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
中医自学门径
伤寒书目
内经书目
针灸书目
伤寒篇
本草篇
素问
灵枢
难经
十大中医流派
人体九大体质
神农本草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黄帝外经
古代十大名医
温病条辨的成书与张仲景和叶天士的渊源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中医四大诊断方法——望闻问切
浅述中药的四气五味
五行、五色、五味、五谷、五音、五脏、五官、五情、五液、五季
温病条辨
国内有哪些坑爹出版社
补全《黄帝内经太素》30卷
黄帝
轩辕黄帝所处的年代考证
伏羲朝、炎帝朝、黄帝朝年代表
大禹
古代中医著作
今日立春 养肝正当时
二十四节气养生年历
中国二十四节气
长夏养生:何谓长夏,何谓土,湿之来源
在中医学上原来一年有五个季节
五季养生—长夏、秋、冬
中医的不确定性
中医养生包括三个层次
中医治则 -扶正祛邪
中医医理
欧美经典“生命科学”书目
皮肤学书籍推荐
放血、催吐、灌肠等,欧洲中世纪的西方医疗手段
现代医学的开端:从人体解剖学到传染病的新解释
健康类书籍推荐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墨子·法仪》
诸子百家
管仲为何能成为先秦时期第一子
阿德勒课题分离 三种对错观
心理学巨头阿德勒-弗洛伊-德荣格
中医邪伤六淫
药食同源保健
时令养生有什么原则
阴虚阳盛
国务院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
十二个时辰养生
干支历法与顺时养生
阳历、阴历、农历、干支历
古代天文知识之黄道
中医养生要点
山医命相卜
医学学科
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诊辨断治
中药煎药数字化系统
天文医学
四部丛书、四部备要、四库全书
顶级出版社
熊春锦道医学
国家中医药博物馆
山医命相卜道家
道医学
医学史十五讲
养脾胃宜吃的15种药膳
蜂蜜洛神花茶
适合冬季喝的12种养生茶
春秋季适合喝的茶饮
五色养生法
中医舌诊
眼诊
唇诊
四诊八纲八法
诊脉
张景岳十问歌
四诊 “望闻问切”之《闻问》
中医病历书写
把脉动图并心法口诀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五季养生—长夏、秋、冬
我国古代对一年季节的划分有四季和五季两种方法。 一年四季,是指春、夏、秋、冬,依次序而循环,季节气候则由温、热而转寒、凉,自然界万物赖以生、长、收、藏。 因人体有五脏,古人为了与天之五行、人之五脏等相配而构建了庞大的五大系统,用五季来对应,统一于整个自然变化中。 《内经》言五行配以五藏,其来源于天之四时。藏有五,而时仅四,故以六月为长夏,以配脾。《素问·藏气法时论》就是以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来分别对应的。 其含义是说春天肝脏功能强盛,夏天心脏功能强盛、长夏脾功能强盛、秋天肺功能强盛、冬天肾脏功能强盛。 所以,五季指的是春、夏、长夏、秋、冬。  # 长夏(黄色) 在每个季节转换之间,对应“谷雨、大暑、霜降、大寒”4个节气。 长夏是“运化”的时节,在“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节气的前18天。一天中24时所对应的是2时、8时、14时、20时。 五行属“土”,五志主“思”,五神主“意”;五常主“信”。对应的五体主肉,开窍于口,意藏于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对应的五味主甘,五气主湿,五藏在营;对应的五音是宫音(do),自然音节的“1”。 长夏主“黄色”,五方主中央。对应的肺腑是"脾和胃”,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 缺失长夏能量的人,容易消化能力比较差,代谢功能不强,容易胃胀、肚子胀,湿气重,气血不足,脸色萎黄。 脾是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由于每个人先天缺失的节气能量不同,脾胃的特点也不同。 短缺“谷雨”节气能量的人,脾胃是湿热;短缺“大暑”节气能量的人,脾胃是燥热;短缺“霜降”节气能量的人,脾胃是燥寒;短缺“大寒”节气能量的人,脾胃是湿寒。所以,了解自己的脾胃特点,有助于平衡调理自己的健康。 所以,长夏养生的关键在于“脾胃”。 任何季节都要喝温热水。早餐在7-9时前完成,有助于提升脾胃对食物的运化功能。黄色的食物有利于健脾胃,多喝小米粥。每天吃大山楂丸有很好地调理脾胃的作用。 五行土生金,脾运化好了肺才能得到足够的滋养。保持脾胃的正常工作,进出平衡,上通下达,人体才能保持健康地运转。 # 白色(秋季) 秋季是五谷丰登的“秋收”时节。对应的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五个节气,一天中的24时对应的是15时、16时、17时、18时、19时。 五行属“金”, 五志主“悲”,五常主“义”,五神主“魄”;五体主皮,开窍于鼻,魄藏于肺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对应的五味主辛,五气主燥,五藏在气;对应的五音是商(re),自然音节的“2”。 肺主“悲”,五方主“西方”,对应身体的脏腑是“肺和大肠”系统;缺失秋天节气能量的人,肺和大肠系统较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遇到冷空气就容易咳嗽,换季时皮肤容易过敏,也是支气管、鼻炎的易感人群。 同时容易受大自然肃杀之气的影响,情绪上容易悲悯和多愁善感。 秋季主气“燥”,肺是最脆弱的部位,气候比较干燥,容易出现皮肤干涩、咽痛等现象,需要养阴润燥,增加补水量。可以采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 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基本原则,多吃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每天要多补充水,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秋季主“白色”,此时节还应多吃一些时令果蔬,以白色食物为佳,比如新鲜的冬瓜、萝卜、梨、百合、香菇等,具有下气、消食、解毒生津的功效。秋天干燥要多喝水,养阴防燥,早睡早起。 秋季代表丰盛,土地上的庄稼到了成熟的阶段,因此,当运化渐趋成熟,果实就会自然呈现。 秋季主“义”的能量是“承担”使命的驱动力,追求公平正义。因此不妨心中有数,勇于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就能让自己获得更高的宇宙智慧,带动更大的财富能量。 五行金生水,肺系统的健康,不但为肾脏和膀胱系统打下基础,也能让五神的“魄”能量得到安住。  # 冬季(黑色) 冬季是收敛静养的“冬藏”时节,是大地万物休养生息的时节,对应的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五个节气。对应一天中24时是21时、22时、23时、24时、1时。 五行属水,五志主恐,五常主智,五神主志;五体主骨,开窍于耳,志藏于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对应的五味主咸,五气主寒,五藏在精;对应的五音为羽音(la),自然音节的“6”。 冬季主“黑色”,五方主“北方”,对应的脏腑是“肾和膀胱”;肾是先天之本,肾主恐,冬天的寒冷容易让人产生焦虑和恐惧。冬季,千里冰封,万物凋零,肾气也最容易损耗。 缺失冬季能量的人,因肾和膀胱系统比较弱,容易有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做事容易瞻前顾后、谨小慎微。 所以,冬季养生重在呵护肾和膀胱系统,强肾健骨。 冬季要补充阳光,早睡晚起,以养护肾气。冬天日照短,早睡保持温热的身体,以养人体阳气,晚起是指在自然界阳气上升之后起床,身体可以补充阳气,躲避阴气。这样各脏器收集的阳气汇集到肾,使肾气充沛。 “少食咸,多食苦”。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功能,抗御过亢的肾水。同时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食用滋阴、热量较高的食物。 多吃黑豆,以黑色为主的五谷杂粮,豆浆或豆粥。黑色豆类入肾经,有补钙,补肾,强筋健骨的功效。时令的大白菜、萝卜、青菜、黑木耳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冬季五神主志,人一旦立大志就能得大智,成大事。不妨调动自己的意识,激活本源的生命能量,开发天赋的“资源”,扩大自己的思维格局,让自己心中有愿,克服恐惧,勇敢前行,行使更大的使命。 做好五季养生,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让生命生生不息,不断地突破认知障碍,创造无限的可能性,才不辜负老天的美意,来人间游戏一场。
智能制造CEO
2024年5月1日 19:06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