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
一文读懂工业4.0下的智能工厂
清华大学刘宗巍:基于数字化转型逐步实现研产供销服协同一体化
研产供销服是工业制造企业的主线
数据资产入表指南
数据资产“入表”后,企业如何进行数据治理
成本变利润,数据资产入表,企业新机遇在哪里
五个问题,揭开“数据资源入表”的神秘面纱
北京市企业数据知识产权工作指引(试行)》发布(后附原文及解读
忽见千帆隐映来:数据资源入表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详解数据资产入表
数据资源“入表”全景解析
数据资产入表十问十答
数据资产入表的 内容梳理以及法律解读
高企实操技巧之知识产权篇
知识产权进入财务报表,春天难道真的来了吗
数据入表20问
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实缴操作流程来啦
知识产权实缴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数据资源入表确权:实务路径中关注的五个关键点
知识产权实缴全攻略!
董学耕:论数据产品作为数据知识产权的登记和入表
数据要素全知道系列2:数据资产如何入表
浅议数据资产估值与入表实务操作
数据变现金!有公司靠数据资产入表一夜暴富?
中小企业数据入表合规环节的三大痛点及解决思路!
数据资产入表那些事儿
一文详解数据资产入表的具体实操步骤
一文详解数据资源入表
数字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业务与技术
企业为什么要:上云、用数、赋智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工业社会产业逻辑
数字时代|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无法想象的时代
四次工业革命及其标志性事件
正本清源说工业革命
数字化与国内大循环
敏捷研发转型3个关键步骤、4大转型挑战、5个转型方向和8个关键要素
供应链管理:三个流X数据要素
数字化转型的6个阶段
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流程图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以及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全过程要素
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建模:数字化转型思维
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
“顺势而为”是创业成功的基本逻辑
《孙子兵法》里的四个创业底层逻辑
“独角兽、瞪羚、牛羚、隐形冠军等科技型企业分类
企业架构——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企业架构
如何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与框架?
公司人效计算公式
销售岗位人效配比计算公式
企业架构及数字化架构原理
企业数字化系统整理
CXO
人效
新基建与内循环
intergrate X
数字化转型
中电数据
敏捷供应链
做优做特第一产业做精做强第二产业做大做好第三产业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化可行产品
新公司法让公司进入董事会中心时代
中国公司董事会迈入3.0时代
经理班子
数字化转型的七条规则
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
数字化转型是什么
数转赢未来
一张图看懂企业经营,企业战略的本质,企业数字化转型 Road Map
浪潮工业互联网食品产业数据服务:上云用数赋智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ppt清华大学
怎样快速搞懂一家公司的业务:4张图
浪潮食药健康产业数字化
12种商业模式:长尾模式
商业模式与企业架构
数字化的价值
数字化企业架构
未来95%工人转型新样态生产
数字化运营
PDCA的四个阶段8个步骤
构建战略执行年度PDCA大闭环和12个月度PDCA小闭环,真正化战略为行动
如何推进战略落地,确保经营目标达成的
打通战略-组织-执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战略、流程和组织
流程决定组织
组织是为流程而建,为流程服务
组织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业务流程服务
华为流程化组织建设
把组织能力建在流程上,需要避开哪些坑
关于战略、组织、流程、系统的思考
业务流程驱动企业的组织设计
如何打造流程驱动的组织能力
关于组织流程的8个底层思考
企业用流程化组织战胜人治
基于流程的组织管理
华为的流程化组织
流程如何匹配组织之理论准备篇
流程和流程型组织的构建
企业战略制定及落地
郑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志同道合
呼和浩特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
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分为哪几个阶段进行?
国家标准:数字化转型的五个等级
上云用数赋智-zjty规划
5大业务模块32张ERP解决方案流程图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工业社会产业逻辑
# 工业革命与工业化 从17世纪开始,欧洲在发起对外拓张的大航海运动后,借由美洲的白银资本之力,建立了一个以西欧为中心的耗散结构。1760年代,英国左手纺织机右手蒸汽机率先开启工业革命,将工业化的海啸席卷欧洲大陆、北美,然后蔓延到亚洲,促成了新的文明世代。 工业化可以被认为是一系列的技术进步,实现生产力扩大化、效率化和规模化。直观上是==以机器生产取代生产效率低下的手工劳动、以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张培刚对工业化的定义比较深刻:一系列重要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 要深入领会工业化进程的演化逻辑,可追溯其英文“Industry”,拉丁文的原始意义为“勤劳”。进入工业时代后,相比于当时欧洲贵族的奢靡之风,新兴的工业资本家非常勤勉,当时的启蒙哲学家们认为勤奋和工作效率高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正是工业文明的重要表征,于是将其拓展为“工业”的代名词。 人们通常把开启工业革命250年以来的工业化进程,切分为三次工业革命,区分代际的标志是能源结构和通信技术发展。根据斯坦福大学依安·莫里斯的研究,公元1700年和公元100年西方获取的能源是持平的;最近300年人类能源获取呈爆炸式增长。其中, 工业1.0(1760s~)用化石能源驱动的机器生产替代了手工业,造就了==密集的机械化工厂和铁路网络==。 工业2.0(1860s~),标志为==集中供电和汽车==,推升了==城郊以及工业区==的繁荣。 工业3.0(1950s~),即本书所说的知识社会的起始点,重心为==新能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的分水岭==。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它的作用有生动阐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这是人类学会制造工具从事农业生产一万年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离开乡土,在广度、高度、速度、强度、深度和效率等方面,涉足到空前广阔的领域。人们的生活质量快速提高,交通运输不断发展,信息传递日渐通达,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并壮大起来。普通劳动者从此不用再关注四季农忙农闲变化,不再像以往那样敬畏自然,大自然从神变成了资源供给者,人们开始按照铃声和“996”来制定作息,用技术的力量来改造自然。 工业革命带来了国家区域间的大分流。欧美工业化国家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在GDP、人口等各项指标与非工业化国家拉开了数量级的差异,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具体而微地,每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不同,总结为“路径有差异,闻道有先后,得道有快慢,术业有专攻”。路径一是通过工业革命自发实现,西方发达国家如英、法、美、德、日、意均如此;路径二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来推进工业化,例如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推进工业化进程,清朝洋务运动也是这个思路;路径三是抢抓机遇、发挥己长,如新加坡、韩国、沙特。 西方的工业化进程并非只有鲜花,尤其在早期阶段也常常以荆棘为伴,是一种==高度消耗和非均衡==的过程。马克思讲过“羊吃人”的故事,土地退耕养羊,农民失去了土地生活无所依靠;有“矿吃人”的故事,挖煤巷道越挖越深越窄,让6、7岁的童工来挖煤;有“机器吃人”的故事,工人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用极低的收入勉强维系着低质量的生存,卓别林《摩登时代》笑中带泪地刻画了一个见了螺丝就拧的工人,钢铁机器把人活生生地搞错乱了。深藏在工业化外衣下的技术主义逻辑成为一个令人爱恨交加的矛舛。 所谓的城市生活也并非粉色的玫瑰。目睹了这一切的狄更斯,在他的后期作品用了很多笔墨来批判维多利亚时期的乱象和艰难,拥挤和贫困,污垢和疾病,所谓“艰难时代”。在他的笔下,伦敦既是一个繁华之都,同时又是一个脏乱不堪、浓雾弥漫、危机四伏的贫困之城。那时伦敦卫生状况非常糟糕,泥泞而拥挤的土路,粪便遍地,疫病爆发,还有严重的偷盗扒窃等社会问题。后来的一百多年,虽然西方社会经过了环境生态整治,大多已恢复了山清水秀,实际上很多是以产业转移到第三世界换来一方平安。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矛盾没有实质性解决==。 工业化大生产==快速迭代了现代战争模式==。武器装备在技术创新驱动下飞跃发展,西方世界崛起的根本因素在于军事的强大。从现代步枪到机枪、克虏伯大炮、V2导弹、原子弹,从蒸汽战舰到航空母舰、核潜艇,从火车到汽车、坦克,从侦察机到轰炸机、战斗机、无人机,从电报到无线电、雷达、卫星通信、宙斯盾、反导系统……新技术源源不断开发并大规模应用于军事领域,军事理论和战术不断迭代,重新定义了人类战争的形式,远距离、大纵深、立体化的现代化战争将来开了各个国家之间的差距,形成了数量级的力量对比。 西方国家通过工业化形成的==生产力优势、科技优势以及武力优势==,用==降维打击==的方式,将西方文明的触角延伸到了全世界。环顾工业革命年代的世界,美洲、澳洲是西方人的新大陆,非洲被吸血瓜分殆尽,传统大国奥斯曼帝国摇摇欲坠,大清帝国在保守和改革中风雨飘摇,印度选择了臣服,日本选择了成为同类,全世界已经几乎没有多少独立国家。到一战爆发前,全球84%的陆地面积被欧洲列强瓜分完毕,当时的欧洲人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中也成立,通过殖民掠夺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享受着数倍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同时也为后发国家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括而言之,==工业文明是玫瑰也是枪炮==。目之所及的种种,社会风尚、价值观、政治制度、经济结构都在按照工业文明逻辑向前奔涌,不懈追求着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和物质生产的最大化。与此同时,人类在自身解放的道路日渐膨胀,文明异化,环境退化,由自然主导的秩序被破坏。尼采感慨“上帝已经死了”。 # 去工业化·再工业化·新工业化 在先后实现了工业化后,各个国家面临着发展路径的新抉择,主要包括: ## 第一,去工业化。 大多数国家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去工业化,==降低制造业比重,将经济重心转向服务业和消费==。去工业化也被认为是向发达国家转变的关键步骤,成为衡量发达国家的一个指标。具体做法是放弃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且利润低的低端制造业,保留先进高端的制造业,搭乘经济全球化便车,通过产业外包、产业转移、转型升级等结构调整手段来保持社会的高效率和高利润率。美国就是去工业化的典型代表,把研发和品牌留在美国,把制造发包给发展中国家,获取微笑曲线价值最高的两端。只是没想到,精打细算的同时也形成了产业空心化,并带来中产阶级萎缩、社会两极分化等的社会问题。 ## 第二,再工业化。 一些发达国家反思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位置后意识到,仅靠“知识经济”来替代“工业经济”无法确保整个社会普惠发展。尤其疫情期间的防疫物资断供更令人警醒,意识到即便是低端制造业也不能全然放弃,否则社会无法正常运转。于是“再工业化”“制造业回流”等战略再度被提上日程。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再工业化并非简单复原和回归,而是==指生产力的先进化、高端化和体系化,沿着智能化和物联网化==的方向向前推进。 ## 第三,新工业化。 一方面是==与智能化数字化相结合==, 2013年德国开始实施工业4.0规划,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推进智能制造; 与之相应,中国于2015年推进了“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另一方面是==与降碳、减污、扩绿相结合==,推进多种新能源、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和化石能源结合,迭代能源动力,推进绿色发展,保护地球家园。 综上所述,“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和新工业化”是一条黑格尔式的螺旋上升过程,伴随着人类从生产力稀缺走向生产力过剩,把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同时也是热力学效率和熵递增的过程。
智能制造CEO
2024年2月17日 16:06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