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
一文读懂工业4.0下的智能工厂
清华大学刘宗巍:基于数字化转型逐步实现研产供销服协同一体化
研产供销服是工业制造企业的主线
数据资产入表指南
数据资产“入表”后,企业如何进行数据治理
成本变利润,数据资产入表,企业新机遇在哪里
五个问题,揭开“数据资源入表”的神秘面纱
北京市企业数据知识产权工作指引(试行)》发布(后附原文及解读
忽见千帆隐映来:数据资源入表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详解数据资产入表
数据资源“入表”全景解析
数据资产入表十问十答
数据资产入表的 内容梳理以及法律解读
高企实操技巧之知识产权篇
知识产权进入财务报表,春天难道真的来了吗
数据入表20问
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实缴操作流程来啦
知识产权实缴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数据资源入表确权:实务路径中关注的五个关键点
知识产权实缴全攻略!
董学耕:论数据产品作为数据知识产权的登记和入表
数据要素全知道系列2:数据资产如何入表
浅议数据资产估值与入表实务操作
数据变现金!有公司靠数据资产入表一夜暴富?
中小企业数据入表合规环节的三大痛点及解决思路!
数据资产入表那些事儿
一文详解数据资产入表的具体实操步骤
一文详解数据资源入表
数字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业务与技术
企业为什么要:上云、用数、赋智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工业社会产业逻辑
数字时代|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无法想象的时代
四次工业革命及其标志性事件
正本清源说工业革命
数字化与国内大循环
敏捷研发转型3个关键步骤、4大转型挑战、5个转型方向和8个关键要素
供应链管理:三个流X数据要素
数字化转型的6个阶段
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流程图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以及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全过程要素
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建模:数字化转型思维
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
“顺势而为”是创业成功的基本逻辑
《孙子兵法》里的四个创业底层逻辑
“独角兽、瞪羚、牛羚、隐形冠军等科技型企业分类
企业架构——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企业架构
如何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与框架?
公司人效计算公式
销售岗位人效配比计算公式
企业架构及数字化架构原理
企业数字化系统整理
CXO
人效
新基建与内循环
intergrate X
数字化转型
中电数据
敏捷供应链
做优做特第一产业做精做强第二产业做大做好第三产业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化可行产品
新公司法让公司进入董事会中心时代
中国公司董事会迈入3.0时代
经理班子
数字化转型的七条规则
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
数字化转型是什么
数转赢未来
一张图看懂企业经营,企业战略的本质,企业数字化转型 Road Map
浪潮工业互联网食品产业数据服务:上云用数赋智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ppt清华大学
怎样快速搞懂一家公司的业务:4张图
浪潮食药健康产业数字化
12种商业模式:长尾模式
商业模式与企业架构
数字化的价值
数字化企业架构
未来95%工人转型新样态生产
数字化运营
PDCA的四个阶段8个步骤
构建战略执行年度PDCA大闭环和12个月度PDCA小闭环,真正化战略为行动
如何推进战略落地,确保经营目标达成的
打通战略-组织-执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战略、流程和组织
流程决定组织
组织是为流程而建,为流程服务
组织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业务流程服务
华为流程化组织建设
把组织能力建在流程上,需要避开哪些坑
关于战略、组织、流程、系统的思考
业务流程驱动企业的组织设计
如何打造流程驱动的组织能力
关于组织流程的8个底层思考
企业用流程化组织战胜人治
基于流程的组织管理
华为的流程化组织
流程如何匹配组织之理论准备篇
流程和流程型组织的构建
企业战略制定及落地
郑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志同道合
呼和浩特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
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分为哪几个阶段进行?
国家标准:数字化转型的五个等级
上云用数赋智-zjty规划
5大业务模块32张ERP解决方案流程图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华为流程化组织建设
华为一向提倡流程化的企业管理方式,任何业务活动都有明确的结构化流程来指导,流程建设把所有人从海量的、低价值的、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关于组织和流程的关系,华为内部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的组织与流程,应像眼镜蛇一样,蛇头不断地追随目标摆动,拖动整个蛇身随之而动,相互的关节并不因摆动而不协调。” 矩阵式组织的特点是采用强大的中央集权控制模式,并具有超强的执行能力。 但它也很容易带来弊端,一是层级过多,二是多头管理。 华为市场体系就包括系统部、代表处、地区部、片联等四个层级,如果再加上EMT,就是五级。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等问题很难避免。 华为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因此华为希望通过构建流程化组织来克服矩阵式管理的弊端。 # —1—华为进行流程化组织建设的原因 从1998年,华为开始聘请IBM进行流程改造,包括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客户关系管理(CRM)等,下决心进行流程化组织的建设。 2003年华为在与英国电信(BT)谈判“21世纪网络”的合作项目时,BT对华为进行了为期4天的资格认证; 认证涉及华为业务管理13个方面,覆盖了从商业计划、客户关系管理到企业内部沟通的纵向管理过程,以及从需求获得、研制生产到安装交付的横向管理过程的所有环节。 BT的认证官在最后总结时说:“你们(华为)是一个万花筒、百宝箱,还是一个博览会。业界所有管理工具你们都有,但都是散落各处的零配件,看不到一个覆盖全流程的系统(system)。” 华为以为通过IPD、ISC、CRM的建设已穿好“美国鞋”,没想到仅仅是及格水平。 在BT看来,华为所有的流程都是一段一段的,每段都是“李云龙”,各自为战,各显神通,但是没有统一数据/IT、统一语言、统一方法。 任正非对此打了一个比方作反思:“在座的很多人过去曾经是个人英雄,所以一唱歌就唱激动人心的《真心英雄》,这可能是不对的。” 华为前副总裁费敏认为,流程的核心是要反映业务的本质,尤其是完整系统地反映业务的本质。 企业三大业务流(产品开发、销售、服务),对应三个流程系统(IPD、LTC、ITR),基于三大流程建设的管理体系,既是运营系统,也是业务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组织中,即实现流程化的组织建设和运作。 一个企业组织存在的意义还是必须回到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 华为定义的IPD、LTC、ITR三大流程体系,即是从响应客户需要(端)出发,到满足客户需求(端),高度对准客户价值,实现端到端打通,并坚决按流程来确定责任、权力,以及角色设计,逐步淡化功能组织的权威。 # —2—解析华为流程化组织 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三大业务流程体系基本打通,华为终于建成了一套自己的世界级的管理体系。 企业之间的竞争,说穿了是管理竞争。 任正非说,华为最后能留下的财富只有两样: 一是管理框架、流程与组织支撑的管理体系; 二是对人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那么,什么是流程化组织? 简单说,就是基于流程来分配权力、资源以及责任的组织。 组织流程化的目的是什么呢? 流程化的终极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但从内部来说,通过对确定性的、海量重复的工作进行流程固化,可以大大提高业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解放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他们可以把精力与智慧放到不确定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上去,把人的价值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个流程化组织与职能型组织有什么差异呢?流程化组织与职能型组织对比如下图所示。  ▲流程化组织与职能型组织对比 流程化组织主要是为一线作战服务,流程是手段,支撑一线、服务市场才是目的。纵观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三个主业务流,各有自己的目标。 华为的定义如下所述: ◆ IPD(集成产品开发):包括客户需求、产品规划、项目任务书、产品开发、上市、生命周期。IPD运行的主体是PDT(产品开发团队),聚焦解决产品开发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运作成本问题。 ◆ LTC(线索到回款):包括市场线索、机会、投标、合同订单、制造发货、安装验收、回款。LTC运行的主体是代表处,尤其是代表处的销售项目团队和交付项目团队,聚焦解决售前行销、销售、售后交付服务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运作成本问题。 ◆ ITR(问题到解决):客户投诉,网上提问,问题解决。 华为把流程分为运作流程、使能流程和支撑流程三大类,共有15个一级流程(未含消费终端的渠道管理流程),如下表所示。  ▲运作流程、使能流程和支撑流程 ◆ 运作流程:也叫价值创造流程,包括集成产品开发(IPD),从市场到线索(MTL),从线索到回款(LTC),从问题到解决(ITR),这四个流程属于客户界面的流程。 ◆ 使能流程:用于支撑业务流程的成功,包括战略、交付、供应、采购等能力,强化价值创造的效果。 ◆ 支撑流程:属于平台类的流程,包括人力资源、财经等,提供企业公共服务,属于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华为各业务流程一般又分为L1、L2、L3、L4、L5、L6等六层。  ◆ L1、L2、L3:这三层主要是业务方向和洞察力性质的流程,体现管理团队对业务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考,明确各项业务的价值,对执行层面的流程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 L4、L5:明确各项业务的业务逻辑、具体做事的方法,牵引业务持续优化,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L6:主要包括指导书、模板、检查表(通用+本地化),通过这些提供基础性支撑,固化能力,便于经验复制和传播。 L1、L2、L3这三级流程的权限在集团; L4级允许地区部等执行组织做本级业务适配,但必须报集团批准; L5、L6,属于本地化流程,可授权代表处等基层组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配,以保障整体流程体系做到主干清晰,末端灵活,既有政策导向和业务方法,又有基层的最佳实践。 华为还为每一个L1流程任命全球流程责任人(GPO),基于公司发展战略,GPO负责流程和流程管理团队建设、打造流程执行力文化,以及流程的推行和改善等,确保流程高效运作。 —3—流程化组织的两点认知 对于流程化组织还有很重要的两点认识: 一是,流程承载的是业务,服务的是目标导向,不可以彰显权力。 一旦把流程当作权力来用,流程节点就变成了一个个“铁路道岔”,每个人都想扳一下 高铁之所以那么快,就是因为列车通过每一个站点,只要是在流程和规则范围内,就无须审查和控制。 真正流程化的组织是反官僚化、去部门墙的。 二是,一个企业究竟是组织调用流程,还是流程调用组织? 企业最核心的流程是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客户价值输出的活动,它以业务为需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根本。 因此,流程是第一位的,组织是第二位的,虽然组织与流程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但当组织和流程不一致时,调整的应该是组织,也就是流程来调用组织,组织来匹配流程,组织只有在流程中创造价值才能获得成长机会。 关于组织和流程的关系,华为内部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的组织与流程,应像眼镜蛇一样,蛇头不断地追随目标摆动,拖动整个蛇身随之而动,相互的关节并不因摆动而不协调。”
智能制造CEO
2024年8月8日 17:27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