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精深加工
大豆调质塔常见故障与维修实践
粮油行业调质塔蒸汽系统设计及阀门配置要求
大豆调质温度、湿度的控制效果
浸出油厂降低溶剂消耗的措施
毛油精炼
小麦胚芽油的生产工艺
大豆精深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
大豆油浸出生产工艺
大豆油浸出精炼设备
豆一、豆二、豆粕、豆油
俄罗斯蛋白豆
低温豆粕生产工艺
四种常见的大豆蛋白制品
进口非转基因大豆
双鸭山市集贤县大豆产业发展
大豆蛋白提取生产线
低温脱脂大豆粕的低丰度蛋白提取和高丰度蛋白去除条件的优化
“两头两尾”让大豆变“金豆”
禹王牌豆油:一份坚守,一滴“放心油”
豆粕高温和低温豆粕的区别?
大豆低温脱溶工艺
浸出车间
预处理
自由气体中溶剂的回收
浸出油的危害!
浸出车间操作规程
浸出厂的开车和停车操作
混合油负压蒸发的要点研讨
混合油蒸发工艺和设备结构分析
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
大豆压榨成本系统改善
植物油压榨工艺和浸出工艺有何区别?浸出工艺常用的有机溶剂有哪些?
浸出工艺和压榨工艺,二者并无优劣之分
别被误导!压榨油也有健康隐患
为什么说浸出法制油工艺先进?食用浸出油安全吗?
混合油汽提的原理和设备结构分析
关于提升我国油脂工程技术浅见
浸出车间蒸脱机结构及关键操作参数控制
浸出工厂的技术创新
浸出车间改造方案
低温脱溶机关键技术的研究
低温大豆粕项目降低溶剂消耗的系统性思考及实践
一种豆粕的低温脱溶系统的制作方法
大豆色选机工作原理
浸出车间尾气回收系统
高蛋白大豆品种
2022年中国大豆产业数据分析简报
大豆品种
2023粮食生产情况
大豆和小豆
中国植物志 在线
生物分类系统
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的通知
十大农学家
古代机关术
古代建筑师
现代十大科学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红薯粉
木薯淀粉和红薯淀粉
淀粉类价格
全球、美国和中国玉米市场分析
世界粮食格局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工业乙醇
饲料行业和宠物饲料
生姜综合利用
耕地上能种什么?不能种什么?
基本农田五不准六不批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差别有多大
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涉农企业
大豆组织蛋白和拉丝蛋白
大豆拉丝蛋白
大豆肽的几种常见制备方法
大豆综合利用
脂肪酸
脂肪酸与皮肤的关系
中国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名录2023版
大航海与人口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为什么导致了我国增加几亿人口呢
中国古代从国外引进蔬菜、水果盘点,它们的落户经历有多么曲折
2023中国农业500强
食用油业青铜王者之阶
新乡粮油
阳西
基础调味料——酱油行业
食醋行业分类、商业模式分析
市场容量和行业集中度
浸出车间问题分析
预处理车间问题分析
饺子皮做法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混合油负压蒸发的要点研讨
早在20世纪70年代混合油负压蒸发工艺在发达国家浸出油厂就已普及。到了 90年代 ,国内才开始研究和尝试这种工艺 ,主要原因可能是浸出油脂的规模较小 。近些年来 ,为了降低加工成本 ,国内大型浸出车间 已比比皆是 ,这为混合 油负压蒸发工艺的推广提供了机会 。混合油负压蒸发为先进浸 出车间的必备工艺 ,有如下优点 :(1)蒸发温度低 ,二次蒸汽利用率高 ,可以大大降低 蒸汽消耗 ;(2)浸出 毛油色泽浅 、质量好,可 以降低炼耗 ;(3)尾气处理工 艺完善 ,可 以大大降低溶剂消耗 ;(4)冷凝负荷相对减小 ,传热效率高 ,所需传热面积减少 ,可以节省投资 。 1 概述 1.1 混合油负压蒸发的流程种类 典型的主要有两种 ,第一 种是 :第一 蒸发为负压 ,利用湿粕脱溶的二次蒸汽作热源 ;第二蒸发为常 压 ,利用新鲜蒸汽为热源 ,而产生的溶剂蒸气作为溶 剂加热器的热源 ;汽提 、毛油干燥均为负压。第二种是全负压蒸发即 :第一 、二蒸发在 同一负压下进行 , 第一蒸发利用湿粕脱溶 的二次蒸汽作热源 ,第 二蒸 发为常压 ,利用新鲜蒸汽 为热源 ;汽提 、毛油干燥 在 更高的真空度下进行。 1.2 前置冷凝器的设置 混合油中带走的新鲜溶剂量约占全部 的 6O% 以上 ,例如 1500t/d的浸出生产线 ,第一次蒸发的溶 剂量就在 30t/h左右 ,如此 巨大 的抽气量如果通过 真空泵直接抽出,泵的尺寸和能量消耗都是不可思 议的,负压蒸发也就失去 了意义 。而溶剂蒸气是可 凝性气体 ,前置冷凝 器的设 置可 以使溶剂蒸气在通 过冷凝器的过程 中几乎全部 变成 了液体 ,这样真空 泵抽 出的主要 为不凝性 气体 ,抽气量大大减少 。因 此 ,可 以说前置冷凝 器的设 置是负压蒸发的前提条件。事实上 ,在现有使用的所有负压蒸发工艺 中,都 是采用前置真空冷凝器。 1.3 操作真空度的选择 从理论上说 ,系统 的真空度越高 ,混合油的沸点 越低 ,蒸发所需 的热量越少 ,这是人们所希望的。另 外一方面,系统 的真空度越 高,溶剂的露点也越低 , 即蒸发产生 的溶 剂蒸气冷凝 变成 液体 的温度也 越 低 ,也就是说冷却水 的温度要低。附表是不同温度 下正己烷的饱和蒸气压。例如当初始冷却水温度为 30(℃时 ,溶剂冷凝 液的理 论最低极限温度 只能达到 30(℃,则 系 统 的极 限 真 空度 只 能达 到 101—28= 73kPa。事实上 ,要使冷凝 液温度 接近初 始冷却 水 温度 ,需要很大的冷却水量 和很大的冷凝面积 ,通常 溶剂冷凝液 的温度 在 35℃一40℃;另外 ,由于工业 上所使用 的浸出溶 剂还含有一部分低沸点组 分,使 得溶剂最初蒸发时 ,蒸气压更 大,这样 ,在实际中可达到的真空度仅在60kPa左右。因此 ,混合油蒸发时的真空度主要 由冷却水温度和冷却水量决定 。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第一 、二蒸发器 的真空度可以适当高一些 ,但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 ,如果真空度 低于 51kPa时 ,则应查找原因。  1.4 真空泵的类型选择 众所周知 ,由于从溶 剂冷凝器 中抽 出的气体 中 含有不少的溶剂蒸气 ,因此在考虑真空泵的类 型时 , 重点是要考虑尾气 的处理 。机械真空泵体 积大 ,噪 音大 ,振 动大 ,排出的尾气 温度高 ,不清洁(含机械油 烟 ),尾气不易处理 ,安全上更不允许 ;水喷射泵和水 环式真空泵都存 在用 水量大 ,水 中夹带的溶剂不易 回收的问题 ;只有单级蒸汽喷射泵体积小易布置 ,用 汽量少 ,排出 的气体清洁 ,较易处理。因此 ,在混合 油负压蒸发 中,一般都选用蒸汽喷射泵。 1.5 抽出尾气的处理 从混合油蒸发系统抽出的气体主要为不凝性的 空气和未凝结的溶剂 气体 ,在蒸汽喷射泵 的混合 腔 内与从拉瓦尔喷 嘴喷 出的蒸 汽混合压缩后排 出,混 合气体携带了较多的热量 ,具有利用 的价值 。因此 通常的处理方法有下 面几种 :一是可 以直接排人列 管式冷凝器冷凝 (因需回收溶剂故不能采用 水接触 式 的大气冷凝器);二是作 为辅 助加 热热源 ,如我 公 司将其作为废水蒸 煮罐 的部 分热源 ,蒸发 出的溶 剂 蒸气汇集到蒸脱机的蒸汽 中进入到第一蒸发器的壳 程 ;美国皇冠公司则直接通人第一蒸发器的壳程 ;三 是排人真空度较低 的冷凝 器 ,以便在 吸人 口形成更 高的真空度。正因为有后面这些相互配合的处理手 段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刻意提高蒸发器 的真空度。 1.6 换热面积的配备 混合油蒸发实质上是 传热 的化工单元操作 ,因 此 ,换热面积 的配备是整个系统稳定 高效运行 的关 键 。这些面积包括蒸 发器的面积和冷凝 器的面积。它们主要会涉及 三个 方面的因素 :一是工艺路线 和 工艺操作参 数 ,如冷热介 质 的组合 方式 、系统真空 度 、每级蒸发后混合油浓度 ,不同的工程公司 ,其操 作参数不尽相同,所选择 的各传热设备 的面积也就 不会一样 ,好 的工艺路线不仅可 以使冷热流体 的能 量互相利用 ,还可以节省不少的换热面积 。又如 ,在 新鲜冷却水温高的地方 ,因冷却推动力减少 ,即使浸 出规模相同,而冷凝面积要 略大一些 。二是物料衡 算 和热量衡算 ,浸出工艺涉及到的物料种类较多 ,各 种物料 的物性参数不一定都是常数 ,而且又不太齐 全 ,因此一份有实用 价值 的工艺计算需要经过理论 与实践的多次反复。只有准确掌握 了各传热设备 的 热负荷和影响热 负荷 的主要 因素 ,在配备面积时才 可能作到有的放矢 ;三是 总传热 系数 k的取值和校 核 ,在不同的操作状态下 ,各种传热介质问的总传热 系数也不是一个固定值 ,k值 的取值 既要有依据又 不能过于保守 ,当规模大 时,k值 可以取大一点 ,规 模较小时 ,k值应取小一点 。在有 条件时 ,k值可 以 从实际运行的生产线上采集参数进行测算 ,用这种 方式得到 的 k值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1.7 冷 却水的 配置 一是冷却水量供给 ,在大型浸出车间 ,冷却水用量较大 ,一般都在每 小时几百上千吨 ,因此 ,最好选 择循 环 用 水 ,这 样 循 环 水 的进 水 温 度 在 25℃一 32℃,不致于使溶剂冷凝液 的温度太高 以影 响蒸发 所需的真空。循环水量的确定可以先根据热量衡算 得出总的传热 负荷 ,再 选择温 度差 :南 方 6~C以下 ;北方 6~C一 8℃。二 是 进 水 方 式 即 是 采 用 并 联 进 水 还是串联进水 。在并联进水时 ,由于冷却水通过每一 个冷凝器的压 力降不一定相 同,水量很难分 配均 匀 ;另外即使分配均匀 ,根据热量衡算计算的水量也 达不到有效传热所需要的雷诺数 。所谓 串联进水即 是用不少于热量衡算计算 的总水量依 次通过各冷凝 器 ,这样通过每一主冷凝器 的水量都是相同的,而总 的冷却水温度差还是 6℃一8℃。当然不 同冷凝器的 温升是不一样 的。为了更合理使用 冷却水 ,真空 度 高的冷凝器 应先通过 ,常压下 的冷凝 器最后 通过 。即使采用串联进水 ,还 得考虑冷凝器 的管程数 以使 水量达到有效 传热所需要的最低雷诺数。理论计算 和工程实践都已证明串联进水优于并联进水 。 1.8 真空抽出泵的问题 由于蒸发器和 多数 冷凝器在负压下工作 ,器 内 液体的排出要 么采用高度差 ,要 么采用泵强制排 出。而采用高度差 ,因溶 剂 的比重较小 ,安装 高度 将很 高 ,且运行也不稳定。一般 采用泵强制排 出要优越 一 些 。选泵时重点考虑泵的气蚀和轴的密封。 1.9 自控点的设置 为了使整个系统稳定运行 ,应适当设置 自控点 , 如温度 的控制 ,液位差的控制。 2 问题讨论 生产厂家总是希望冷凝面积尽量大一些 ,这是 一 种误 区。冷凝 面积大只能说它可以传热 的能力大 ,但并不代表在实 际运 动过程 中就 已经带走 了其 能力所能传递 的热量 ,这还 主要决定 于冷却水的配 置和被冷凝介质 的多少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只有 当 流经所有冷凝器的冷却水量足够到满足传热效率所 需的水量时,才可以发挥其面积大 的优势。即便如 此 ,面积越大 ,所需 的水量越大 ,当所需 水量远远大 于热量衡算所需的水量时 ,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另一 方面 ,冷凝面积大,使得相当多的列管表面不能被冷 凝介质润湿 ,实质上 就是这 一部分 面积 未被利用 。根据我1'i’1的实践 ,浸 出产量 与冷凝面积 的 比在 l:2 以下是完全可行的。又如 ,正因为是负压蒸发 ,往往 认为蒸发器的真空度须 严格控制 ,因而设 置 自控装 置 ,但影响真空度的因素太多 ,很难通过单一的因素 控制来达到稳定真空度 的 目的。事实上 ,只要冷却 水配备合理 ,蒸发 的真空度仅在较小 的范围内有所 波动 ,但这种波动只会使蒸发后 的混合 油浓度有所 变化 ,并不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太大的影响 ,故没有必 要设置 自控装置。 参 考 文 献 [1]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 [M],北京 :化学工业 出版社 . [2] 林发军 .列管式浸 出冷凝 器 的传热 过程分析及工艺对策浅探 [J].食 品科技 ,1999,2:3. [3] 油脂工 厂工 艺设 计 原理 补 充材料 [M],无锡 轻工 业 学 院 .维 转自《中国油脂》2002年第 27卷第 4期
盖瑞
2023年12月21日 22:38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