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精深加工
大豆调质塔常见故障与维修实践
粮油行业调质塔蒸汽系统设计及阀门配置要求
大豆调质温度、湿度的控制效果
浸出油厂降低溶剂消耗的措施
毛油精炼
小麦胚芽油的生产工艺
大豆精深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
大豆油浸出生产工艺
大豆油浸出精炼设备
豆一、豆二、豆粕、豆油
俄罗斯蛋白豆
低温豆粕生产工艺
四种常见的大豆蛋白制品
进口非转基因大豆
双鸭山市集贤县大豆产业发展
大豆蛋白提取生产线
低温脱脂大豆粕的低丰度蛋白提取和高丰度蛋白去除条件的优化
“两头两尾”让大豆变“金豆”
禹王牌豆油:一份坚守,一滴“放心油”
豆粕高温和低温豆粕的区别?
大豆低温脱溶工艺
浸出车间
预处理
自由气体中溶剂的回收
浸出油的危害!
浸出车间操作规程
浸出厂的开车和停车操作
混合油负压蒸发的要点研讨
混合油蒸发工艺和设备结构分析
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
大豆压榨成本系统改善
植物油压榨工艺和浸出工艺有何区别?浸出工艺常用的有机溶剂有哪些?
浸出工艺和压榨工艺,二者并无优劣之分
别被误导!压榨油也有健康隐患
为什么说浸出法制油工艺先进?食用浸出油安全吗?
混合油汽提的原理和设备结构分析
关于提升我国油脂工程技术浅见
浸出车间蒸脱机结构及关键操作参数控制
浸出工厂的技术创新
浸出车间改造方案
低温脱溶机关键技术的研究
低温大豆粕项目降低溶剂消耗的系统性思考及实践
一种豆粕的低温脱溶系统的制作方法
大豆色选机工作原理
浸出车间尾气回收系统
高蛋白大豆品种
2022年中国大豆产业数据分析简报
大豆品种
2023粮食生产情况
大豆和小豆
中国植物志 在线
生物分类系统
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的通知
十大农学家
古代机关术
古代建筑师
现代十大科学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红薯粉
木薯淀粉和红薯淀粉
淀粉类价格
全球、美国和中国玉米市场分析
世界粮食格局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工业乙醇
饲料行业和宠物饲料
生姜综合利用
耕地上能种什么?不能种什么?
基本农田五不准六不批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差别有多大
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涉农企业
大豆组织蛋白和拉丝蛋白
大豆拉丝蛋白
大豆肽的几种常见制备方法
大豆综合利用
脂肪酸
脂肪酸与皮肤的关系
中国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名录2023版
大航海与人口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为什么导致了我国增加几亿人口呢
中国古代从国外引进蔬菜、水果盘点,它们的落户经历有多么曲折
2023中国农业500强
食用油业青铜王者之阶
新乡粮油
阳西
基础调味料——酱油行业
食醋行业分类、商业模式分析
市场容量和行业集中度
浸出车间问题分析
预处理车间问题分析
饺子皮做法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2022年中国大豆产业数据分析简报
大豆(学名:Glycine max (Linn.) Merr.)通称黄豆,属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荚果肥大,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有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花期6-7月,果期7-9月。 大豆原产中国,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也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大豆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较谷类和薯类食物高出2.5 ~ 8倍,除糖类较低外,其他营养成分都高于谷类和薯类食物,是一种理想的优质植物蛋白食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根据大豆的种子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它大豆、饲料豆。 图表1:大豆分类及介绍  1.全球大豆产业现状 1.1.种植面积及产量 从全球范围看,大豆种植面积、产量相对较多的国家/地区为巴西、美国、阿根廷、印度、中国、巴拉圭、俄罗斯、加拿大、乌克兰、玻利维亚、乌拉圭、印度尼西亚等。根据USD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大豆种植面积为19.38亿亩,同比2020年(19.04亿亩)增长了0.34亿亩,增幅约1.78%;2021年全球大豆产量为3.66亿吨,同比2020年(3.53亿吨)增长了0.13亿吨,增幅约3.55%。 图表2:全球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趋势  2020年,全球大豆种植面积位列第一的国家/地区为巴西,面积为5.58亿亩,占全球大豆总种植面积的29.29%;第二为美国,面积为5亿亩,占比26.24%;第三为阿根廷,面积为2.51亿亩,占比13.17%;中国以1.48亿亩位列全球第5,在全球比重约7.78%。全球大豆产量位列第一的国家/地区也为巴西,2020年产量为1.22亿吨,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34.56%;第二为美国,产量为1.13亿吨,占比32.01%;第三为阿根廷,产量为0.49亿吨,占比13.88%;中国以0.2亿吨位列全球第4,在全球比重约5.67%。 图表3:2020年全球大豆主产国家/地区种植面积及产量排名对比  1.2.单位面积产量 2021年,全球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从2012年的152.56公斤/亩波动增长至188.84公斤/亩,每亩产量增长了36.28公斤,增幅为23.78%。期间,2017年全球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相对最高,为190.43公斤/亩,较2021年的188.84公斤/亩高出1.59公斤/亩。 图表4:全球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变化趋势  1.3.库存及消费量 据USDA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全球大豆库存量整体呈先增后降趋势。2018年,受全球非洲猪瘟影响,饲用大豆需求下降,全球大豆库存量达到峰值(1.13亿吨);2019年,随着猪肉价格上涨以及豆制品消费需求的提升,全球大豆库存量回落至0.95亿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进出口贸易收紧,全球大豆库存量上升至1亿吨;2021年,受种植效益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以及全球应对疫情措施的调整影响,全球大豆生产、消费双增长,大豆库存量再次回落至0.89亿吨,同比2020年下降11%。 图表5:全球大豆库存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USDA 制图:农小蜂) 据USD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大豆消费量约3.63亿吨,排名前五的国家/地区依次为中国(1.12亿吨)、美国(0.61亿吨)巴西(0.49亿吨)、阿根廷(0.47亿吨)和欧盟(0.18亿吨),其中,中国、美国、巴西合计消费占比61.16%。中国以1.12亿吨的消费量位列全球第一,占全球总消费量30.74%。 图表6:2021年全球大豆消费量前五地区分布情况(单位:亿吨)  2.1. 种植面积及产量 2021年以来,受种植效益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农户对于玉米的种植积极性较高,叠加2020年玉米价格优势明显影响,我国大豆供给市场有所缩减,种植面积及其产量均有所下降。 图表7: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趋势  2.2. 主要产区 中国大豆主产区主要是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流域夏大豆区、长江流域大豆区、长江以南秋大豆区和南方大豆两熟区。分省域来看,全国主要有海南、新疆等30个省域大面积种植生产大豆,整体产能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四川和河南等5省——这几个区域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份额均占全国总播种面积和产量的70%以上。 黑龙江省→→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主要产区,一直被看作是中国大豆的故乡,是我国典型的大豆商品粮基地和出口基地。从大豆品质来看,黑龙江省生产的大豆品种均为非转基因大豆,其品质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也正是因为品种优势,使黑龙江大豆在整个国际贸易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图表8: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趋势  内蒙古自治区→→面积、产量第二 大豆是内蒙古商品率较高的农产品之一,商品率常年在80%以上。内蒙古大豆主要集中在东部四盟(即: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东部四盟年产大豆约80万吨,每年销往区外约40万吨,用于当地油脂、豆制品加工约30万吨,商品率达到87.5%。 图表9:内蒙古自治区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趋势  安徽省→→面积第三、产量第五 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省拥有耕地6195万亩,横跨中国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和南方春夏大豆区,大豆的分布非常广泛。按照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及品种生态要求的不同,将大豆产区分为皖北早中熟夏大豆区、皖中晚熟春夏大豆区和皖南晚熟春夏大豆区。 图表10:安徽省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趋势  四川省→→面积第四、产量第三 当前四川大豆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东部丘陵地区,主要种植模式为玉米间套作大豆模式、旱地新两熟制大豆净作模式、幼林间作大豆模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四川大豆播种面积总体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 图表11:四川省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趋势  河南省→→面积第五、产量第四 河南省位于黄准夏大豆产区的腹地,南北跨越近四个纬度。大豆是河南省的五大作物之一,2020年种植面积以562.76万亩位列全国第五,产量以93.42万吨位列全国第四,产区主要集中在京广、焦枝铁路沿线地区。 图表12:河南省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趋势  2.3. 种植企业 从存量数据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全国大豆种植相关企业的注册量整体呈正增长态势。截至2022年9月,我国共有约10万家(102579家)大豆种植相关企业,从地区分布来看,黑龙江、安徽、河北位列前三。 图表13:截至2022年9月中国大豆种植企业数量top16省份(单位:家)  2.4. 大豆加工情况分析 大豆加工企业:企查查数据显示,全国大豆加工相关企业的注册量整体呈正增长态势。截至2022年9月,我国共有约3万家(30984家)大豆加工相关企业,从地区分布来看,黑龙江、内蒙古、安徽位列前三。 大豆加工产品:大豆压榨是以大豆为原料,以豆粕和豆油为产品。从产业链来看,上游为大豆种植,中游为国际粮商及大豆压榨企业,下游则是豆粕和豆油的终端消费。其中,豆粕下游为饲料、养殖业,终端产品为肉、蛋、奶;豆油下游包括食品加工、餐饮消费及家庭消费。 3.大豆市场供应分析 3.1. 国产大豆供应情况分析 近年来,在“扩大豆”的背景下,各地大豆面积扩增。由于东北产区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持续高于玉米且差距拉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稳步推广,致使大豆种植积极性提高。 据农村农业部预测,2022年度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将达9933千公顷(约合14899.5万亩),较2021年度大幅增加18.25%。按2021年单位面积产量(每亩产130.16公斤)计算,2022年我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939.32万吨。 3..2. 进口大豆供应情况分析 立足中国的资源条件和消费需求,进口大豆主要补充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的缺口。作为饲料主要配料的豆粕消费量的迅速增加,促进了我国大豆进口的增加。 结合价格来看,2021年,全国大豆均价约在5504.2元/吨,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价格差为1620.39元/吨。相比于国内大豆的高价格,大多数大豆加工企业选择大量进口大豆作为原料,我国对进口大豆依存度仍然较高。 4.大豆需求市场分析 4.1. 进口情况分析 进口大豆是压榨消费的主要原料与来源,进口大豆主要是转基因大豆,出油率较高,一般为19%~20%,主要用于压榨和精炼。国产大豆属于非转基因大豆,优势是蛋白质含量高,因此主要用于大豆食品加工,这就形成了进口大豆进入油脂企业,国产大豆进入豆制品企业的格局。立足中国的资源条件和消费需求,进口大豆主要补充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的缺口;国产大豆主要用于制作传统豆制品和调味品。 从进口市场来看,我国是全球大豆重要的进口国之一。尽管我国大豆产量相对较高,但是国内消费需求强劲,使得我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大豆进口依存度仍然较高。 从进口来源地看,2021年,中国大豆主要进口来源地按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前3的国家/地区排列依次为:巴西(5814.66万吨,3313.89千万美元)、美国(3226.96万吨,1694.24千万美元)、阿根廷(372.71万吨,213.97千万美元)。 4.2. 出口情况分析 我国大豆出口较少,主要出口的商品名称为“黄大豆,种用除外”、“青大豆,种用除外”、“种用大豆”、“黑大豆,种用除外”“大豆粉”。其中,历年出口量和出口金额最大的商品名称为“黄大豆,种用除外”。2018年以来,全国大豆出口规模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2021年,我国主要出口大豆商品中“黄大豆,种用除外”的出口量及出口金额相对较大,为6.69万吨,7.51千万美元,分别占当年出口量和出口金额的88.9%,86.18%。 从出口市场来看,我国在国际出口大豆市场上所占比重较小,出口销往地超过0.5万吨的共三个国家,分别为:韩国(3.81万吨)、日本(1.92万吨)、朝鲜(0.65万吨)。 5.大豆消费市场分析 大豆不仅是重要的蛋白食品和食用油脂原料,而且是饲养业重要的蛋白饲料来源。伴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变革,中国居民对肉类和蛋白消费需求攀升,对大豆消费需求猛增,大豆消费量稳步上升。2014年中国大豆消费量仅8339万吨,2020年增加到11730万吨,2020年比2014年增加3391万吨,增幅为40.66%,年均增长率为5.85%。 从消费结构来看,中国大豆加工业主要包括以食用油加工为主的大豆压榨与精炼豆油、以豆制品加工为主的大豆食品加工和大豆生化提取等3类。从大豆消费结构来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2020年消耗原料大豆最多的是大豆压榨消费量约9885万吨,占比为84.27%;其次是食用消费约1435万吨,占比为12.23%;最后是大豆其他消费,占比为0.68%。 核心总结 1. 据USDA统计,2021年全球大豆种植面积为19.38亿亩,产量为3.66亿吨,单位面积产量为188.84公斤/亩——分别较2020年增长了1.78%、3.55%和1.74%;从长期趋势来看,2012年至今,全球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均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从产区分布来看,全球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量相对较多的国家/地区主要为巴西、美国、阿根廷、印度、中国、巴拉圭、俄罗斯、加拿大、乌克兰、玻利维亚、乌拉圭、印度尼西亚等。 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12600万亩、1640万吨、130.16公斤/亩,相比2020年,分别下降了15%、16.33%、1.57%,面积、产量在全球比重也分别降至6.5%、4.48%,单位面积产量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差58.68公斤/亩。2012年至今,由于国内大豆消费需求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同时,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国外大豆以其价格偏低的优势大量出口至我国,通过江苏、北京、上海、山东等港口流通到贸易商,再由贸易商向全国流通,并逐渐形成了进口大豆进入油脂企业,国产大豆进入豆制品企业的格局。 3. 细分产区来看,我国大豆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四川和河南等5省。2020年,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大豆种植面积均超过900万亩,这三个省份大豆种植面积合计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但单位面积产量均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种植、加工企业数量最多的省域为黑龙江。从市场情况来看,2020年我国大豆消费量达到11730万吨,消费结构以大豆压榨消费为主,大豆压榨产品以豆粕和豆油为主——近年来,我国豆粕、豆油产量均整体呈正增长态势,2021年,豆粕产量为7864万吨,约占国内饲用蛋白原料的60%。2020年,豆油达1774.1万吨,约占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的40%。
盖瑞
2023年12月27日 10:50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