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
中医自学门径
伤寒书目
内经书目
针灸书目
伤寒篇
本草篇
素问
灵枢
难经
十大中医流派
人体九大体质
神农本草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黄帝外经
古代十大名医
温病条辨的成书与张仲景和叶天士的渊源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中医四大诊断方法——望闻问切
浅述中药的四气五味
五行、五色、五味、五谷、五音、五脏、五官、五情、五液、五季
温病条辨
国内有哪些坑爹出版社
补全《黄帝内经太素》30卷
黄帝
轩辕黄帝所处的年代考证
伏羲朝、炎帝朝、黄帝朝年代表
大禹
古代中医著作
今日立春 养肝正当时
二十四节气养生年历
中国二十四节气
长夏养生:何谓长夏,何谓土,湿之来源
在中医学上原来一年有五个季节
五季养生—长夏、秋、冬
中医的不确定性
中医养生包括三个层次
中医治则 -扶正祛邪
中医医理
欧美经典“生命科学”书目
皮肤学书籍推荐
放血、催吐、灌肠等,欧洲中世纪的西方医疗手段
现代医学的开端:从人体解剖学到传染病的新解释
健康类书籍推荐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墨子·法仪》
诸子百家
管仲为何能成为先秦时期第一子
阿德勒课题分离 三种对错观
心理学巨头阿德勒-弗洛伊-德荣格
中医邪伤六淫
药食同源保健
时令养生有什么原则
阴虚阳盛
国务院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
十二个时辰养生
干支历法与顺时养生
阳历、阴历、农历、干支历
古代天文知识之黄道
中医养生要点
山医命相卜
医学学科
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诊辨断治
中药煎药数字化系统
天文医学
四部丛书、四部备要、四库全书
顶级出版社
熊春锦道医学
国家中医药博物馆
山医命相卜道家
道医学
医学史十五讲
养脾胃宜吃的15种药膳
蜂蜜洛神花茶
适合冬季喝的12种养生茶
春秋季适合喝的茶饮
五色养生法
中医舌诊
眼诊
唇诊
四诊八纲八法
诊脉
张景岳十问歌
四诊 “望闻问切”之《闻问》
中医病历书写
把脉动图并心法口诀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阿德勒课题分离 三种对错观
# 阿德勒心理学 | 课题分离 ·你觉得你的生活在被父母控制吗? ·你总是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吗? ·你害怕和工作伙伴有分歧吗? 如果上面的问题,你的答案是“是”,可能是因为没有做好课题分离这件事。 ▶️【人生课题】 阿德勒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分别是: 工作课题(同事关系)、 交友课题(朋友关系) 爱的课题(亲密关系、亲子关系)。 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变。 ▶️【如何课题分离】 1⃣辨别课题 首先要辨别某件事情是谁的课题,最终所带来的结果由谁来承担就是谁的课题。比如: ·你的领导蛮不讲理,乱发脾气,那是他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你没必要讨好,也没必要委屈求全; ·别人怎么看待你、评价你,是别人的课题,并不是你的课题; ·你要上什么大学,未来要做什么工作,要有什么样的另一伴,是你的课题,而不是你父母的课题 2⃣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 干涉别人的课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对象指手画脚,有时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苦恼于孩子之间关系的父母往往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他们把孩子的课题也看作是自己的课题。 •你总是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是因为你想要在别人心中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而不是为了别人考虑。然而,别人怎么看待你,完全是别人的课题,是别人的主观想法。如果你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3⃣拒绝被别人干涉课题 如果父母总是对你很管控,干涉你的课题怎么办? •首先,和他们好好沟通,请求他们尊重你,给你选择和行动的自由,告诉他们你希望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可以参考我主页里的非暴力沟通法) •其次,你自己要先做好课题分离,父母怎么说,怎么做都是他们的课题,而不是你的课题,想通了这一点,你仍然可以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 •最后,尽早实现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大人。父母有时候想要干涉你,可能只是你觉得你不够成熟,如果你足够成熟和强大,可以反过来帮助和保护他们,他们也会减少对你的干涉。 # 三种“对错观”: 1)法学家的对错观; 2)经济学家的对错观; 3)商人的对错观。 ## 法学家的对错观 我举个例子。一个坏人A,诱骗好人B到没有锁门的工地C,然后B失足摔死了。 请问,这是谁的错? 这当然是A的错,这就是蓄意谋杀。这还有什么好讨论的。 是的。 如果证据确凿,从法学家眼中看,这就是A的错。 但是,这种大快人心的对错观,不一定能防止类似案件下次发生。 法学家做不到的事情,经济学家也许能做到。 ## 经济学家的对错观 经济学家有不同看法。B被坏人A,诱骗到没有锁门的工地C摔死了,是C的错。 啊?为什么啊?这也太冤了吧? 这是因为,整个社会,为了避免B被A诱骗到工地的成本,比工地C把门锁上的成本,要高得多。 如果惩罚了工地,虽然工地觉得冤,但是以后工地就都会把门锁上了。这样的事情,会大量减少。 所以,经济学家,是==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来判断一件事的对错在谁。虽然听上去不合理,但有时比纯粹的“道义”更有效果。 ## 商人的对错观 但不管是A的错,还是C的错,B都死了。 把谁抓起来,B都无法起死回生。 所以,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B只能怪自己。 我的错,我不该蠢到被A欺骗。 只有这样的认知,才能保护B自己。 一个人走在人行横道上,一辆卡车呼啸而来。 所有人都大声呼喊他让开。他淡定地说:他不能撞我。 他撞我是违反交规的,他全责。我就不让。 最后这个行人被撞死了。 这是谁的错,卡车司机的错?当然。 但是这样的认知无法救命。 这个行人要认识到:这是我的错。 我应该让开。因为死的是我。 你看法官认为A错,经济学家认为C错,商人认为B错。 这就是一个人心中的三种对错观。 如果你是评论家,你可以选择法官的立场; 如果你是政策制定者,你应该选择经济学家的立场; 但如果将要失足摔死的就是你自己,我建议你选择商人的立场。 我的错,我的错,都是我的错。 因为,我损失最大。 谁损失大,就是谁的错。 判断损失发生后应该怪谁,就是看谁因此受损失。 这是很重要的标准。 一件事情发生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 “怪”这件事,是很容易的。 但怪完了,好像这件事解决了,但是并没有改变你损失的结果。 自己受损害,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故事最终的结果。 靠自己,自强者万强。
智能制造CEO
2024年3月16日 10:17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