争的专著。在这部书中,他整合了他所教授的两门课程——产业经济学与企业政策,关注的焦点在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产业环境。波特在该书中的学术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首次全面地分析了竞争的五种力量,提出了“五力模型”。波特指出,产业中存在着五种竞争力,它们分别是行业中现有对手之间的竞争和紧张状态、来自市场中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的商品和服务、供应商的还价能力以及消费者的还价能力。五种竞争力量共同决定产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产业的利润率,最强的一种或集中力量居统治地位并起关键性的作用,这是战略分析的起点。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在于是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定位,保卫自己,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或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影响这五种竞争作用力。 第二,系统地提出了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所谓竞争战略,就是应该采取何种策略来对抗这五种竞争力。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之中,只有灵活运用战略才能胜出。因此,波特提出了三种卓有成效的基本竞争战略供商界人士采用,分别是成本优势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缝隙市场战略。值得一提的是,波特不单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种竞争战略类型,可贵的是,在其论述中不是单纯的平摆叙述,而是精心安排了三种战略优势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其经济分析是逻辑严谨、丝丝入扣的。 第三,首次将产品寿命分析引入产业寿命分析。波特将产品寿命分析运用于产业寿命周期分析,他指出,预测产业演变过程的概念鼻祖是我们熟知的产品生命周期。其假说是产业要经过几个阶段——推出阶段、上升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产业的增长由于产品的革新和扩散呈S形。波特在将产品寿命周期介入产业寿命周期分析的时候,不是机械地套用,而是灵活地加以运用,指出了产品寿命周期与产业寿命周期的相异之处。同时,波特提出,由于产业实际演变非常不同,因而生命周期的形式不会一成不变,即使它很普遍,甚至是最普遍的演变形式。波特的这番分析,为我们描绘了产业发展的演变图,其独到而细腻的分析,不仅给我们以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分析方法。 2.《竞争优势》(1985) 在讨论完企业所面对产业环境之后,波特回到了企业本身内部的分析,于1985年出版了《竞争优势》一书。2003年,该书被福布斯(Forbes)评为20世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0部商业书籍之一。《竞争优势》是波特“竞争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其重点在于阐明企业如何利用本身的优势,避开自己的劣势。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组合管理概念、自下而上的计划系统和分权化的组织结构在战略管理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许多公司将注意力放在通过组合分析来管理独特的或多样化的战略经营单位。他们原想通过收购较大的企业,再在转手卖掉多余部分的基础上组成集团而获利。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这些集团开始长时期的无利可图。组合理论导致管理人员形成错误的假设,即仅仅根据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就可以成功地制定出公司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波特认为管理人员必须围绕驱动业务成功的根本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因此他创造了一种有效且独特的分析方法——价值链分析方法,并将这一方法贯穿《竞争优势》的始终,阐述了将广泛的竞争战略转化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具体实施步骤。波特认为,诊断企业竞争优势并且寻求改善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工具就是价值链,价值链把企业运营的各种活动划分为五大基本活动——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和交货等独立领域以及四大辅助活动——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进而鼓励企业在价值链中创造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价值链对竞争优势能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并最终能够提升竞争优势。此外,公司的价值链进一步延伸出去就可以和上游供货商与下游买主的价值链相连,构成一个产业的价值链,这样可以把价值链充分有效地串联起来,对增强竞争力颇具意义。 实际上有关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的研究,波特教授并非第一人。正如他在该书前言中所提到的那样:“竞争优势几乎不能算一个新课题,很多工商管理的书都已从这个或那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了这个问题。”可见竞争优势虽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波特却赋予它新的内涵,即“竞争优势归根到底产生于企业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值,或者在提供同等效益时采取相对的低价格,或者其不同寻常的效益用于补偿溢价而有余。”同时,波特在前言中提到本书所阐述的主要问题,即“企业如何获取持久的成本优势?如何使自己与对手相比标新立异?如何选择细分市场,以便通过企业的集聚战略创造竞争优势?何时以及如何在相关产业中通过战略协调以获取竞争优势?在追求竞争优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何影响?企业如何保护其竞争地位?”他还指出“本书为实干家而写的”。因此《竞争优势》更注重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3.《国家竞争优势》(1990) 1990年,波特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书中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最新成果。本书是他研究各国和全球经济的第一本综合性著作,所得结论是:仅仅强调自然资源及其他成本因素的比较利益的传统理论早已失去了生命力。迈克尔·波特进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目的非常直接和清楚:他希望确定在国际经济和贸易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成功,而有的国家却失败。 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将研究方向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国家之间的竞争,引入了“国家”这个影响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其分析构架进一步扩大。他把这种价值体系形象地喻为“钻石体系”,亦即著名的“钻石模型”。该模型以一项为期四年的10国研究为依据,通过考察10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得失情况得出论点,即一个国家把它们的现存优势提高到技术和生产力具有一个高度的能力是它在国际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模型中,竞争本身更有可能带来成功。 “钻石模型”的中心思想是一个国家的四个基本方面的特质构成该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并促进或阻碍国家竞争优势的产生。这些特质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及其结构以及同业竞争。波特将这四方面的特质构成一个菱形,并认为当某些行业或行业内部门的菱形条件处于最佳状态时,该国企业取得成果的可能性最大。菱形同时还是一个相互促进增强的系统,任何一个特质的作用发挥程度取决于其他特质的状况。 除了这四个变量之外,机遇和政府是另外两个能够对国家菱形条件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量。波特不仅认为菱形中四个组成部分应当同时存在,方可有效地影响和促进竞争力的发展;而且还极力强调政府对四个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虽然波特理论中的许多观点不算有很高的独创性,也缺乏足够的经验数据确定该理论的准确程度,但是“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不仅对当今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贸易地位的变化有一定的前瞻和预测。
智能制造CEO
2024年5月12日 08:24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