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肺病
肺癌中药
中医建议的养生调理顺序
常用中药配伍及其君臣佐使的比例
六十六组中医实用药方汇总
化痰方剂大全集!
中药煎药
经方、验方、时方、偏方、单方、秘方
大夫三不准、三不开;患者三不看、三不理
回医药专家刁红涛
历程
五苓散治疗悬饮、腹胀、水肿、水逆案例
《千金要方》|胃腑方·胀满第七
中医临床思维:人体处理水液代谢的生理过程和病理表现
中医水液代谢
保胃气存津液
五脏六腑的功能
tj
gy
mm
痹症通风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化痰方剂大全集!
摘要:二陈汤化裁的处方名目繁多,按照功用可概分为八类: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治风化痰、开窍化痰、消导化痰、养血化痰、行气化痰、益气化痰。本文立足于临证而进行文献整理,以提供深入研究。化痰的主药只有制半夏与厚朴,各自有自己的主方!通常制半夏是治疗重症的痰,厚朴是轻症的痰,所以,久病之痰在喉咙必先考虑使用制半夏。 二陈汤出自《和剂局方》是由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四药组成。原方用生姜、乌梅入煎,近代不强调。 早在《和剂局方》之前,《金匮要略》已有橘皮汤、小半夏汤和小半夏加茯苓汤;《千金方》中有温胆汤。可以说二陈汤正是在上述方剂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简而成为一首治疗痰饮的通用方剂。 痰是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病证的引发原因。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 燥湿化痰 二陈汤虽然功专燥湿化痰,但有时嫌其力量不足,常加用芳香、温燥、行气、祛痰之品。如: 1.香砂二陈汤(《证因脉治》):二陈汤加藿香、砂仁。功用醒脾行气,燥湿化痰。可用于夏季感冒挟湿和支气管炎等。 2.枳砂二陈汤(《丹溪心法》):二陈汤加枳实、砂仁。东南方人多湿热生痰,朱丹溪倡用此方治之。 3.六安煎(《景岳全书》):二陈汤加杏仁、白芥子。主治寒痰壅滞所致胸胁支满、咳嗽气喘、心悸、眩晕等症。 4.导痰汤(《济生方》):二陈汤加南星、枳实。主治痰厥、眩晕,胸胁胀满,吐逆喘嗽,食欲不振等。 另有加味导痰汤(《张氏医通》),系导痰汤加人参、白术、黄芩、黄连、瓜蒌霜、桔梗、竹沥。主治湿热痰饮及眩晕。 5.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导痰汤加苍术、香附。主治胸闷咳嗽,食欲不振,肥胖症,不孕症,带下病,瘕积聚等。 6.启宫丸(《经验方》):二陈汤去甘草,加苍术、香附、神曲、川芎。主治妇女肥胖不孕,带下稠多和月经不调。 7.渗湿清痰饮(《中医临床手册》):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白芷、香附。主治带下稠多,眩晕气喘及肥胖症。 8.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半夏、橘红、炒甘草、生姜、大枣、藿香、姜厚朴、苍术。主治伤寒,瘴疫,霍乱吐泻及胃肠炎等。 # 清热化痰 凡遇痰热或痰火之类的病症,常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伍以清热之品治之。如: 1.清气化痰丸(《医方考》):二陈汤去甘草,加黄芩、瓜蒌、枳实、杏仁、胆南星。主治痰热内结,咳痰黄稠,甚则气急,呕恶,胸膈痞满,或发热,或惊悸失眠,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竹沥达痰丸(《古今医鉴》):二陈汤方用生姜汁,加人参、竹沥、大黄、黄芩,礞石、沉香。主治正气虚损,实热老痰。 3.化坚二陈丸(《中医临床手册》):二陈汤用生甘草,加黄连、白僵蚕。主治霰粒肿。 4.加味二陈汤:(1)《医宗金鉴》方:二陈汤加黄芩、黄连、薄荷。主治舌下痰包。(2)《沈氏尊生书》方:二陈汤加苍术、羌活、黄芩,治疗湿阻、湿疟。另有一方为二陈汤加当归、枳实、桔梗、杏仁、高良姜、缩砂仁、木香、肉桂,治疗痰饮咳嗽。 5.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青蒿、黄芩、仙半夏、陈皮、赤茯苓、竹茹、生枳壳、碧玉散。主治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或干呕泛酸,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滑数。 6.抑肝和胃饮(《中医临床手册》):法夏、陈皮、竹茹、苏叶、黄连。主治妊娠呕吐。 7.橘红丸(市售成药):二陈汤加贝母、麦冬、杏仁、生石膏、瓜蒌皮、生地黄、桔梗、苏子、紫菀、款冬花。主治咳嗽气喘,痰白粘或黄稠。 # 消导化痰 二陈汤配伍消导化积之品,可以帮助胃肠机能的恢复,治疗痰饮食积。如: 1.保和丸(《丹溪心法》):二陈汤减甘草,加连翘、山楂、莱菔子。主治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腹痛,嗳腐吞酸,恶食,或大便泄泻,食疟下痢,脉滑,舌苔厚腻而黄,或大便泄泻,食疟下痢,脉滑,舌苔厚腻而黄。用于消化不良。 另外,《丹溪心法》大安丸,即保和丸加白术。宜于小儿消化不良。 2.二陈平胃散(《沈氏尊生书》):二陈汤加苍术、厚朴、山楂、神曲、砂仁、草果、枳实。主治宿食不消。 3.二术二陈汤(《张氏医通》):二陈汤加生白术(姜汁拌晒)、苍术(麻油拌炒)。主治脾虚痰食不运。 4.和中丸(《医学心悟》):二陈汤减甘草,加枳实、白术、神曲、麦芽、扁豆、山楂、香附、砂仁、丹参、五谷虫炭、荷叶。主治腹内包块或兼寒热、纳差神疲。 另有大和中饮(《中医临证备要》),系二陈汤减茯苓、甘草,加木香、厚朴、枳壳、泽泻、干姜、山楂、麦芽、砂仁。主治湿食停滞,食欲不振。 5.橘半枳术丸(《医学入门》):橘皮、半夏、麸炒枳壳、白术。主治脾虚停痰,饮食不消,气滞痞闷。 # 养血化痰 法则两种:一是活血化痰,所谓治痰要治血,血活则痰化;二是补血化痰,所谓血虚生燥痰,补血可润燥。二陈汤加活血或补血药,具有养血化痰之用。如: 1.芎归二陈汤(《中医临床手册》):二陈汤加川芎、当归。主治肥胖多痰,胸闷腹胀,月经后期,白带较多。 另本方加生地、赤芍、丹皮、红花、香附、海藻,名加味四物二陈汤。主治闭经。 2.金水六君煎(《景岳全书》):二陈汤加当归、熟地。主治肺肾阴虚,湿痰壅盛,咳喘呕恶。 # 行气化痰 痰随气结,又随气逆。庞安常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二陈汤中,只有陈皮属理气药。因此,每遇气痰郁结的病症,便显得理气之力单薄。所以临床用于治疗气痰郁结之证,常配伍行气开郁药物。如: 1.开郁二陈汤(验方):二陈汤加苍术、木香、香附、川芎、青皮、莪术、槟榔。 主治胁胀腹痛,胸闷不适,情绪忧郁,食欲不振,痰浊流注和经闭不行。 2.丁香柿蒂散(《济生方》):二陈汤配伍丁香、柿蒂、高良姜、人参。主治胃寒呃逆。 3.竹茹汤(《大生要旨》):二陈汤减甘草,加苏梗、藿香、黄芩、枳壳、炒白芍、竹茹。主治忧郁,呃逆,呕吐。 另《本事方》竹茹汤,系二陈汤减茯苓,加竹茹、山栀、大枣、枇杷叶。主治胃热呕吐。 4.七气汤(《三因方》):二陈汤减甘草,加厚朴、紫苏、桂心、白芍、人参。主治头昏咳嗽,胸腹冷痛,肠鸣泄泻。 5.通气散坚丸(《医宗金鉴》):二陈汤加人参、桔梗、川芎、当归、天花粉、黄芩、枳实、胆南星、贝母、海藻、香附、石菖蒲。主治气瘿。可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机能亢进。 6.苏子降气汤(《和剂局方》):二陈汤减茯苓,加炒苏子、姜厚朴、肉桂、前胡、当归。主治痰涎壅盛,咳嗽短气,胸膈满闷,咽喉不利等症。 7.顺气导痰汤(《中国医学大辞典》):二陈汤加胆南星、枳实、木香、香附、乌药、沉香。主治痰结胸痛,喘咳上气。 # 治风化痰 二陈汤配伍平肝息风药,可治疗因风痰上升头目,横窜经络所导致的眩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 1.半夏白术天麻汤:(1)《脾胃论》方:二陈汤加苍白术,天麻、黄柏、干姜、黄芪、人参、泽泻、神曲、麦芽。功用补脾化痰,祛风燥湿。主治太阴痰厥、头痛眩晕、虚风内作。(2)《医学心悟》方:二陈汤加白术、天麻。主治痰饮上逆,眩晕头痛。 2.清痰降火丸(《中医临床手册》):二陈汤减茯苓,加大黄、僵蚕、连翘、桔梗、天麻、酒黄芩、薄荷、白芷、礞石。主治风毒袭脑或痰热生风所致头痛、颜面疙瘩、颅内轰鸣等症。 # 开窍化痰 痰浊闭塞气机,可造成意识障碍,即所谓“痰迷心窍”。证见神昏谵语,惊痫,晕厥等。在二陈汤基础上,加用远志、菖蒲、琥珀、辰砂等,可收开窍化痰之功。如: 1.涤痰汤(《济生方》):二陈汤加枳实、南星、竹茹、大枣、人参、菖蒲。主治中风昏,舌强失语。 2.清心涤痰汤(《医宗金鉴》):二陈汤加人参、麦冬、黄连、菖蒲、南星、竹茹、枳实、酸枣仁。主治慢惊风,虚中挟热,身热口渴,气粗,烦躁,痰涎上泛。 9.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藿香、陈皮、半夏曲、茯苓、炙甘草、紫苏、白芷、大腹皮、炒白术、姜厚朴、桔梗。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湿滞,寒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症。 10.杏苏散(《温病条辨》):二陈汤加杏仁、苏叶、前胡、桔梗、枳壳、大枣。主治外感凉燥,头痛恶寒,鼻塞咽干,咳嗽痰稀,脉弦,无汗。 11.止咳丸(市售成药):二陈汤加桔梗、枇杷叶、苏子、荆芥、枳壳、马兜铃、前胡、杏仁。主治咳嗽头痛,气逆多痰。可用于感冒和支气管炎。 # 益气化痰 这里所谓益气,重点在于固卫气和补中气。因为肺合皮毛,卫气充沛,则腠理固密,虽遇气候变化,而能自稳适应,肺脏清虚质地和肃降功能有序不乱,便不能成为贮痰之器。又因为中气充足,自能升清降浊,水谷得以运化,精微得以吸收,脾脏便不致于成为生痰之源。平素卫表虚弱、脾胃不健之人,每易罹患痰证。在化痰之时,顾护卫气和补益中气,不仅可以迅速控制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改善机体反应性,减少或避免痰证再发。如: 1.参苏饮(《和剂局方》):二陈汤加人参、紫苏、大枣、桔梗、葛根、前胡、枳壳、木香。主治外感风寒,内有痰饮,畏寒发热,头痛鼻塞,恶心呕吐,胸闷咳嗽,咯痰不爽,舌苔白滑,脉弱。市售成药名参苏理肺丸,用于支气管炎。 2.补气运脾汤(《医学统旨》):二陈汤加人参、黄芪、白术、砂仁、大枣。主治噎膈、气阳虚惫。 3.温中补脾汤(《医宗金鉴》):二陈汤加人参、黄芪、白术、干姜、附子、肉桂、白芍、砂仁、丁香。主治中焦虚寒,脘腹疼痛,呕吐吞酸,纳呆便溏,神疲乏力等症。 此外,益气化痰类方剂涉及二陈汤者,尚有六君子汤(《医学正传》)、香砂六君子汤(《名医方论》)、加味六君子汤(《医宗金鉴》、《万氏妇科》)、归芍六君子汤(《中医临床手册》)等。高等医学院校协作编写试用教材《中医学》曾介绍归芍六君子汤加煅瓦楞、白花蛇舌草、半边莲,改橘皮为橘叶,治疗肝癌,含有益气血、散痰结、抗肿瘤之意。 痰自愈的药方:广陈皮50克、制半夏50克、炙甘草50克,水煎服,晚上20点正开始服此药汤买三剂。 气利痰自愈的药方:香附60克、制半夏50克、广陈皮50克、橘络30克、厚朴5克,水煎服。 气利痰自愈的处方:白芍30克、夏枯草10克、麦冬10克、厚朴5克、细辛5克、远志5克,水煎服。 气利痰自愈的处方:薏苡仁200克、纹党参200克、五味子50克、白芍20克、厚朴20克、炙甘草5克、熟地5克,水煎服。 气利痰自愈的处方:党参30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肉桂10克、香附5克、厚朴5克、白术5克、竹茹5克、川贝母5克、前胡5克、天花粉5克、苏梗3克,水煎服。 气利痰自愈的处方:制半夏100克、广木香80克、薏米50克、炙甘草40克、白术40克、广陈皮10克、黄芪10克、桑椹子10克、白芍l0克、三棱10克、党参10克,水煎服 气利痰自愈的处方:制半夏30克、女贞子30克、桑叶20克、白茯苓15克,水煎服。
智能制造CEO
2024年9月19日 11:58
分享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
复制链接
关于 MrDoc
觅思文档MrDoc
是
州的先生
开发并开源的在线文档系统,其适合作为个人和小型团队的云笔记、文档和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觅思文档给你或你的团队带来了帮助,欢迎对作者进行一些打赏捐助,这将有力支持作者持续投入精力更新和维护觅思文档,感谢你的捐助!
>>>捐助鸣谢列表
微信
支付宝
QQ
PayPal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