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精深加工
大豆调质塔常见故障与维修实践
粮油行业调质塔蒸汽系统设计及阀门配置要求
大豆调质温度、湿度的控制效果
浸出油厂降低溶剂消耗的措施
毛油精炼
小麦胚芽油的生产工艺
大豆精深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
大豆油浸出生产工艺
大豆油浸出精炼设备
豆一、豆二、豆粕、豆油
俄罗斯蛋白豆
低温豆粕生产工艺
四种常见的大豆蛋白制品
进口非转基因大豆
双鸭山市集贤县大豆产业发展
大豆蛋白提取生产线
低温脱脂大豆粕的低丰度蛋白提取和高丰度蛋白去除条件的优化
“两头两尾”让大豆变“金豆”
禹王牌豆油:一份坚守,一滴“放心油”
豆粕高温和低温豆粕的区别?
大豆低温脱溶工艺
浸出车间
预处理
自由气体中溶剂的回收
浸出油的危害!
浸出车间操作规程
浸出厂的开车和停车操作
混合油负压蒸发的要点研讨
混合油蒸发工艺和设备结构分析
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
大豆压榨成本系统改善
植物油压榨工艺和浸出工艺有何区别?浸出工艺常用的有机溶剂有哪些?
浸出工艺和压榨工艺,二者并无优劣之分
别被误导!压榨油也有健康隐患
为什么说浸出法制油工艺先进?食用浸出油安全吗?
混合油汽提的原理和设备结构分析
关于提升我国油脂工程技术浅见
浸出车间蒸脱机结构及关键操作参数控制
浸出工厂的技术创新
浸出车间改造方案
低温脱溶机关键技术的研究
低温大豆粕项目降低溶剂消耗的系统性思考及实践
一种豆粕的低温脱溶系统的制作方法
大豆色选机工作原理
浸出车间尾气回收系统
高蛋白大豆品种
2022年中国大豆产业数据分析简报
大豆品种
2023粮食生产情况
大豆和小豆
中国植物志 在线
生物分类系统
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的通知
十大农学家
古代机关术
古代建筑师
现代十大科学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红薯粉
木薯淀粉和红薯淀粉
淀粉类价格
全球、美国和中国玉米市场分析
世界粮食格局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工业乙醇
饲料行业和宠物饲料
生姜综合利用
耕地上能种什么?不能种什么?
基本农田五不准六不批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差别有多大
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涉农企业
大豆组织蛋白和拉丝蛋白
大豆拉丝蛋白
大豆肽的几种常见制备方法
大豆综合利用
脂肪酸
脂肪酸与皮肤的关系
中国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名录2023版
大航海与人口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为什么导致了我国增加几亿人口呢
中国古代从国外引进蔬菜、水果盘点,它们的落户经历有多么曲折
2023中国农业500强
食用油业青铜王者之阶
新乡粮油
阳西
基础调味料——酱油行业
食醋行业分类、商业模式分析
市场容量和行业集中度
浸出车间问题分析
预处理车间问题分析
饺子皮做法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MTKNNFV05561J7W.html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说,到2021-2025年的“十四五”的期末,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其中谷物缺口约为2,500万吨。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依然较为严峻,尤其是饲料作物缺口依赖进口程度依然较深。 目前,我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3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接近1.44亿吨,同比增长9.1%;累计进口金额518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7%。我国对外进口粮食依然保持较高增速。 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96亿吨。也就是说,我国今年进口粮食占国内总产量的比例已经超过20%。 中国三大主粮为大米、小麦和玉米。虽然国务院新闻办曾声明,我国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然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除大米进口有所减少外,小麦进口量仍大增近三成;而用于饲料的玉米、大豆等粮食仍高度依赖进口,今年以来这两类粮食进口量仍在大增。 因此,未来我国口粮虽然即使能做到完全的“自给自足”,但饲料粮食仍高度依赖进口。同时,由于饲料粮不足,我国将小麦和水稻口粮用于饲料粮的比重也不断提升,导致我国口粮自给率也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介绍,我国食物自给率从2000年的93.6%下降到2020年的65.8%,其中大豆的自给率只有17%,大部分是要靠进口。 总之,我国整体粮食自给率远远低于口粮自给率,我国粮食缺口问题仍较为严峻。 海关数据显示,口粮方面,今年1-11月,我国小麦进口总量达到1130万吨,同比增加约28.5%;我国稻米累计进口量237万吨,同比下降约60%。 饲料粮食方面,我国今年1-11月玉米进口量共计2219万吨,同比增加12.3%。1-11月大豆累计进口量为9190万吨,同比增加约15%。值得注意的是,大豆作为最重要的饲料粮之一,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粮食种类,大豆每年进口量已经占全部消耗量的80%以上,对进口依赖度也最深。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豆的进口依赖度已经接近90%高位。 我国粮食自给率为何呈现逐年下滑趋势?我国定位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角色和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农耕地锐减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制造业领域,我国廉价的劳动力红利,奠定了制造业腾飞的基础。 但我国的农业则几乎正好相反。据官方数据统计,我国粮食种植的人工和土地成本都明显高于美国,如小麦每亩的成本近1000元人民币,而美国仅318元,我国的粮食种植成本几乎是美国的三倍多。 我国粮食进口国集中度很高,高度依赖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尤其是过度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潜在地缘政治风险极高的国家。 数据显示,我国的粮食进口来源国中,美国为第一大粮食进口来源国,占进口比重高达37.3%。一旦这些国家内部出现动荡或中美、中巴关系出现紧张,我国短期内很难找到出口庞大数量粮食的可替代的进口国家。 我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我国小麦排名前三位的进口国分别是:澳大利亚进口678.5万吨,占比60%;加拿大进口220万吨,占比19.5%;美国进口89.5万吨,占比8%。 我国大豆排名前三位的进口国分别是:从巴西进口6498万吨,占比70.7%;从美国进口2263万吨,占比24.6%;从阿根廷进口占比1.7%。 我国玉米排名前三位的进口国分别是:巴西进口玉米879.5万吨,占比39.6%;美国进口649.7万吨,占比29.3%;乌克兰进口539万吨,占比24.3%。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进口粮食多由大型跨国粮商集团掌控,他们的业务遍及全球,而且高度控制着主产国大多数港口、铁路等运输设施,控制着全球80%的粮食贸易量。因此,我国粮食进口依赖的背后是国际巨头垄断的风险,同样对我国粮食进口安全存在威胁。 尤其是,我国大量粮食是从海路上进口,一旦地缘冲突爆发,我国的粮食贸易海路被切断,可能会出现超预期的风险。 例如,马六甲海峡和巴拿马运河堪称为“粮食运输咽喉”,对我国粮食海运来说尤为关键。马六甲海峡最窄处的宽度仅约 1.7 英里,堪称天然瓶颈,极易封锁,目前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而美国与这些国家都有着紧密的防务关系。去年2月,美国曾批准向印度尼西亚出售价值了高达140亿美元的军火。如果这些咽喉地带发生摩擦,对我国粮食运输的影响不可低估。 目前,我国虽有陆路“中欧班列”等,但运输能力仍较为有限,绝大部分原油和粮食等贸易都依然靠从苏伊士运河、过印度洋、穿红海、然后走马六甲海峡,而这些咽喉地带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总之,我国对粮食进口依赖度的加深,则意味着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地缘政治局势下,粮食安全风险也在增大。因此,如何尽可能减少粮食对进口依赖度,则是当前我国需要解决的头等重要问题之一。
智能制造CEO
2024年1月29日 14:03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