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工厂
2022年中国乳制品行业最新政策汇总一览
乳制品行业产业链图谱解析
乳状液的定义与性质
乳液及乳化
乳状液的制备
乳品稳定性
乳状液稳定性
乳状液去稳定化的机理
椰奶
参考文献
世界主要乳用牛品种简介
食品饮料新产品的配方设计与开发流程
配方管理Recipe Management Part1
isa s88配方
灵活的配方,ISA-88.01,和自动控制
遵循IEC 61512/ ISA 88构建数字化工厂
解读批量控制系统标准ISA S88
超高温瞬时杀菌工艺
7种食品杀菌工艺的优缺点对比
食品杀菌技术及分析
谈冰淇淋/雪糕—配料表添加剂篇
利乐“一步法”工艺进化, 助力乳业价值链升级
乳品深加工,让“牛奶”的路更深更广
工厂大师
灌装生产质量监控要求
利乐产品生产用包材、成品入库存放规定(暂定)
包材
FoodTalks2022中国乳制品企业30强榜单
认养一头牛
岗位设置
原奶的采收
利乐砖装车发运
乳品工厂敏捷供应链销售和生产计划
中国乳业产业分析报告
菌落总数检测的注意事项与快速检测技术
RLU指标
ATP活体生物检测
APT
植物采收
食品工厂生产车间布置原则及步骤
中小企业成本 果蔬汁工厂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ATP活体生物检测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简称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 )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化合物,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团组成。又称腺苷三磷酸,简称ATP。腺苷三磷酸(ATP )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连接而成,水解时释放出能量较多,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 ATP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细胞中,它能与ADP的相互转化实现贮能和放能,从而保证了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生成ATP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植物体内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生成ATP;另一条是所有活细胞都能通过细胞呼吸生成ATP。 HPLC法是测定ATP含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它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细胞中的ATP含量。 该方法基于ATP分子中含有三个磷酸基团,这些磷酸基团可以被酶水解成无色的无机磷酸盐。通过测定ATP水解产生的无机磷酸盐的浓度,可以间接地推断出样品中ATP的含量。HPLC法具有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测定时间短的优点,但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 背景技术: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存在于从微生物到高等动植物所有的生物体中,是各种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在细胞中ATP的摩尔浓度通常是1-10 mM。 ATP在细胞内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参与脂肪、蛋白质、糖和核酸的代谢,在维持生物体的正常机能上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ATP是活细胞的重要能量组分,死亡的细胞将不能测到ATP==,癌细胞的ATP代谢特别活跃。 通过测定细胞内ATP的含量不仅可以观察细胞的状态,还可以观察不同外界因素对细胞的效应。 迅速而准确地测定ATP,对于研究细胞乃至机体的生理活性和代谢过程、进行药物敏感实验以及食品卫生监控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ATP的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包括肿瘤药物敏感性筛选、细胞凋亡检测、多种重要细胞活性及微生物含量分析等方面。发展ATP的新型检测方法对于医学临床诊断及机体代谢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简单、快速、灵敏和准确的ATP分析方法不仅有助于推动生命过程的研究,而且对于临床诊断、药物分析、药物开发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传统的ATP检测方法有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同位素示踪法、生物发光法和化学发光法。 在电泳法测定ATP中,样品需经电泳分离,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操作比较复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需要繁琐的分离过程,仪器与试剂昂贵,检测时间长,检测器多为紫外检测,灵敏度有限,微量的ATP很难准确检测。 同位素示踪法具有简单、灵敏的优点,但放射性同位素影响实验操作者的健康,应用难度大。 化学发光法和生物发光法虽然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不同范围的检测要求,但是其稳定性和特异性是一直存在的问题。 因此,急需建立价格低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ATP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检测ATP的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都比较低、检测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的基于核酸外切酶III协助的双放大荧光法检测ATP的生物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生物传感器荧光检测ATP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三磷酸腺苷(ATP)的生物传感器,包括核酸外切酶III(ExoIII)引发链(Trigger),ATP适配体(Aptamer),发卡探针(HAP)和分子信标(MB); 所述引发链的序列如SEQ No. 1所示; 所述ATP适配体的序列如SEQ No. 2所示; 所述发卡探针的序列如SEQ No. 3所示; 所述分子信标的序列如SEQ No. 4所示,其中5’端修饰荧光基团,3’端第四位碱基上修饰荧光猝灭基团。 作为优选,所述荧光基团为6-羧基荧光素(FAM),荧光猝灭基团为4-(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基)苯甲酸(Dabcyl)。 一种采用上述生物传感器检测ATP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引发链和ATP适配体杂交为探针; (2)将ATP标准溶液与待测液分别与探针混合,同时加入发卡探针、分子信标、核酸外切酶III和反应缓冲液,37℃恒温孵育; (3)将步骤(2)所得的溶液检测荧光,根据ATP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作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由待测液的荧光强度计算其中ATP的浓度。 所述步骤(1)中杂交步骤为95℃下变性,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Exo III酶浓度为10-150U/mL;优选为10-100U/mL。 HAP浓度为1-6μM;优选为1-5μM。 MB浓度为2-12μM;优选为2-10μM。 孵育时间为60-150min;优选为60-120min。 所述荧光检测的激发波长为486 nm,发射波长为518 nm,检测范围500 nm-650 nm。 本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Trigger与Aptamer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弓型结构。当有ATP存在时,Aptamer与ATP进行结合,这可以将弓型结构打开,同时使得Trigger释放。释放出的Trigger可以与HAP的3’端进行碱基互补配对,使得HAP的3’形成平末端,在核酸外切酶III的作用下产生R序列,同时Trigger链进行循环利用,实现外切酶III的第一次循环放大。随后,R与MB杂交,将MB的发夹结构打开形成双链结构,外切酶III作用于MB使得R进行循环利用,实现外切酶III协助的第二次循环,同时MB上的荧光基团与猝灭基团分离,产生荧光信号,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定量检测ATP。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生物传感器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反应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检测的主要过程均是在均相中实现的,提高了反应速度,降低了操作的复杂程度;制作该生物传感器的工艺成本低,适用于产业化中价廉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Exo III对检测ATP荧光强度的影响; 图3为不同浓度HAP对检测ATP荧光强度的影响; 图4为不同浓度MB对检测ATP荧光强度的影响; 图5为不同反应时间对检测ATP荧光强度的影响; 图6为系列浓度ATP的荧光强度; 图7为检测ATP的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不同浓度Exo III对检测ATP荧光强度的影响。 (1)将14 μL 灭菌水,2 μL Exo III酶缓冲液,2 μL 100 μM Aptamer链和2 μL 100 μM Trigger链加入到预先准备好的灭菌的EP管中;震荡30s,在95℃下孵育5min,缓慢冷却至室温,储存于-20 ℃下备用。 (2)取6μL步骤(1)中的溶液加入EP管中,紧接着加入ATP(5 μL,102 nM)、HAP(3 μL,5μM)、MB(6 μL,10μM)、3 μL Exo III(浓度分别为10 U/mL,25 U/mL,50 U/mL,75 U/mL,100 U/mL,125 U/mL,150 U/mL),6 μL ExoIII酶缓冲液和31 μL灭菌水。震荡30s,放入37℃的恒温箱中孵育2 h。 (3)将60 μL上步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70 μL,荧光仪激发波长设置为486 nm,发射波长为518 nm,检测范围500 nm-650 nm,读取荧光信号变化。 结果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核酸外切酶III量的增加,实验得到的荧光强度不断增强,在酶量达到100 U/mL之后,荧光强度基本不变。 实施例2 不同浓度HAP对检测ATP荧光强度的影响。 (1)将14 μL 灭菌水,2 μL Exo III酶缓冲液,2 μL 100 μM Aptamer链和2 μL 100 μM Trigger链加入到预先准备好的灭菌的EP管中;震荡30s,在95℃下孵育5min,缓慢冷却至室温,储存于-20 ℃下备用; (2)取6 μL步骤(1)中的溶液加入EP管中,紧接着加入3 μL HAP(终浓度分别为1 μM,2 μM,3 μM,4 μM,5 μM,6 μM)、ATP(5 μL102 nM)、MB(6 μL,5μM)、核酸外切酶III(3 μL,100U/mL),6 μL ExoIII酶缓冲液和31 μL灭菌水。震荡30 s,放入37℃的恒温箱中孵育2 h; (3)将60 μL 上步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70 μL,荧光仪激发波长设置为486nm,发射波长为518nm,检测范围500 nm-650 nm,读取荧光信号变化。 结果见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发夹HAP的浓度增加,实验得到的荧光强度不断增强,在发夹HAP浓度达到5 μM之后,荧光强度基本不变。 实施例3 不同浓度MB对检测ATP荧光强度的影响。 (1)将14 μL 灭菌水,2 μL Exo III酶缓冲液,2 μL 100 μM Aptamer链和2 μL 100 μM Trigger链加入到预先准备好的灭菌的EP管中;震荡30s,在95℃下孵育5min,缓慢冷却至室温,储存于-20 ℃下备用; (2)取6μL步骤(1)中的溶液加入EP管中,紧接着加入6 μL MB(终浓度分别为2 μM,4 μM,6 μM,8 μM,10 μM,12 μM)、ATP(5 μL102 nM)、HAP(3 μL,5μM)、Exo III酶(3 μL,100U/mL),6 μL ExoIII酶缓冲液和31 μL灭菌水。震荡30s,放入37℃的恒温箱中孵育2 h; (3)将60 μL上步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70 μL,荧光仪激发波长设置为486 nm,发射波长为518 nm,检测范围500 nm-650 nm,读取荧光信号变化。 结果见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MB浓度的增加,实验得到的荧光强度不断增强,在MB浓度达到10 μM之后,荧光强度基本不变。 实施例4 不同反应时间对检测ATP荧光强度的影响。 (1)将14 μL 灭菌水,2 μL外切酶缓冲液,2 μL 100 μM Aptamer链和2 μL 100 μM Trigger链加入到预先准备好的灭菌的EP管中;震荡30s,在95℃下孵育5min,缓慢冷却至室温,储存于-20 ℃下备用; (2)取6μL步骤(2)中的溶液加入EP管中,紧接着加入HAP(3 μL,5μM)、ATP(5 μL,102nM)、MB(6 μL,10μM)、核酸外切酶III(3 μL,100U/mL),6 μL ExoIII酶缓冲液和31 μL灭菌水。震荡30 s,放入37℃的恒温箱中分别孵育60 min,75 min,90 min,105 min,120 min,135 min,150 min。 (3)将60 μL上步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70 μL,荧光仪激发波长设置为486 nm,发射波长为518 nm,检测范围500 nm-650 nm,读取荧光信号变化。 结果见图5,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实验得到的荧光强度不断增强,在反应时间达到120 min之后,荧光强度基本不变。说明核酸外切酶III协助的双循环放大检测ATP的最佳检测时间为120 min 实施例5 对ATP的荧光检测。 (1)将14 μL 灭菌水,2 μL ExoIII缓冲液,2 μL 100 μM Aptamer链和2 μL 100 μM Trigger链加入到预先准备好的灭菌的EP管中。震荡30s,在95℃下孵育5min,缓慢冷却至室温,储存于-20 ℃下备用; (2)取6μL步骤(1)中的溶液加入EP管中,紧接着加入5 μL ATP(终浓度为0,1×10-3,1×10-2,1×10-1,1,1×101,1×102 nM)或待测液、HAP(3 μL,5μM)、MB(6 μL,10μM)、ExoIII酶(3 μL,100U/mL),6 μL ExoIII酶缓冲液和31 μL灭菌水。震荡30s,放入37℃的恒温箱中孵育2 h; (3)将60 μL上步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70 μL,荧光仪激发波长设置为486nm,发射波长为518nm,检测范围500nm-650nm,读取荧光信号变化。 检测结果如图6所示,图中可知,当ATP浓度在1 pM到1×105 pM时吸光值不断减小,反应稳定进行。在ATP的浓度在1 pM到1×105 pM时,ATP浓度的对数与荧光峰值的大小成正比关系,拟合曲线:F = 15.8 + 145.9×log (CATP / pM),其中,Y是荧光强度峰值,C是ATP的浓度。R为0.985。经计算得到该方法的检测下限为0.8 pM。经测定,待测液的荧光强度是201,ATP的浓度为18.3 pM。计算得到该方法的检测下限为0.8 pM。
智能制造CEO
2024年5月19日 20:43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