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
中医自学门径
伤寒书目
内经书目
针灸书目
伤寒篇
本草篇
素问
灵枢
难经
十大中医流派
人体九大体质
神农本草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黄帝外经
古代十大名医
温病条辨的成书与张仲景和叶天士的渊源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中医四大诊断方法——望闻问切
浅述中药的四气五味
五行、五色、五味、五谷、五音、五脏、五官、五情、五液、五季
温病条辨
国内有哪些坑爹出版社
补全《黄帝内经太素》30卷
黄帝
轩辕黄帝所处的年代考证
伏羲朝、炎帝朝、黄帝朝年代表
大禹
古代中医著作
今日立春 养肝正当时
二十四节气养生年历
中国二十四节气
长夏养生:何谓长夏,何谓土,湿之来源
在中医学上原来一年有五个季节
五季养生—长夏、秋、冬
中医的不确定性
中医养生包括三个层次
中医治则 -扶正祛邪
中医医理
欧美经典“生命科学”书目
皮肤学书籍推荐
放血、催吐、灌肠等,欧洲中世纪的西方医疗手段
现代医学的开端:从人体解剖学到传染病的新解释
健康类书籍推荐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墨子·法仪》
诸子百家
管仲为何能成为先秦时期第一子
阿德勒课题分离 三种对错观
心理学巨头阿德勒-弗洛伊-德荣格
中医邪伤六淫
药食同源保健
时令养生有什么原则
阴虚阳盛
国务院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
十二个时辰养生
干支历法与顺时养生
阳历、阴历、农历、干支历
古代天文知识之黄道
中医养生要点
山医命相卜
医学学科
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诊辨断治
中药煎药数字化系统
天文医学
四部丛书、四部备要、四库全书
顶级出版社
熊春锦道医学
国家中医药博物馆
山医命相卜道家
道医学
医学史十五讲
养脾胃宜吃的15种药膳
蜂蜜洛神花茶
适合冬季喝的12种养生茶
春秋季适合喝的茶饮
五色养生法
中医舌诊
眼诊
唇诊
四诊八纲八法
诊脉
张景岳十问歌
四诊 “望闻问切”之《闻问》
中医病历书写
把脉动图并心法口诀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中医治则 -扶正祛邪
扶正去邪:“正”指正气,泛指人体各脏腑、经络、气血的正常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 “扶正”指扶助、补益人体呈虚弱的正气,使之恢复正常状态。所以,扶正常用补法,用于虚证。 “邪”指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子,如六淫、疫疠、蛊毒、瘀血、痰饮等。 “祛邪”就是指祛除使人体发生疾病的一切致病因子。所以,祛邪常用泻法,用于实证。 中医发病学的观点认为,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正、邪两方面力量的相互斗争。疾病向愈或恶化的转归,取决于正邪双方斗争时力量的对比。正气强,邪气弱,体内有邪气存在,也可以不发生疾病,发生了疾病也很轻,或很快就会痊愈。正气虚,邪气盛,人体就必然会发病,甚至患重病,并可能会迅速恶化。这正如《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素问·刺法论》又说:“五疫之至,皆相染疫,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以上说明,中医认为邪气是疫毒发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扶正与祛邪可以改变疾病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使疾病向愈转归,所以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法则。 扶正与祛邪在临床上如何具体运用呢?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说,正虚应扶正,邪盛要祛邪。但临床实践中,矛盾往往是复杂的,病情常常是千变万化的。单单正气虚,或纯属邪气盛的病人虽然存在,但较少;大量的病人多是既有正气虚,也有邪气实。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就应该同时用祛邪、扶正两种治则治之。同时,还要进一步分析病人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以正虚为主者,要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以邪实为主者,则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总之,要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中医学还认为,扶正可祛邪,邪去则正安。即用扶助正气,增强正气的治法可以祛除邪气(致病因子);用祛除邪气的方法,可以恢复已虚的正气。但正虚为主应以补虚为主,佐以祛邪,邪盛为主应以祛邪为主,佐以补虚。两者最终的结果都能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 如何扶正? 正虚者,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津液亏虚等。扶正常用滋阴、补阳、益气、养血、生津、增液等补法。结合脏腑经络,又需深入辨别。如心虚者有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其他脏腑经络的虚证,也应以此类推深入辨清。此外,心虚中有单纯心气虚者,也有心气心血两虚者。五脏虚证中,有一脏虚者,也有两脏或三脏同时虚者,如心脾两虚、肺脾肾俱虚。凡此种种,必须深入细致辨证清楚,扶正治疗方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丝丝入扣。如心气虚者补心气;心气心血均虚者气血双补;心脾两虚者同时补益心脾;因气虚不能生血易致血也虚者,也应以补气为主,补血为辅;若因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导致脾肾阳虚同时存在者,又应以温补肾阳为主,温运脾阳为辅。总之,扶正前要辨明何者虚?何处虚?是一者虚一处虚还是多者虚多处虚?孰轻孰重或孰本孰标?最后订出的扶正方案才能恰到好处。 # 如何祛邪? 首先,要辨清什么邪气致病?是单纯一种邪气还是几种邪气同时侵犯?有几种邪气侵犯者是以哪种为主?邪之强弱?邪在何部位?等等。只有辨清了上述几点才能制订出具体有效的祛邪治法。祛邪常用发表、攻下、渗湿、利水、祛痰、化瘀、消导等治法。例如,风寒外邪侵犯太阳经表实者,应以辛温解表药祛除太阳经之风寒。温热之邪犯卫者,应以辛凉透表药祛除卫分之温热病邪。风寒湿三气杂至,侵犯关节而为痹证者,又应分清风寒湿三者孰轻孰重,以何为主?若以风邪为主之行痹者,应以祛风通络止痛药祛除关节经络之风邪;若以风寒为主者,应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之药祛除关节经络之风寒两邪。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治则,也体现了中医治疗学的方法学,属方法论的范畴。它用古代自发的辩证法和朴素的唯物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治疗疾病。它很重视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也重视病邪的致病作用。认为扶正可祛邪,祛邪也能安正,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说明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方法学的一大特点。
智能制造CEO
2024年2月10日 23:04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