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精深加工
大豆调质塔常见故障与维修实践
粮油行业调质塔蒸汽系统设计及阀门配置要求
大豆调质温度、湿度的控制效果
浸出油厂降低溶剂消耗的措施
毛油精炼
小麦胚芽油的生产工艺
大豆精深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
大豆油浸出生产工艺
大豆油浸出精炼设备
豆一、豆二、豆粕、豆油
俄罗斯蛋白豆
低温豆粕生产工艺
四种常见的大豆蛋白制品
进口非转基因大豆
双鸭山市集贤县大豆产业发展
大豆蛋白提取生产线
低温脱脂大豆粕的低丰度蛋白提取和高丰度蛋白去除条件的优化
“两头两尾”让大豆变“金豆”
禹王牌豆油:一份坚守,一滴“放心油”
豆粕高温和低温豆粕的区别?
大豆低温脱溶工艺
浸出车间
预处理
自由气体中溶剂的回收
浸出油的危害!
浸出车间操作规程
浸出厂的开车和停车操作
混合油负压蒸发的要点研讨
混合油蒸发工艺和设备结构分析
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
大豆压榨成本系统改善
植物油压榨工艺和浸出工艺有何区别?浸出工艺常用的有机溶剂有哪些?
浸出工艺和压榨工艺,二者并无优劣之分
别被误导!压榨油也有健康隐患
为什么说浸出法制油工艺先进?食用浸出油安全吗?
混合油汽提的原理和设备结构分析
关于提升我国油脂工程技术浅见
浸出车间蒸脱机结构及关键操作参数控制
浸出工厂的技术创新
浸出车间改造方案
低温脱溶机关键技术的研究
低温大豆粕项目降低溶剂消耗的系统性思考及实践
一种豆粕的低温脱溶系统的制作方法
大豆色选机工作原理
浸出车间尾气回收系统
高蛋白大豆品种
2022年中国大豆产业数据分析简报
大豆品种
2023粮食生产情况
大豆和小豆
中国植物志 在线
生物分类系统
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的通知
十大农学家
古代机关术
古代建筑师
现代十大科学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红薯粉
木薯淀粉和红薯淀粉
淀粉类价格
全球、美国和中国玉米市场分析
世界粮食格局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工业乙醇
饲料行业和宠物饲料
生姜综合利用
耕地上能种什么?不能种什么?
基本农田五不准六不批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差别有多大
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涉农企业
大豆组织蛋白和拉丝蛋白
大豆拉丝蛋白
大豆肽的几种常见制备方法
大豆综合利用
脂肪酸
脂肪酸与皮肤的关系
中国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名录2023版
大航海与人口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为什么导致了我国增加几亿人口呢
中国古代从国外引进蔬菜、水果盘点,它们的落户经历有多么曲折
2023中国农业500强
食用油业青铜王者之阶
新乡粮油
阳西
基础调味料——酱油行业
食醋行业分类、商业模式分析
市场容量和行业集中度
浸出车间问题分析
预处理车间问题分析
饺子皮做法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浸出油厂降低溶剂消耗的措施
溶剂消耗简称溶耗是反映浸出油厂生产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浸出油厂溶耗高不仅有损企业的效益,增加企业的加工成本,同时与国家提倡节能减排政策相违背,更重要的是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安全,应引起浸出油厂的高度重视。  溶耗分为不可避免和可避免两部分,不可避免的溶耗包括毛油、成品粕、废水含的溶剂和尾气中带走的溶剂量;可避免的溶耗指跑、冒、滴、漏造成的溶剂损耗量。由于受加工工艺和加工原料的不同,一般不可避免的溶耗为0.3—1.5 kg/t料。 根据个人从业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介绍: 一、不可避免的溶耗 (一)降低毛油中的溶剂含量,毛油残溶小于100 ppm 1.提高混合油浓度 一般以原料含油为基础,混合油浓度在此基础上增加5—10%;掌握好溶剂比,未采用膨化工艺的制油线,溶剂比一般0.8—1:1;而采用膨化工艺的制油线的溶剂比为0.5—0.8:1较好;不同工艺略有变动。 2.控制好蒸发器出油温度 常压下1#蒸发器出油温度:75—80℃;2#蒸发器出油温度:95—115℃;汽提塔的出油温度为125℃左右。 负压下1#蒸发器出油温度:60—70℃;2#蒸发器出油温度:100—110℃;汽提塔的出油温度为110—115℃。 3.控制好直接蒸汽质量和用量 直接蒸汽含水多和用量大,会造成汽提塔液泛,毛油中的溶剂含量超标;可加汽水分离器或者把直接汽加热成过热直接汽提高蒸汽质量,减少汽提塔液泛。 4.蒸发量一定要均匀,不可忽大忽小,否则会造成1#、2#蒸发器液泛和汽提塔脱溶不干净,致使毛油残溶不稳定,甚至超标。 5.对混合油进行沉淀或过滤,除去其中的有机和无机杂质,减少蒸发系统结垢和液泛。 (二)降低粕中的溶剂含量,成品粕残溶含量小于700 ppm 1.清选出来的土杂全部接出,由于土杂透气性差,土杂中的溶剂不易蒸脱出来,会残留在豆粕中;不仅会造成粕残溶超标,同时也影响粕残油。 2.控制好胚片厚度0.3—0.4mm较合适,太薄溶剂渗透效果差,湿粕含溶剂量大;太厚粕中的溶剂不宜蒸脱出来;坚决杜绝跑生现象,跑生豆粕中的溶剂含量严重超标。 3.入浸料水分控制因采用的浸出器不同也略有不同:平转型浸出器入浸水份8—9%,拖链型浸出器入浸水份9—9.5%,环形浸出器入浸水份10—12% 4.调节喷淋量和喷淋情况,尽量延长沥干时间,降低湿粕含溶剂量,湿粕含溶量小于30%为宜,采用膨化工艺效果更好。 5.控制好直接蒸汽的质量和用量,减少豆粕结块,结块豆粕蒸汽不宜吹透,里面的容剂不宜蒸出来,造成粕中的溶剂严重超标。 6.增加蒸脱时间。调高蒸脱层料位,延长湿粕蒸脱时间,尽可能降低粕中的溶剂含量。 7.经常检查新鲜溶剂是否带水,假若新鲜溶剂带水,大量溶剂随湿粕带到蒸脱机中,会造成蒸脱机负荷增大,同时也会造成豆粕结块,致使粕中溶剂严重超标。 (三)降低废水中的溶剂含量小于15 ppm 蒸煮罐水温控制在92—95℃较合适,温度太高蒸汽用量大,冷凝器冷凝效果差;太低废水中的溶剂含量偏高。不同工艺参数略有变化。 (四)自由气体中的溶剂回收 1.自由气体中的溶剂可先用浓混合油进行吸收,然后进行冷凝和石蜡回收。 2.加装石蜡喷射泵,改一次石蜡吸收为二次石蜡吸收,增加吸收效果,必要时可停尾气风机,减少尾气排放,使其排放量小于2立方米/吨料,尾气中的溶剂含量小于15g/立方米。 3.吸收塔的石蜡温度小于40℃;解析塔的石蜡温度控制在115—120℃为宜。适当开启解析塔直接汽(0.02—0.1Mpa),增强解析塔解析效果;经常排出石蜡中废水,增强石蜡吸收效果;有些由于没有石蜡沉淀箱,为了减少因排水而造成的石蜡损失,一般不开直接汽,这样解析效果并不好;为了达到较好的吸收效果,富油中的溶剂含量一般小于5%,贫油中的溶剂含量小于0.5%。 4.经常检查吸收塔中的填料的结垢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清洗,最好在石蜡吸收系统加装过滤装置,保证石蜡干净,定期清理过滤器里的杂质;有条件的最好加上自由气体净化装置,减少自由气体中的粕末,使自由气体在吸收塔中出气畅通,维持系统负压,减少系统跑冒滴漏。 5.可将尾气风机系统加装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系统压力情况自动调节,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6.冷凝器配备和布局要合理。单个冷凝器面积不能太大,太大循环水流速低,效果差;冷凝器的进水方式有串联、并联、混合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串联式进水方式效果较好;循环水泵配备要科学,否则不是造成能源浪费,就是水流量不足,冷凝效果差。 (五)原料品质造成的 未成熟油料中的有大部分低分子糖,还没有完全合成高分子脂肪,低分子糖对溶剂的吸附能力较强,不利于溶剂的脱除;霉变的油料引起高分子物质分解成的低分子物质,对溶剂的吸附能力也较强,不利于溶剂的脱除。 二、可避免的溶剂消耗 (一)设备的跑冒滴漏造成的 1.设备本身质量存在问题。 在采购时尽量采购正规厂家的设备,减少设备故障。 2.人为因素引起的。 在检修过程中因人的主观因素造成法兰、仪表、视镜、传动轴等处跑冒滴漏现象,通过对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检修质量。 (二)由于工艺不够完善造成的。 通过工艺调整和添加设备,达到合理利用车间内部能量,减轻冷凝器负荷,增加冷凝效果。 (三)溶剂质量的好与坏对溶耗也有直接的影响。 流程越宽溶耗相对越高,也于沸点的高与低有关,,低沸点成分虽然容易从湿粕中蒸脱掉,但是不易冷凝回收,高沸点成分虽不易蒸脱,但是易于冷凝回收。因此选用流程窄、沸点合理的溶剂,有利于溶耗的降低。 三、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和生产现场管理。 (一)严格执行车间操作规程,不准操作人员随意简化工序,加强各工序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车间连续正常运行为前提。 (二)勤看、勤听、勤思考、勤动手,操作应正规熟练,小故障及时维修排除,保证设备连续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停机;加强设备巡查,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特别是一些看不见的跑冒滴漏情况,尽量减少溶剂损失;保证系统微负压,能够减少漏点,避免不必要的溶剂损失。 (三)建立节能降耗奖励制度,责任量化到人;建立故障追究制度,减少故障率,提高设备运转率,既实现了数据化管理,又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在油脂加工厂,浸出车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车间,溶耗是浸出车间的主要技术指标,溶耗消耗的高低,不仅影响企业的加工成本,而且更主要影响油粕的质量和生产安全及操作人员的健康,所以在油脂浸出过程中,必须千方百计降低溶剂消耗。以一个日处理80t的浸出车间为例,溶耗为8kg/t,按全年加工24 000t油料计算,年消耗溶剂192t;若溶耗降为6kg/t,全年只消耗溶剂144t。按溶剂吨价为 6 000 元计,则节约成本28万元,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支出。故无论从经济效益上,还是从安全上来讲,降低溶剂消耗都十分重要。 下面是在降低溶剂消耗方面采取的几个措施。 1 混合油的蒸发 混合油中的溶剂和油的分离,目前还是通过第一长管、第二长管蒸发器,碟式汽提塔进行分离,为保证浸出油的质量,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必须保证混合油的流量均匀,否则会使蒸发设备负荷不均,温度不易控制,而容易产生翻罐,增加溶剂的消耗; ②要保证蒸汽压力的稳定,蒸汽压力不能低于0.5MPa,低于该压力就不能生产; ③对蒸发设备要定期清理,每季度不能少于一次,保证蒸发管壁、壳体不结垢,使设备运行达到最佳效果。 2 分水系统 分水器是溶剂、水混合使用的关键设备。不论采用什么形状的分水器,溶剂、水的混合液在容器内的停留时间要保证在30s左右,溶剂排口与水排口要根据容器的大小来严格计算。新鲜溶剂罐要定期排水,严防新鲜溶剂带水使物料吸水膨胀搭桥造成某部位堵塞带来不必要的拆卸,使溶剂外泄。分水器的自由气体排出管要通畅,防止分水器内的压力过大,使溶剂液位下降,从排水管外流。车间外应设水封池,一旦溶剂外泄,可以回收。 3 尾气的回收 浸出车间的自由气体也是影响溶剂消耗的因素之一。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浸出器每加入1t物料时会带入2~2.5kg空气,这时自由气体在排出车间时会带走1kg以上的溶剂,如果直接排放,污染环境,增加安全隐患,溶耗增大。所以室外应设冷凝回收装置回收尾气。 4 湿粕烘干蒸脱 浸出后的湿粕含有35%~45%的溶剂,由于含溶量大,脱溶蒸烘系统负荷大,增加蒸汽消耗。我公司对湿粕刮板机座进行如下改造: ①增加了滴干系统,将原刮板机座抬高40~50cm,长度、宽度不变,在中间加一层钢板过滤网,从浸出器出来的湿粕先进行短暂沥干,可以减少一部分溶剂的蒸发; ②将原来垂直输送的湿粕刮板改为30°输送,防止筒体堵塞,导致溶剂大量外泄; ③在湿粕刮板机座底部向上2m处将刮板中间层改为钢板筛网,对湿粕进行第二次沥干,进一步减少湿粕含溶。湿粕进入烘干机后,必须严格控制料层高度,温度不低于80℃,蒸脱层底板蒸气孔进行均匀喷汽,不能留死角。改造后,减轻了烘干机脱溶的负荷,保证了成品粕的引爆试验合格。 5 减少溶剂的跑、冒、滴、漏 浸出车间各传动部位的轴承受到磨损,以及各阀门、管件、视镜等部位,因密封不好,容易造成溶剂的跑、冒、滴、漏,同时形成安全隐患,特别是夏季生产时,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要做到勤看、勤摸、勤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要加强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降低溶耗是完全可能的。
智能制造CEO
2023年12月8日 12:31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