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
中医自学门径
伤寒书目
内经书目
针灸书目
伤寒篇
本草篇
素问
灵枢
难经
十大中医流派
人体九大体质
神农本草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黄帝外经
古代十大名医
温病条辨的成书与张仲景和叶天士的渊源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中医四大诊断方法——望闻问切
浅述中药的四气五味
五行、五色、五味、五谷、五音、五脏、五官、五情、五液、五季
温病条辨
国内有哪些坑爹出版社
补全《黄帝内经太素》30卷
黄帝
轩辕黄帝所处的年代考证
伏羲朝、炎帝朝、黄帝朝年代表
大禹
古代中医著作
今日立春 养肝正当时
二十四节气养生年历
中国二十四节气
长夏养生:何谓长夏,何谓土,湿之来源
在中医学上原来一年有五个季节
五季养生—长夏、秋、冬
中医的不确定性
中医养生包括三个层次
中医治则 -扶正祛邪
中医医理
欧美经典“生命科学”书目
皮肤学书籍推荐
放血、催吐、灌肠等,欧洲中世纪的西方医疗手段
现代医学的开端:从人体解剖学到传染病的新解释
健康类书籍推荐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墨子·法仪》
诸子百家
管仲为何能成为先秦时期第一子
阿德勒课题分离 三种对错观
心理学巨头阿德勒-弗洛伊-德荣格
中医邪伤六淫
药食同源保健
时令养生有什么原则
阴虚阳盛
国务院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
十二个时辰养生
干支历法与顺时养生
阳历、阴历、农历、干支历
古代天文知识之黄道
中医养生要点
山医命相卜
医学学科
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诊辨断治
中药煎药数字化系统
天文医学
四部丛书、四部备要、四库全书
顶级出版社
熊春锦道医学
国家中医药博物馆
山医命相卜道家
道医学
医学史十五讲
养脾胃宜吃的15种药膳
蜂蜜洛神花茶
适合冬季喝的12种养生茶
春秋季适合喝的茶饮
五色养生法
中医舌诊
眼诊
唇诊
四诊八纲八法
诊脉
张景岳十问歌
四诊 “望闻问切”之《闻问》
中医病历书写
把脉动图并心法口诀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黄帝
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 在平定蚩尤作乱以后,诸侯们都尊轩辕黄帝为天子,天下有不顺服的诸侯或者部落,黄帝就劈山开道,一一平定然后离去。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 也就是说,黄帝部落当时还没有完全定居,他通过不断地迁徙和其他部落实行了大融合,黄帝部落核心控制区域是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一带,影响力向东到了今天的齐鲁大地,向西到了甘肃河西走廊,向南到了湖北湖南一带,向北到了河北、辽宁以及内蒙古南部一带。我们后来说的九州大地基本上都包括在里面。 最后,他在釜山这个地方和众多诸侯合验了符契,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才逐步定居下来。 孙中山祭黄帝陵词:“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著名的史学界钱穆先生说:“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伟人,是奠定中国文明的第一座基石。 ”黄帝不但整合了四分五裂的中原,为华夏五千年历史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追溯中华民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根源,几乎可以说都肇始于黄帝时期,故他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 首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王国体制。 通过军事征讨形成一统后,结束了因诸侯纷争而使百姓惨遭涂炭的局面,黄、淮、江、汉一带的部族融汇在一起,逐步形成了华夏族。黄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建立王国体制,划野分疆,设官司职,共设120个官位管理国家。而且疆域内万国存在,黄帝也分封自己的儿子去管理。《路史·后纪一》载:“黄帝始分土建国”。据说,黄帝奠定天下后,命风后方割万里,画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制定国家的职官制度,如以云为名的中央职官,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又设置了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他又经常封祭山川鬼神,定期巡视各地,了解人民生活情况,因此深得人民的爱戴。《史记》记载: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万国安定,因此,自古以来,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 《淮南子·氾论训》载,黄帝结束了神农氏时代的“无制令而民从”之局面,制定法规,整饬秩序,使社会治理面目一新。”李学勤先生在《走出疑古时代》中说:“《史记》一书沿用《大戴礼记》所收《五帝德》的观点,以黄帝为《五帝本纪》之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形成的一种标志。” # 其次建立了选贤用能的人才体系。 《尸子》记载:子贡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 《管子》载:“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志。”《帝王世纪》载:“黄帝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其余知天、规纪、地典、力牧、常先、封胡、孔甲等,或以为师,或以为将。”《通鉴外纪》载:“举风后,力牧、太山稽、常先、大鸿,得六相而天地治。奢龙辩乎东方,故使为土师,祝融辩乎南方,故使为司徒;大封辩乎西方,故使为司马;后土辩乎北方,故为李。史官仓颉造文字。”《路史疏仡记黄帝》载:“于是申命封胡以为丞,鬼容区为相,力牧为将,而周昌辅之;大山稽为司徒,庸光为司马,恒先为司空。命鬼叟区占星,命羲和占月,常仪占日,车区占风,隶首定数,伶伦造律,大挠正甲子,命容成作盖天,命宁封为陶正,赤将为木正,命挥作盖弓,夷牟造矢,岐伯作鼓,邑夷法斗之周旋,命马师皇为牧正,臣胲服牛,乃命沮诵作云书,孔甲为史,命俞附、岐伯、雷公、巫彭、桐君处方,命西陵氏劝蚕稼,命共鼓化狐作舟车,命竖亥通道路,命风后方割万里。”可见黄帝执政时期之所以成为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大同社会,就是因为黄帝知人善用,形成了人才辈出的局面。 # 第三培育了发明创造的创新沃土。 黄帝的发明创造,据史载计有二十项之多,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婚、丧、工、农、商、矿、兵器、历法、音乐、美术、书法等等。黄帝的著作在《汉书艺文志》中列出者有三十五部,其中不少已经失传。所有这一切,都是黄帝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可以说,这些都是黄帝执政时期众人集体创造体现出来的集体智慧结晶,但是黄帝作为主要引领者是不容置疑的。上古时候的人,对于白天昼夜的转化和大自然的气象万千自然疑问颇多,于是天文历法便由黄帝引导推衍而来。古代记录天文历法方面的《世本》一书中记载:“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也。” 正是因为黄帝建立的是大一统的局面,才使得黄帝令苍颉造字成为现实可能,间接地又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交流和大融合。清华简《五纪》中的黄帝故事,还出现了很多与兵器、军制、阵法以及军事训练、军事礼仪有关的内容。在记载黄帝、蚩尤之战的过程中,甚至还配以管乐的《武壮》《正匡》《奚尚》三首战歌,研究者认为对研究先秦军事史有重要意义。相关传说,到了汉代犹有流传。” # 最后形成了民生经济大提升的发展路径。 民以农立国。在古代,农业对人们的生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黄帝被认为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始族,功绩之一就是“艺五种”。“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按古史传说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肥沃的土地、适合的气候,使五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成为我国农业的起源地。 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大量的仓窑区,里面尚有粮食遗存,不仅如此,还出土有数量众多的生产工具,包括陶器、骨器、石器等。古籍中,不乏黄帝在生产技术方面发明创造的记载,如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等。黄帝在物质生活方面,有众多重要发明,如制衣裳、做旃冕、制扉履等等。《春秋内事》记载:“轩辕氏以土德王天下,始有堂室,高栋深宇,以避风雨。”在文化方面,有作甲子、占日月、演算数、制调历、造律吕,还发明笙竽、医药、文字等等,这些都极大改善了民生,加速了文明进程。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教人民养蚕缫丝,织出丝绸做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名嫫母,传说发明了镜子,虽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敬重。
智能制造CEO
2024年2月2日 23:07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