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疗养中心
规划
产品
食药养生保健
具茨山
养生茶饮
智慧Ai中医问诊
中医诊辨断治与养生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
秋季养生餐
中药方剂给付饮片规范
解表方给付饮片规范
泻下
和解
清热方给付饮片标准
祛暑方给付饮片规范
温里
补益方给付饮片规范
固涩方
安神方
开窍方
理气方
理血方给付饮片规范
治风方给付饮片规范
治燥方
祛湿方给付饮片规范
祛痰方给付饮片规范
消食方给付饮片规范
驱虫方涌吐方
治痈方给付饮片规范
涌吐方给付饮片规范
治法与机理
八种用于积食、腹胀的中成药
13种儿科常用的中成药
十种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成药
六种用于鼻炎的中成药
十九种用于脾虚的中成药
六种常用于咳嗽的中成药
清胃热去胃火的中成药
中医之“上火”及调理
中医教材
中医治法大要
艾灸
中医治法
萝卜
中药歌诀汇总
煎药机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十九种用于脾虚的中成药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虽然老了,但饭量不减,身体还是杠杠滴,这表明廉颇的脾胃功能较强,人的精气神就有了,反观有些人,脾胃虚弱,身体各项机能便下降了。金元四大著名医学家之一李东垣认为:脾胃是滋养元气的源泉,是精气升降的枢纽,内伤脾胃则百病由生。 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疾病都与脾虚有关系。 脾虚是一个特有的中医术语,是指脾虚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不同的证型对应不同的治法。健脾胃的中成药众多,不同药物在功效上也要差别或侧重点,所以药物的选择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症状,只有辩证准确,方能对症下药,避免盲目或者不规范使用。以下逸仙药师为大家介绍脾虚的常见证型及对应的中成药,以供大家参考。  # 1、脾气虚 脾气主升,能把饮食中的精气、津液上输于肺,然后输布于其他脏腑以化生血气,用来濡养全身。 脾气虚就是指脾气不足,脾虚后脾气升清无力,人就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脾气不足,运化和输送水谷精微的效率低了,机体就会容易腹胀,便溏,胃口差。 主症特点:腹胀,大便不成形,胃口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吃寒凉的食物或中药容易腹胀或腹泻。 这时候就要上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著名的古方剂,由人参(后人多以党参代替)、白术、茯苓和(炙)甘草四味中药组成。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胃为君药;白术健脾祛湿以助运化为臣药,茯苓渗湿健脾,为佐药,甘草既加强益气补中之功,又能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合力,共奏益气健脾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为什么叫四君子呢,因为四味中药都是甘温和缓之品,不热不燥,适度施力,补性平和犹如君子。四君子汤为补气的基础方,也是补气的祖方,后世诸多补气健脾的方剂,大多由此衍生而来。 有的患者不但脾胃虚弱,还有食积内停证,这时既要考虑健脾,又要考虑消积,健脾丸就是一个治疗脾虚食积的中成药。健脾丸由党参、白术、陈皮、山楂、麦芽、枳实6味药组成,除了健脾外,侧重于消食化滞、理气开胃功效,消补兼施,以补为主。 当然,临床上用于脾虚食积证的成药还有很多,如健胃消食片、启脾丸、香砂枳术丸等,如果脾虚不是很严重,这时吃健胃消食片就可以了。如果脾虚比较严重,还有明显消化不良,这时吃启脾丸健脾益气、消食和中的效果会更好。如果脾虚食停使气机阻滞了,就要加强行气消痞的作用,用香砂枳术丸效果就很不错。 2、脾虚湿滞 脾气虚的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这种水湿的停滞,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妨碍脾的运化功能,即所谓的“湿困脾土”。于是,就表现出了种种脾虚和内湿的症状。 主症特点:除了脾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四肢困重、水肿、大便不成形、舌胖锯齿痕等。 这时不但要补气健脾,还有化湿,参苓白术丸就是一种治疗脾虚湿盛证的中成药,其是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因此,除了健脾益气外,还有利水消肿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证、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以凝聚生痰,所谓久湿生痰,可有胸脘胀满,纳呆呕吐的表现,这时就要用健脾化湿祛痰的治法,香砂六君子丸是一种健脾化湿祛痰很不错的中成药,其在四君子汤组方的基础上加陈皮,半夏、木香和砂仁,其中木香芳香醒脾;砂仁健脾和胃,为醒脾调胃之要药,尤以寒湿气滞者为宜。此方益气补中,化痰降逆,主治脾胃气虚,痰饮内生,呕吐痞闷,不思饮食,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3、脾不统血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发挥固摄作用,如果脾气亏虚到不能统摄血液,就会出现脾不统血的症状。 主症特点:除了脾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尿血、便血、女性月经过多、崩漏、脸色苍白、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 这时不但要补脾益气了,还要补血养血,大名鼎鼎的归脾丸便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名方。归脾丸是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因此,归脾丸除了益气健脾,还有补养气血、镇静安神的功效,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八珍丸也是一个补气血的名方,其组方即四君子汤+四物汤。既补气又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十全大补丸在八珍丸的组方基础上增加炙黄芪、肉桂,补气血力度比八珍丸大,八珍丸为平补气血,而十全大补丸为温补气血。 4、脾气下陷 脾气下陷是指脾气亏虚,虚到都不能固摄,中气升举无力,气反而下陷了。 主症特点:除了脾气虚的症状外,还有腹胀、腹部坠胀、久泻不止、中气不足、胃下垂、脱肛、女性子宫脱垂等症。 这时除了健脾益气外,还有升阳举陷,补中益气丸正是一款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经典中成药,其是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减去茯苓,加上黄芪、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其中升麻、柴胡升举阳气,陈皮理气和胃,诸药共凑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5、脾阳虚 长期脾气虚,如再加上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忧思伤脾,以至脾失于温运,阴寒内生,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脾阳虚。 主症特点:除了脾气虚的症状外,还有腹部冷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舌淡胖有齿痕等表现。 对付脾阳虚的人就要上理中丸,理中丸是把四君子丸的茯苓换成炮姜,炮姜直入脾胃,温中散寒,健胃。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附子理中丸在理中丸组方的基础上增加附片,附子是回阳气,散阴寒之猛药,因此附子理中丸的散寒力度比理中丸更大。当然对于虚不受补者宜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以免一补就上火。 6、脾阴虚 有阳虚就有阴虚,阳虚因为体内火力不足,不能温煦肌肉和脏腑,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而阴虚因为体内“水”不足,不能很好滋润脏腑,就容易摩擦生热,因此,阴虚的人身体多发虚热,表现为手足心热,口干舌燥,或大便秘结。 主症特点:手足心热,口干舌燥,不思饮食,胃脘灼热,便秘等。 脾阴虚治宜健脾益气,育阴增液,药选山药、黄精、芡实、扁豆、北沙参、麦冬、石斛、甘草等甘平濡润之品,或沙参麦门冬汤。 养胃舒胶囊具有滋阴养胃,理气和中作用,其由党参、陈皮、黄精(蒸)、山药、玄参、乌梅、山楂、北沙参、干姜、菟丝子、白术组成。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隐隐作痛。 补益资生丸是在四君子汤组方基础上加白扁豆、山药、南山楂、六神曲、麦芽、莲子、薏苡仁、芡实、泽泻、豆蔻、化橘红、广藿香、桔梗、黄连。具有滋阴补气,调养脾胃之功。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胸闷作呕,食欲不振,精神倦怠,大便溏泄。 如果便秘比较严重,则可考虑麻仁滋脾丸,麻仁滋脾丸由大黄(制)、火麻仁、枳实、厚朴、苦杏仁、郁李仁、当归、白芍组成。具有润肠通便,健胃消食之功。用于胸腹胀满,大便不通,饮食无味,烦躁不宁。 7、脾虚泄泻 脾的功能不足出现脾虚的时候,就会出现对饮食,水谷运化功能障碍,导致食物不能消化,不能被吸收,就会以原型随着粪便排出,从而出现大便稀溏症状。 主症特点:腹泻、腹胀、大便黏马桶、五更泻等。 四神丸对于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泻具有较好的效果。 固本益肠片有健脾温肾、涩肠止泻之功,也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而补脾益肠丸由两层组成,外层由黄芪、党参、砂仁、白芍、当归、白术、肉桂组成;内层由醋延胡索、荔枝核、炮姜、炙甘草、防风、木香、盐补骨脂、煅赤石脂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之功。用于脾虚泄泻症,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等。 总之,脾胃衰,则百病生,因此,人若要养生,必须重视养脾胃。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因此,平时饮食调理很重要,如果能加上运动,情绪调节,则更有利于脾胃健康。如果这些不能奏效,则宜通过药物调理,建议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对症用药效果才好。
智能制造CEO
2024年10月5日 14:49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