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精深加工
大豆调质塔常见故障与维修实践
粮油行业调质塔蒸汽系统设计及阀门配置要求
大豆调质温度、湿度的控制效果
浸出油厂降低溶剂消耗的措施
毛油精炼
小麦胚芽油的生产工艺
大豆精深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
大豆油浸出生产工艺
大豆油浸出精炼设备
豆一、豆二、豆粕、豆油
俄罗斯蛋白豆
低温豆粕生产工艺
四种常见的大豆蛋白制品
进口非转基因大豆
双鸭山市集贤县大豆产业发展
大豆蛋白提取生产线
低温脱脂大豆粕的低丰度蛋白提取和高丰度蛋白去除条件的优化
“两头两尾”让大豆变“金豆”
禹王牌豆油:一份坚守,一滴“放心油”
豆粕高温和低温豆粕的区别?
大豆低温脱溶工艺
浸出车间
预处理
自由气体中溶剂的回收
浸出油的危害!
浸出车间操作规程
浸出厂的开车和停车操作
混合油负压蒸发的要点研讨
混合油蒸发工艺和设备结构分析
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
大豆压榨成本系统改善
植物油压榨工艺和浸出工艺有何区别?浸出工艺常用的有机溶剂有哪些?
浸出工艺和压榨工艺,二者并无优劣之分
别被误导!压榨油也有健康隐患
为什么说浸出法制油工艺先进?食用浸出油安全吗?
混合油汽提的原理和设备结构分析
关于提升我国油脂工程技术浅见
浸出车间蒸脱机结构及关键操作参数控制
浸出工厂的技术创新
浸出车间改造方案
低温脱溶机关键技术的研究
低温大豆粕项目降低溶剂消耗的系统性思考及实践
一种豆粕的低温脱溶系统的制作方法
大豆色选机工作原理
浸出车间尾气回收系统
高蛋白大豆品种
2022年中国大豆产业数据分析简报
大豆品种
2023粮食生产情况
大豆和小豆
中国植物志 在线
生物分类系统
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的通知
十大农学家
古代机关术
古代建筑师
现代十大科学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红薯粉
木薯淀粉和红薯淀粉
淀粉类价格
全球、美国和中国玉米市场分析
世界粮食格局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工业乙醇
饲料行业和宠物饲料
生姜综合利用
耕地上能种什么?不能种什么?
基本农田五不准六不批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差别有多大
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涉农企业
大豆组织蛋白和拉丝蛋白
大豆拉丝蛋白
大豆肽的几种常见制备方法
大豆综合利用
脂肪酸
脂肪酸与皮肤的关系
中国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名录2023版
大航海与人口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为什么导致了我国增加几亿人口呢
中国古代从国外引进蔬菜、水果盘点,它们的落户经历有多么曲折
2023中国农业500强
食用油业青铜王者之阶
新乡粮油
阳西
基础调味料——酱油行业
食醋行业分类、商业模式分析
市场容量和行业集中度
浸出车间问题分析
预处理车间问题分析
饺子皮做法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大豆调质温度、湿度的控制效果
植物油籽在加工制油的工程中,都离不开预先的调质软化,或炒制环节。在现代化的大豆加工过程中,立式调质塔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应如何操作,如何调节大豆在调质塔各加热层、热风层中的加热量及风量、风温,使大豆在调质塔的各加热层中的升温幅度,水份调节效果更为有利,对大豆的调质软化效果最为合理?对于此题目,想与大家作一个交流,以期共同提高。 在调质操作的过程中,大豆在日常温度下,从顶部的进口处进入调质塔,并在重力的作用下,由第一层逐层向下流动,大概经过30-45分钟,从调质塔底部的出口处流出。在此过程中,大豆被逐渐加热,至出口处时,大豆的温度被加热到65-70摄氏度左右,大豆的水份被调节到10-10.5%左右,以满足后期的加工需求。 采用何种方式加热大豆,才能使大豆调质过程最为合理?让我们以一台由加热层、热风层等组成的共11层的调质塔为例,来分析可能的几种加热方式。大豆在调质塔中的加热过程有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三种形式:如图1,图2,图3所示。图中的横坐标表示调质塔从上到下的层数,纵坐标表示大豆在调质塔各层中被加热到的温度值。 图1表示,调质塔各层的加热,使大豆在每一层被加热的幅度比较均匀,升温曲线近似为一条倾斜的直线。  图1 均匀加热 图2表示,在大豆刚进入到调质塔的前几层中,大豆被缓慢加热,大豆升温的幅度较小。在后面的几层中,大豆被加热的幅度逐渐加大,温度快速上升,直至在调质塔底部的出口处,被加热到设定的温度。  图片图2 缓加热 图3表示,一旦大豆进入到调质塔内,就在前几层中,大豆被快速加热升温,当大豆流入到调质塔的中段时,其温度已经接近调质所要求的温度。在调质塔的后半段中,大豆继续被加热,并使温度被保持在65-70度的范围内,直至出口处。  图3 快速加热 这三类加热方式,哪一种最为合理、有效?大家可以依据所学理论和实际经验进行分析、讨论,各抒己见。但是,其目的还是要了解各自的调质塔,要经过多次的实际测量,来得出各自调质塔的实际加热曲线。并分析总结现在的加热状态属于哪一类加热方式,其加热方式是否为最理想的状态?否则,是否需要改善,如何改善? 为了获得理想的调质效果,大豆被加热后,应该保温一段时间,使大豆内外均匀受热,所有细胞的内部都可以发生相似的变化,起到缓苏的作用,以有利于细胞中油滴粘度的下降,或增加其流动性。同时,大豆内部的多余水份,也可以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比较均匀的受热、挥发,有充分的时间散发到大豆表面,可以更加有效的溶入到热风中,并随热风被带出调质塔。所以,对于以上三类加热方式,个人认为,图3所示的加热方式最为合理。 对于调质塔热风的使用,应该在大豆合理加热的基础上,通过控制、调整风机的风量和风温来调节加热过程,使大豆在调质塔的出口处达到温度要求的同时,其水份含量能够保持在10-10.5%的范围内。 从大豆调质处理的过程可以了解到,在调质塔最上面的几层,大豆的温度相对较低,大豆内部的水份受热挥发的数量较少。但是,高温而小流量的热风,有助于加速大豆的均匀加热过程。在调质塔的中下部,大豆的温度相对较高,处于继续升温并保温、缓苏阶段,在此阶段,适当较高温度的热风可以有效的去除大豆中多余的水份。另外,在缓苏阶段,从大豆内部挥发出来的多余水汽,在豆皮中积聚、膨胀,使大豆皮犹如被吹大的气球。这一现象从客观上撕裂了豆皮与豆仁之间的粘合,使豆皮与豆仁之间产生间隙,有利于大豆在破碎后的脱皮效果。 现有许多调质塔,在顶层设计了两到三层的进风层,在调质塔的上、中、下段中均匀分布。当大豆进入到进风层时,会因其中的水份挥发及溶入到热风中,大豆的温度可能会下降,从而影响到大豆的整体加热过程,使加热曲线出现波折,如图4所示。  图4 干燥风对温升的影响 这种温度的波折,会影响大豆调质处理的效果及能量使用的效率。对于已经在使用中的调质塔,首先要检测调质塔各层的实际温度,得出相应的加热曲线,再对曲线进行仔细的分析。根据加热曲线的实际状况,及如何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来调节热风的风量和风温,以求达到保温及调节大豆含水的最佳效果。 另外,现在还有一种方法,在调质塔进口处的第一、第二层加装了预热节能层,利用蒸汽冷凝水的余热等对大豆进行预加热,以减少能源的使用量。这样做,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其加热能力肯定不如间接蒸汽加热的效果好,而且容易形成如图2所示的加热趋势。个人认为,如果一台调质塔已经加装了余热节能层,就应该在预热层下面的属个加热层中,尽量加大热能的使用量,使加热过程能表现的如图5所示。使大豆在调质塔的中后部温度还能接近65-70度,达到类似于图3所示的效果。  图5 匀速加热 当然,对于将来新设计的调质塔,为节省能源,可以考虑将预热节能层设计到调质塔靠近出口处的数层中,用于大豆的保温缓苏阶段。
智能制造CEO
2023年12月8日 12:50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